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晋级新一线城市,合肥还不是国家中心城市,即便是国家中心城市,合肥也很难成为一线城市。合肥能不能成为一线城市,主要取决于合肥的“动能”是否足够大,合肥还入选全球十大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上,合肥将与国际标准等高对接,与英国剑桥同一方阵。
1、合肥什么时候会成为一线城市?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次市长联席会议于2010年3月在嘉兴召开,本次会议宣布“泛长三角”区域的合肥正式加入阵营。时隔四年,合肥与南京、杭州肩并肩,升格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副中心,并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主角之一,时年以重要参与者身份,迎接重大机遇亦包括建设国际化都市区。从被国家层面赋予崇高地位来看,为合肥成为现代化一流城市提供强劲有力的支撑,
2017年初,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得国家批复,成为长三角第一个获批殊荣的地级市,也是中部地区唯一一个。安徽为此提出:集全省之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科学中心,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合肥与“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的差距还很大。依托国家科学中心和中国科技大学差异化发展地域特色,以科学为主题打造全国别树一帜的潮流品牌城市,
2、合肥有成为一线城市的可能吗?
谢谢邀请:合肥能不能成为一线城市,主要取决于合肥的“动能”是否足够大!我曾经在某财经论坛上首次提出经济发展的“动能”,深圳之所以在三十年时间里面,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我国的一线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取决于深圳的“动能”,这个动能是三个优势的叠加,第一是国家政策、第二是区位优势、第三是时代的“风口”国家政策细心的朋友都发现了,以前天津还被确认为准一线城市,如今准一线城市也不提了,以前我们国家把城市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省会城市、普通地级市、县级市等等。
如今变了,许多普通地级市超过了副省级城市,所以目前把城市分为了:一线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以及五线城市,合肥目前是二线城市,还未晋级新一线城市。即便晋级新一线城市,合肥还不是国家中心城市,即便是国家中心城市,合肥也很难成为一线城市,所以我们发现:经济实力和地位高于合肥的城市还有很多,比如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长沙、郑州、西安等等。
目前国家不再是增加一线城市,而是在不断开放国家中心城市,合肥要把眼光放在国家中心城市身上,而不是盲目靠吹捧,去争夺一线城市。区位优势深圳为什么能够成为一线城市,这和深圳的区位优势有直接关联,深圳与香港地缘相接,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香港引来许多技术和资金,所以才能做强做大经济,反过来看合肥,合肥地处内地,虽然加入了长三角,但是合肥并没有捞到多少好处,很简单的原因,长三角面积这么大,不像香港是个弹丸之地,所以上海、江苏、浙江的很多资源,很少会流去合肥,自身的城镇化都还没完成,怎么顾得上合肥?合肥的曙光是,已经被国家确认为国家级高铁枢纽和科教名城,这些荣誉是不错,但是还不足以去跟一线城市PK。
3、安徽省会合肥未来有可能成为一线城市吗?
在第一财经发布的2019城市分级榜单中,新一线城市十五个,合肥,排在二线城市第三位,这比前两年的位次又提升了。事实上,合肥的排位,一直在上升,可以说,合肥,未来成为新一线城市,是没有疑问、没有悬念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太长,首先,我们看一下合肥的优势。合肥,是一座科教立市、科教兴市的城市,合肥,全国三大科学中心之一,四大科教基地之一、三大存储基地之一,这些都是国字头的桂冠,
这和资源型城市、加工制造业城市截然不同。一个城市,全力押注科技,在科技上持之以恒的下本不动摇,这是需要胆魄、需要定力的,因为在科技上投入,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收获和效果,开始是要赔本的,是要潜伏多少年,才能有回报、才能爆发科技投入的威力的,所以,急功近利者做不到这一点,应该说,合肥那么多年在科技上默默的投入,潜心静气的筑基,又经过漫长的潜伏期,现在终于到了收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