税务筹划的两个重点就是“依法”和“筹划”。(4)风险性,税务筹划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税收收益,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与税务筹划的成本和税务筹划的风险有关,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开展税务筹划,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应是依法筹划,只要坚持依法筹划,就可以达到无风险筹划的目标。
1、企业怎么无风险做税务筹划?
关于这个问题回答如下:1.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应是依法筹划,只要坚持依法筹划,就可以达到无风险筹划的目标。2.如何做到无风险筹划,个人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熟悉掌握国家财税法律法规,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规范,这是做好税收筹划的前提,要对涉及自己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具体税收政策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及时关注税收政策变化,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特别是对大额交易或者公司涉税重大事项,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士意见或主动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二是要做好事前筹划。税收筹划应提前谋划,一旦成为既定事实,则税收筹划就毫无意义,三是税收筹划应多税种综合应用,特别是对公司纳税较大的税种要重点筹划。四是税收筹划要与当地其他政府支持政策结合,现在不少地方为吸引投资,对企业税收给予返还的财政支持政策,这些也应综合分析税收策略。
2、怎样为企业做税务筹划?在企业如何实践?
税务筹划的两个重点就是“依法”和“筹划”,而税务筹划,就是指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为了尽可能的获得“节税”的税收利益,我们有以下六个方法就行税务筹划:1.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开展税务筹划:选择投资地区与行业开展税务筹划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投资于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行业以享受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
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业发展及环境保护与节能等方面,因此,企业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开展税务筹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低税率及减计收入优惠政策。2)产业投资的税收优惠,3)就业安置的优惠政策4)税收洼地的优惠政策2.合理利用企业的组织形式开展税务筹划在有些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利用企业的组织形式,对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筹划。
例如,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后,遵循国际惯例将企业所得税以法人作为界定纳税人的标准,原内资企业所得税独立核算的标准不再适用,同时规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应汇总到总机构统一纳税,不同的组织形式分别使用独立纳税和汇总纳税,会对总机构的税收负担产生影响。企业可以利用新的规定,通过选择分支机构的组织形式进行有效的税务筹划,
3.利用折旧方法开展税务筹划折旧是为了弥补固定资产的损耗而转移到成本或期间费用中计提的那一部分价值,折旧的计提直接关系到企业当期成本、费用的大小,利润的高低和应纳所得税的多少。折旧具有抵税作用,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所需缴纳的所得税税款也不相同,因此,企业可以利用折旧方法开展税收筹划。缩短折旧年限有利于加速成本收回,可以把后期成本费用前移,从而使前期会计利润发生后移,
在税率稳定的前提下,所得税的递延缴纳相当于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另外,当企业享受“三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时,延长折旧期限把后期利润尽量安排在优惠期内,也可进行税收筹划,减轻企业税负,最常用的折旧方法有直线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计算出来的折旧额在量上不一致,分摊各期的成本也存在差异,影响各期营业成本和利润,
这一差异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4.利用存货计价方法开展税务筹划存货是确定构成主营业务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对于产品成本、企业利润及所得税都有较大的影响,企业所得税法允许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但不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选择不同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会导致不同的销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产生不同的企业利润,进而影响各期所得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