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中心大厦的阻尼器重达1000吨
上海中心大厦高达632米,是首次在软土地基上建造重达85万吨的绿色环保建筑。建筑外观呈螺旋式上升,建筑表面的开口由底部旋转贯穿至顶部,城市天际线。大厦旋转、不对称的外部立面可使风载降低24%,减少大楼结构的风力负荷;双层表皮内外立面间的空中中庭形成了独立的生物气候区,可以改善大厦内空气质量,创造宜人的休息环境;创新的幕墙技术与传统的直线型建筑相比眩光度降低14%;大厦螺旋顶端可以用来收集雨水,进行回收利用;大厦顶部安装风力涡轮发电机,为建筑提供绿色电能。
上海中心大厦埋下了980根基桩,每根长度可达86米,以确保地基稳定。
位于上海中心大厦126层的“上海慧眼”,是重达1000吨的“超级巨无霸”,它由吊索、质量块、阻尼系统和主体结构保护系统四个部分组成,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摆式阻尼器质量块。 质量块和吊索构成一个巨型复摆,它与主体结构的共振,能消减大楼晃动。和以往阻尼器利用机械原理不同,上海中心首创了世界上第一个引入电磁原理的阻尼
2. 上海中心大厦阻尼器的重量
因为减震器调高了容易压坏油封顶杆。因为电动车减震器主要有弹簧和阻尼器两个部分组成,弹簧的作用主要是支撑车身重量。
3. 上海中心大厦1000吨阻尼器怎么安装
1000吨阻尼器不怕把楼压塌。
因为能安装1000吨阻尼器的大楼足以承载这个重量,而不匹配的楼宇也不会安装1000吨的阻尼器。
上海中心大厦在距离地面584米,位于126层的大楼顶部安装了一个重达1000吨的调谐质量阻尼器,这种阻尼器的在高楼抗风表现中有明显的优势,原理解释起来比较抽象。
4. 上海中心大厦阻尼器多重?
阻尼,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物理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对物体的运动造成阻碍,例如空气阻尼、油阻尼、粘滞阻尼、摩擦阻尼、涡流阻尼等,都是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的,而阻尼器便是利用这种现象制作而成的一种实用工具。例如汽车内部常见的减震器,其实就是阻尼器的一种。
阻尼器可以理解为一种能量转换器。我们都知道能量守恒定律——也就是说在封闭系统里,能量是不会凭空消失或者产生的,但是能量是可以进行相互转化的。比如,汽车遇到坎发生上下振动,这个“动”,便是机械能,“动”引起弹簧发生形变,而形变的过程,一定会有一部分能量转换为弹簧内部的能量。
知道什么是阻尼器了,那么为什么高楼大厦需要阻尼器呢?
首先,导致大楼发生振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地震了,那么大楼自然会发生振动,另一个原因就是风振效应。我国大部分建筑都没有位于地震带上,故在此仅介绍风振效应。
风振效应涉及到的知识非常复杂,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拿起一张白纸,用嘴使劲吹一口风,你会感受到纸张发生了明显振动,同样的,超高建筑自建成之日起,每日都在经受这样的“摧残”,若不采取任何措施,先不说居住在内的人,建筑自己都受不了。
对于一般的由钢筋混凝土建成的大楼而言,钢筋本身具有弹性,我们可以将大楼看作是大型阻尼器,而越高的大楼,风振效应就越显著,大楼的结构强度已经不足以缓解振动了,这就需要某种手段来缓解振动,风阻尼器应运而生。
风阻尼器,一般叫调谐质量阻尼器。调谐质量阻尼器,一般有三部分构成,质量块、弹簧和阻尼系统(产生阻尼的装置)。
按照阻尼系统来分主要有:油阻尼、黏弹阻尼、黏滞阻尼、电涡流阻尼等。油阻尼是具有代表性最早使用的阻尼元素,但是由于液压油自身的品质特点,容易受温度的影响,阻尼系数就会发生变化。
除了电涡流阻尼器外,其余形式的阻尼都存在性质不稳定和需要经常维护的缺点。而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采用电磁铁或者永磁体,由于不接触所以没有机械摩擦、不需要润滑、不需要维护。大楼往左偏,阻尼器就往右,这一左一右便成功地化解了楼梯的振动。上海中心大厦用的就是这种阻尼器,但有所创新。
据新闻报道,上海中心大厦采用的是世界首创的摆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
所谓的摆式,就是类似钟摆一样,悬挂于空中进行摆动,若不加任何措施,摆动的钟摆会在空气阻力以及绳索的摩擦力作用下缓慢停止,但这个过程过于缓慢,我们需要为其附加一个强大的阻尼系统。
电涡流,便是该阻尼器采用的阻尼系统。当一块处于静止磁场中导体板以一定相对速度运动时,导体板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也就是电涡流,其能够产生一个与静止磁场相反的磁场(感生电场)来阻碍导体板与静止磁场之间的相对运动。
在感生磁场与永磁体磁场的相互作用下,晃动的质量块很快就能将动能转化为内能,并且耗散掉,大楼也就归于平静了。
据上海中心大厦工作人员介绍,该阻尼器单边摆幅的极限是1米,可以削减强风下高层晃动,帮助超高层建筑保持楼体稳定和安全,可以令大厦内90%的人能感受到较大的舒适度。自2016年启用以来,上海中心大厦的阻尼器的摆动幅度还没有到达过极限状态。
凭借着重达1000吨的阻尼器,任你狂风暴雨,我自岿然不动。而上海中心大厦也因此成功地经受住了本次超强台风“烟花”的考验。
5. 上海大厦阻尼器多重
上海中心大厦的125层有阻尼器,又被称为 “上海慧眼”,它由配重物和吊索构成,类似于一个巨型复摆。这是一个重达1000吨的风阻尼器,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阻尼器,重量约占大厦的0.118%。
这个巨大的阻尼器有12根钢索吊在大厦内部,每根钢索都长达25米。“上海慧眼”被安装在大厦的倒数第三和第四层,距离地面足有583米。
6. 上海中心大厦阻尼器多少重?
上海中心大厦100层里面有什么这可以很明确的回答,大厦共有132层,地上127层,地下5层。总高度是632米,因此在第100层安装了抗风防震阻尼器,以起到高层建筑的摇摆防风等作用。
7. 上海大厦1000吨阻尼器怎样上去的
上海第一高楼防震原理其实很简单:当强风来袭时,阻尼器的质量块由于惯性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使得阻尼器在建筑受到风作用力摇晃时,发生反向摆动,从而起到减振作用。运用非常简单的原理制造出来的阻尼器,却成了摩天大楼们应对台风以及地震时的秘密武器。
上海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在125层安装着由上海材料研究所设计制作的“巅峰之器”——世界上首个电涡流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将电涡流阻尼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风阻尼器。由吊索、质量块、阻尼系统和主体结构保护系统四个部分组成,足足有 1000 多吨重。
此外,“上海中心”把126层阻尼器上部空间打造成了集科技、人文、艺术为一体的多用空间,首次将功能机械艺术化,把阻尼器制成具有深刻寓意、集功能和美观性于一体的艺术品。这座雕塑的造型正是取材于《山海经》中的烛龙之眼,被称为“上海慧眼”。
8. 上海中心大厦千吨阻尼器
上海中心大厦顶部有重一千吨的巨无霸阻尼器,全称为“电涡流摆设式调谐质量阻尼器”,它采用的电涡流技术以往用于磁悬浮等工程,这项技术系世界上首次用于风阻尼器,是中国人首创。上海中心阻尼器上的装饰品是“上海慧眼”,灵感来源于《山海经》中的“烛龙之眼”。阻尼器位于大厦的125层。巨无霸可以抵抵御16级台风,从而削减大楼的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