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景,就是利用类似画框的门、窗、门洞等,把真实的自然风景“框”起来,从而形成画意。植物种植中可以利用树丛、灌丛、甚至乔木枝干等形成框景。
6. 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案例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其规划设计水平不仅体现了城市文明的发展水平,更体现出了“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价值取向。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设计工作者要秉承继承与发展的原则,创造出既属于民族的又属于时代的城市园林景观作品,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设计趋势主要有下面几方面:
1、继承发展
在今后的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要继承古典园林自然和谐、讲究含蓄以及意境深远的精华,合理利用“小中见大”、“园中有园”的创作手法,力求做到古今结合,借古鉴今。需要注意的是,继承古典园林的设计精华并不是照搬与套用,而是要改良与再造,设计出既符合传统审美,又与现代城市风貌相融合的公园景观。
2、景观多样性
为满足各类人群观赏、游玩的需要,城市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要体现出多样性。从微观方面看,各个景点的布局要主题突出,层次分明;从宏观上看,整个公园的风格设计要做到主次分明,定位突出,明显划分出休闲区、观赏区、游乐区、健身区等功能区域,并保持各个区域的自然过度,风格统一。例如某一城市公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定了一处理想位置作为公园的中心广场,再围绕着这个广场进行整个公园的整体规划,通过园路、回廊、景墙、水景、花坛等元素连接各功能区域,形成内外呼应、协调平衡的园林空间序列。
3、可持续发展
城市公园整体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首先,在选择植物品种时,要确定其是否符合当地的水土、气候、光照等条件,做到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阔叶树种与针叶树种的合理选择与科学搭配,通过各个植物之间的相互净化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种植时,可采用群植、片植、孤植、对植、悬植等手法,呈现出错落有致,疏密相间,连贯美观的视觉效果。
4、遵从自然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讲究的是因地制宜,遵从自然。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设计区域的地形走势、土壤特点、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以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将势就势,因势掇山,力求轮廓线和自然连贯与顺畅有致,与周边环境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在这种前提下,建造出适合植物生长的小环境、小气候,呈现出层次丰富的景观效果。
7. 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汇报
1。
景区划分是按景观的完整性分割的。例如:湖区、假山区、森林区、花卉区、雕塑区等等 2。功能区域划分是按景区的功能性分割的。儿童区、体育区、入口区、划船游览区、缆车游览区等等
8. 公园园林景观设计规划方案
体育公园出入口附近,绿化应简洁、明快,可以结合具体场地情况,设置一些花坛和平坦的草坪。如果与停车场结合,可以用草坪砖铺设。在花坛花卉的色彩配置上,应以具有强烈运动感的色彩配置为主,特别是采用互补色的搭配,这样可以创造一种欢快、活泼、轻松的气氛,多选用橙色系花卉与大红、大绿色调相配。
体育馆周围绿化,一般在出入口处应该留有足够的空间,以方便游人的出入,在出入口前布置一个空旷的草坪广场,可以疏散人流,但是要注意草种应选择耐践踏的品种。结合出入口的道路布置,可以采用道路——草坪砖草坪——草坪的形式布置。在体育馆周围,应种植一些乔木树种和花灌木来衬托建筑本身的雄伟。道路两侧,可以用绿篱来布置,以达到组织导游路线的目的。
体育场面积较大,一般在场地内布置耐踩性较好的草坪,如结缕草、狗牙根和早熟禾类中的耐践踏品种。在体育场的周围,可以适当种植一些落叶乔木和常绿树种,夏季可以为游人提供乘凉的场所,但是要注意不宜选择带刺的或对人体皮肤有过敏反应的树种。
园林区是绿化设计的重点,要求在功能上既要有助于一些体育锻炼的特殊需要,又能对整个公园的环境起到美化和改善小气候的作用。因此,在树种选择及种植方式上均有特色。
在树种选择上,应选择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和较强适应性的树种,一般以落叶乔木为主,北方地区常绿树种应少些,南方地区常绿树种可适当多些。为提高整个区的美化效果,还应该增加一些花灌木。
儿童活动区的位置,可以结合园林区来选址,一般在公园出入口附近。此区在绿化上应该以美化为主,小面积的草坪可供儿童活动使用,少量的落叶乔木可为儿童在夏季活动时遮阳庇荫,而冬季又不影响儿童活动时对阳光的需要。另外,还可以结合树木整形修剪,安排一些动物、建筑等造型,以提高儿童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