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浦东新区 > 上海市海洋灾害区划,上海海洋水族馆

上海市海洋灾害区划,上海海洋水族馆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23 02:56:53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上海海洋水族馆

到莘庄地铁站坐1号线,在人民广场站下,同站换乘2号线到陆家嘴站下,1号口出,沿陆家嘴环路向北200米左右就到上海海洋水族馆。

上海海洋水族馆

2,上海的灾害性天气的种类

上海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种类: 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除大风外)、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臭氧 其中沙尘暴、高温、雷电、霜冻、大雾、道路结冰分为黄橙红三个等级 干旱、冰雹分为橙红两个等级 霾和臭氧分为黄橙两个等级 其余多分蓝黄橙红四个等级 生活愉快…

上海的灾害性天气的种类

3,上海地区的自然保护区有哪些

①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 ②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③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自然保护区 ④金山三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⑤淀山湖自然保护区
九段沙崇明东滩长江口中华鲟金山三岛淀山湖
崇明岛的 东滩和西滩自然保护区 现在栖息在东滩的鸟类已经越来越多了 自然环境已经大大的改善了 有兴趣的话 可以去看看 既保护了动物也保护了自然环境
上海海洋自然保护区:金山三岛保护区 金山三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位于杭州湾北岸的上海金山区山阳镇内,面积约12平方公里,由大金山岛、小金山岛、浮山岛组成,是无居民海岛。其中,大金山岛海拔高度103.6米,为上海最高点。崇明岛和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
1 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2 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3 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自然保 4 金山三岛海洋生态自然保 5 淀山湖自然保护区

上海地区的自然保护区有哪些

4,上海海底世界的具体情况以及位置

 上海:水族馆   坐落于浦东小陆家嘴黄金地段的上海海洋水族馆是亚洲最大的海洋水族馆之一,是由新加坡星雅集团、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共同投资的一座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现代化大型海洋水族馆,总投资额达5,500万美金,拥有155米的海底观光隧道,堪称世界之最。水族馆共分5层,总建筑面积22,600平方米,拥有9大展示区域,32个主题展缸,展示 了来自五大洲四大洋的350多个品种,10000余条水生物及珍稀鱼种。馆内最有特色的展示是叶海龙、草海龙、锯鳐、水母、沙虎鲨、企鹅、斑海豹、??等珍稀海水、淡水品种,其中沙虎鲨数量为中国水族馆之最。   新增展览:   2004年金秋起,经过与世界著名的“世界自然基金”(WWF)的合作,上海海洋水族馆承办了国内外首次“长江流 域珍稀水生物展”。这是首次由水族馆将长江流域的自然风貌、地理环境以及水资源环境,以及长江水生生物所面临的生存危机进行集中、有条理的展示,让游客在 观赏珍稀鱼类的同时,能够了解保护长江水资源的重要性。“长江流域珍稀水生物展”作为一个永久性的展厅,已经接待了超过100万的游客,也获得了来自世界 各地水族界同行的好评。   2005年10月1日开始,上海海洋水族馆又与世界知名的“野生救援协会”(WildAid)进行合作,策划举办了国内首次以“爱护鲨鱼”为主题的展览,展览的口号是“我爱鲨鱼”,在展览期间将从日本、南非、中国台湾陆续引进近10种国内仅见的鲨鱼品种,使上海海洋水族馆成为拥有鲨鱼种类最多的国内水族馆。鲨鱼展的推出,使游客更能近距离了解鲨鱼,从而加入到保护鲨鱼的行列中来。
就是在东方明珠那边
9号线世纪大道转4号线或6号线到蓝村路站出来往北走.

5,上海常见自然灾害与自然环境的联系谢谢

台 风 每年都遭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袭击,自49-99年间,以上海为中心的550公里范围内经过而影响以上海的热带气旋共173个,并带来大风、暴雨、风暴潮等灾害。 暴 雨 年均降雨量1123毫米,70%集中在4-9月,由于地势低洼,易造成江河泛滥,田地被淹,市区排涝能力有限且不均。 龙 卷 风 每年发生2-3次,多集中在浦东川沙、南汇地区,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危害较大。 浓 雾 上海江海五七环绕,水气充沛,受城市热岛效应和大气环境等因素影响,浓雾天气有增多趋势,主要集中在初冬和冬季,对城市水上、道路和航空交通影响尤甚。 高 温 上海高于35摄氏高温日数一般为9天左右,异常时可持续二、三十天,对城市供水、供电和市郊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 地 质 主要是地面沉降和地下污染,采取回灌措施后,沉降有所控制,地下污染面积在2100平方公里以上,降水含水层污染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 交通事故 全市现有机动车90多万辆,道路总长6500公里,已形成空中、地下、平面立体网络和市区"三纵三横"快速主干道网络格局。交通事故成为上海伤亡人数最多,经济损失最大,且呈平稳增长态势,事故发生率最高的群灾之首。 火 灾 火灾是上海常见而又比较突出的人为灾害,发生最频繁,危害较大的灾害之一。上海的火灾万人死亡率、死亡率和经济损失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比率,属全国较低地区。 工伤死亡事故 企业职工因工伤事故是上海主要灾种之一,其死亡人数仅低于交通事故,主要集中在高处坠落,触电和起重伤害三类,已成为上海第二大灾害。 化学事故 上海是我国主要的化工生产基地,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涉及有害化学物品7570种,年用量1亿吨以上。较易引起化学事故。 市政灾害 (供水、供气) 上海现有煤气和自来水地下管道达一万多公里,相当一部分已年久失修,违章施工是造成煤气泄漏燃爆和大口径水管爆裂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煤气中毒伤亡人数有逐年下降趋势。

6,上海自然灾害 统计

上海的自然灾害 上海主要的十种灾害; 一台风 本市每年都遭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袭击,自1949—2002年间,以上海为中心的550公里范围内经过而影响到上海的热带气旋共186个,并带来大风、暴雨、风暴潮等灾害。 二暴雨 年均降雨量1123毫米,70%集中在4—9月,由于地势低洼,易造成江河泛滥,田地被淹。市区排涝能力分布不均,尚需进一步加强。 三风暴潮 上海沿江沿海经常发生由台风引起的风暴潮灾害,对海塘、堤坝、内河防汛墙等工程造成严重破坏。 四龙卷风 平均每年有2—3次,主要发生在郊区(县),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危害较大。 五赤潮 3长江口附近海域,每年都要发生多起大规模(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赤潮灾害。对海洋生物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赤潮生物毒性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六浓雾 上海江海环绕,水气充沛,受城市热岛效应和大气环境等因素影响,浓雾天气有增多趋势,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冬季,对城市水上、道路和航空交通影响较大。 七高温 上海每年高于35℃高温日数一般为9天左右,异常时可达20至30天,对城市供水、供电、农业生产和市民生活有一定影响。 八雷击 上海属我国雷击多发地区,全市年平均雷暴日为53.9天。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每年都有发生,造成经济损失的严重性呈上升趋势。 九地质 主要威胁是地面沉降和地下水污染。采取人工回灌等综合治理措施后,沉降有所控制;但地下水污染面积仍在2100平方公里以上,浅水含水层受污染状况较普遍。 十地震 上海存在着可能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地质构造,历史上曾有5级左右地震的记录,南黄海及邻近省市地震对上海可能产生的波及影响也不容忽视。现被国家列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为什么上海那么少自然灾害? 1.从地震学考虑,上海不处在我国板块碰撞活跃地带,发生地震可能性的几率很小. 2.从气候考虑,上海的年平均温度在我国不属于高温天气,年平均降雨量一般,降雪量极少. 3.从地理环境和位置上考虑,辖区内少山多平原地带,泥石流性小;少河流洪水泛滥几率小,就一条黄浦江还能折腾下,长江在入海口的位置比较宽阔,基本能量都被很快融入大海了,所以也不会引起洪水. 当然发生特殊情况可难说哦,呵呵 相信科学 了解科学 才是我们对灾害最正确的认识 但上海主要人为灾害事故包括道路交通事故、火灾、化学事故和“生命线工程”事故。据了解,上海全市现有机动车已超过百万辆,道路总长超过6500公里,道路交通事故是目前上海发生率最高、伤亡人数最多、经济损失最大的事故种类,且呈上升趋势。火灾也常见,且危害较大。上海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涉及有害化学物品在7570种以上,年用量超过1亿吨,较易引发化学事故。上海现有煤气、自来水地下管道和供电通信线路局部老化,加上违章施工和人为破坏等问题,煤气泄漏燃爆、大口径水管爆裂、供电通信线路中断等事故时有发生。

7,从地形河流海洋和交通四个方面分析上海城市发展的有利区位条

第一,从地形上来说上海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地肥沃利于城市的发展。 第二,从河流上来说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并且黄浦江苏州河贯穿境内,这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淡水,为工业发展提供水资源,同时为上海提供了大量优良港口。 第三,从海洋上来说上海位于太平洋的西岸,海洋在给上海带来优良的气候和海港外,还使上海成为中国最早接受西方先进工业得地方。另外上海还是中国联系太平洋沿岸各国的重要纽带。 第四,交通方面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地形河流为上海交通的建设提供便利。铁路航空海运河运乃至高铁的发展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首位度、中心度和其他城市网络空间特征的分析,讨论上海与周边城镇关系及其重点发展区域。   就首位度而言,通过计算可以发现这一地区的城市首位度S=3.7(首位度计算公式为:S=第一位城市人口/第二位城市人口)。第一、二、三产业的首位度分别为 l.47,2.86 和4.0。由此可见长江三角洲经济已较发达,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较低。第二产业的首位度为2.86,相对城市首位度3.7 较低,说明上海第二产业在整个城市群中的地位相对下降,这正是上海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城市功能的结果。也是上海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向外扩散第二产业,努力成为三个中心的结果。但相对而言,上海的第二产业首位度还是较高,主要因为上海仍保持了六大支柱产业。随着向外扩散的主要趋势,今后一段时期其首位度仍将会持续下降。上海城镇体系第三产业的首位度为4,说明上海的第三产业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相对一些国际性的大都市上海有较大差距,目前还处于积聚阶段。随着城市分工定位的进一步明确和加深,该首位度还将持续上升。通过中心度的计算分析,清楚地反映出上海及三角洲各城市在不同产业中所起的中心职能。  城市群的发展应该遵循一定的城市发展规律,在城市群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发展的重点区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根据城市发展理论和对长江三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角洲城市群发展趋势与走向的分析,目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已进入城市带发展规律的第二阶段。即着重发展中心城市城郊地区,加强城市功能定位,加快整个城市带城市网络高级化。目前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点发展区域应该有以下五类:   1.区域内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核心城,上海。   2.区域内新兴的中心城市,如苏州、无锡。   3.区域内重要功能型城市,如旅游与加工产业中心苏州、无锡,行政文化和商业中心南京、杭州,港口集散中心宁波、舟山、大小洋山等。   4.区域内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如上海的崇明、苏北的扬州、南通,浙北的嘉兴、湖州。   5.区域内中心城市的郊区城镇;如上海的松江,杭州的萧山等。长江三角洲快速干道网的建成,将形成以沪、宁、杭三个中心城市为节点,相互构成一个大三角的高速公路网,这必将带动沿线各节点城市的新一轮发展。特别是宁杭公路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湖州的经济发展。还有沿海大通道的建设对杭州湾沿岸城市(绍兴、嘉兴)也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另外,大小洋山深水港的建设将使得上海真正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同时也将带动舟山群岛(如岱山)和芦潮港等地区的港口加工业的兴起。崇明越江工程的启动不但将使崇明岛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会带动整个苏北经济的腾飞,从而使得整个长江三角洲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文章TAG:上海市海洋灾害区划上海上海市海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