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浦东新区 > 川沙城,川沙家具城怎么样

川沙城,川沙家具城怎么样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20 10:07:40 编辑:上海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川沙家具城怎么样

川沙最大的家具城了,可选的东西很多,价格也便宜。如果不嫌远,装修之初可以来这边看看,比比价格。
妙镜路上?

川沙家具城怎么样

2,迪士尼乐园附近上海有个低调的古镇是什么

在大家印象中,上海这座城市似乎就是现代化、时髦、摩登的代名词,只要说起上海,想到的都是“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等等,可是实际上,上海同样也有充满历史底蕴的另一面,隐藏着许多“低调”的古镇,很多游客却不知道。比如,“川沙古镇”就是上海最著名的古镇之一,位于浦东新区,地处上海市的东面、长江入海口的南边,距离炙手可热的上海迪士尼乐园仅仅只有20分钟车程,因此有很多到迪士尼乐园游玩的游客,为了交通方便,晚上还会选择住在“川沙古镇”。上海有一句俗语说:“浦东的文化看川沙”,由此可见“川沙古镇”在浦东,乃至在整个上海的重要历史地位。如果你有机会来上海旅游的话,尤其是去迪士尼乐园游玩的话,不妨顺便到“川沙古镇”来参观参观,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川沙古镇”迄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建城史,在上海这座年轻的现代化城市里算是相当难得了。“川沙”最早名叫“八团”,明嘉靖年间为了防御倭寇,朝廷在八团镇筑堡,取名“川沙堡”。此后,“川沙堡”修筑城墙和护城河,于是才渐渐有了“川沙城”。所以,“川沙”作为抗倭前线,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抗倭故事以及相关的历史遗迹,并且在“川沙古镇”内,还树立着一个大牌坊,写着“御倭功赐”四个大字,背后则是“彪炳千秋”,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川沙人民在前线抵御倭寇的悲壮历史。不过,由于“川沙古镇”的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远,再加上知名度并不算太高,因此来到“川沙古镇”的游客并不多,如果你不喜欢到处人满为患的热门旅游景点,不妨来“川沙古镇”一趟,相信你会感受到不一样的上海。那么,你有没有来过上海旅游?对上海的印象怎么样?你知道在上海的浦东新区,迪士尼乐园的附近,还有这么一个“低调”的川沙古镇吗?如果以后有机会再来上海旅游的话,你想不想到这里走走看看?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

迪士尼乐园附近上海有个低调的古镇是什么

3,川沙城丰路属于农村或城市区域

川沙镇的城丰路属于郊区,离地铁2号线延伸段的川沙站不算太远,不算农村,只能算远郊。
道路扩不扩建?建议你到市政了解一下,这种消息外面不太知道的,等你知道就开始施工了

川沙城丰路属于农村或城市区域

4,谁知道川沙的历史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因海防筑川沙堡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始置川沙抚民厅,沿用乡保图和团甲旧制。辛亥革命后,改厅为县,隶属江苏省为丙等县,实行区、乡镇制。民国23年(1934年)施行保甲制。 川沙概述 新中国建立后,废保甲制,建立区乡村组织。1950年南汇县部分地区划归川沙管辖。1951年4月,批准升为乙等县建置。1958年人民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年底由江苏省划归上海市。1961年浦东县撤销,其农村地区划归川沙。1984年政社分设,恢复乡村建制。1985年,全县共有3镇、27乡、326村。今日川沙,已属上海市开发浦东建设新区的规划范围,政区将会有新的调整和变化。川沙镇历史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筑堡城于八团镇地(今县城),城内设置守堡千户公署、百户所、军器库、把总司署、抚按行台、演武场、城隍庙、社学、下沙二三场署及南跄、三林两巡检司。又置附堡营田,营房建在西门内真武台右边。北门白漾口和小教场有营房基地。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改松江董漕同知,为海防清军同知,移驻川沙城。嘉庆十五年(1810年)置川沙抚民厅。厅署于城东南角,另有参将署、守备署、司狱署、二三场署、火药局、军装局以及漕仓等设施。观澜书院、文昌宫位置在抚民厅署南面,城内还有正阳等15座桥,真武台等10余处庙堂。辛亥革命后设置县公署。民国16年(1927年)改为县政府。民国年间,县公署(县政府)在县署街(今新川路东端)。下沙场署在场署街,公安局在石皮街。城内还有孔子庙(今川沙中学教学大楼址)、民众教育馆、育婴所(今北门集市贸易地)、中山公园(今废)、县商会(天主堂东)、至元堂(天主堂西北侧)、公立小学校(今城厢镇小学)等。现中共川沙县委设在城内新川路西城河东畔,与川沙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合院办公;川沙县人民政府设在新川路同县委大院相对,与川沙县政治协商委员会合院办公。县公安局、财政局在车站路,县检察院、人民法院在东城壕路,县武装部在南桥路,工业局在拱辰街,乡镇工业局在操场街,邮电局、水利局、农业局、卫生局、工商管理局、教育局在新川路,交通局、粮食局、建设局在石皮路,民政局、供销合作联合社在东泥弄,畜牧水产局、物资局在川黄路,县人民银行在中市街东端,总工会在西市街,劳动局、县人民广播电台在南桥路。从设置川沙抚民厅起至民国年间,县城面貌无大的变化。新中国建立后把原城区河道陆续填平筑路,拆除旧石桥、牌坊等建筑物,拓宽中市街等老街,改建延伸县署街为今新川路,开拓新城区。城区面积原为1.48平方公里,现为3.2平方公里。原有街道34条,现有55条。主干道路有11条,5条南北纵向路为:川环东路、川黄路、东泥路、北市街和川环西路;6条东西横向路为:川北路、新德路、新川路、城南路、南桥路和川环南路。县城交通,陆上有上川公路、川南公路和川北路等主干公路行驶多条公交线路:沪川线、塘川线通往上海市区;川南线直达南汇县城;周川线通周浦;川祝线至祝桥。还有自县城通往境内的高桥、白龙港、黄楼、唐镇和新港等地的各条线路。新汽车站设在川环西路与新川路交点的北首。川杨河和浦东运河相交于县城东北角,与城区河流贯通,水上交通运输沿浦东运河北上,可通凌桥三岔港,对渡至宝山;南下与南汇县浦东运河相连。沿川杨河可西出黄浦江;东出三甲港达东海(长江口)。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河流与桥梁。建国后,50年代县前港、三灶浜东段和南北向小浜填平,后筑新川路和三灶浜路。1982年护城河东北段填平,后辟为绿化区。今存三灶浜乔家浜西段,新开河一段以及护城河的东南和西南段。50年代初城区有石桥、木桥36座,后填河筑路拆除桥梁26座。50年代拆除县前港报升桥、集资桥、正阳桥、卫安桥、中山桥、牌楼桥、南门吊桥。60年代拆除三灶浜的三多桥、西水关桥;永丰街后浜的罗神庙桥、六安桥、太平桥。70年代拆除三灶浜的九如桥、青山桥、仓场桥、至元堂桥;乔家浜的东水关桥、竹行桥;运盐河的城东外吊桥,城北宋家桥、潘家桥、善人桥、同善桥和通济桥;城东的仁寿桥。80年代拆除护城河的北门吊桥、三灶浜的万寿桥。建国后至1985年,县城新建改建新型大桥共18座:桥名 地点 桥名 地点 东门吊桥工农大桥南门大桥新川路大桥西门吊桥北门人民大桥城南路大桥东河浜桥粮机厂西桥 城河新川路轧钢厂西川黄路新川路县府西西市街车站路实验小学东首五三中学南首新德路拱辰街 护塘街便桥杨花港桥西门外北铁架桥畅塘桥南桥路大桥川环路三灶浜桥川环路妙境桥川环路通城河桥旱桥 护塘街西河浜路三灶浜护塘街通城河三灶浜妙境港通城河王桥街县城住房建设,60年代,建造二至三层的兰芬堂新村和学校弄新村。70年代,在新川路、川黄路等地建造三至五层楼住宅一批。80年代,在城南路、南桥路、川环西路等地建造了五六层楼的大批住宅群。自1966~1985年共建住宅247768平方米,人均面积9.3平方米。今县城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布局全新。人民大会堂在西泥路(1958年建),川沙剧场在石皮路(1979年重建),文化馆在东城壕路(1979年),工人俱乐部在西市街(1961年),书场在南市街(1962年),图书馆在川黄路(1980年),体育场在川北路(1958年),川沙影剧院在新川路(1985年)。还扩建了川沙中学、五三中学和城厢镇小学等,教师进修学校在西城河东畔。新建的川沙人民医院在北门,中医院在南门,川沙气象站在南门。烈士公墓在北门体育场东首。附:城垣兴废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朝廷从里人乔镗、王潭之请,兴筑川沙城。九月始筑,十一月竣工。城周围四里,高二丈八尺,阔三丈有余。门四,堞楼如之,东门名镇海,西门名太平,南门名迎瑞,北门名拱极,月城四,雉堞三百七十二垛,炮台十二座,吊桥四,濠阔一十二丈,深一丈五尺。仰德祠碑记载:“城成,而倭舶东西海中者,不敢复措意。”长洲文徵明撰新建五城记文中谓:“凡厥庶民,昔也朝夕悄悄不能自保,今则怗然恃以无恐矣。”川沙城历代几经修葺。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淫雨,城门圮,王潭之孙王乾昌捐修。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建城后一百二十多年,受风雨侵蚀,城墙剥落有损,上海知县史彩再修。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又经百年,城垣多圮,南汇知县成汝舟捐款整修。嘉庆十五年(1810年)抚民同知高伯阳重修。此后,虽每届年终或来岁春间,须将上年有无坍损情形查造册结,详报备案,但都因经费未核作罢。同治八年(1869年)册报,除城门埃楼外,均坍七十余丈,十三年蔡锡晋、吴洽请详修,未果。至光绪四年共坍七十余丈,十二年坍至一百余丈,均以费巨,不予维修。民国初期已坍之城砖,被收拾充作修砌城内街道,修城之事无人过问。民国11年(1922年)11月,因财政支绌,各县教育经费急需设法维助,江苏督军齐燮元令行各县,城墙除军事需要或保留古迹外,其余拆除的砖石基地等项尽数拨给充实教育经费。民国14年(1925年)经召集城市各公团协议,一致赞成拆城,并由教育局行文呈准县署,留东南城角一段,保存魁星阁古迹,并为县城小学设置园林,其余城垣,即动工开拆。今城厢镇小学尚存东南城墙一角,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5,川沙属于哪个区

川沙新镇是浦东新区的一个旅游休闲为主的功能区。
川沙城南路不是属于哪个街道居委,而是属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城南社区居委会的。
浦东新区 ,未来的旅游区,附近有迪斯尼,2015年建成。

6,川沙古城墙公园

  川沙古城墙位于新川路171号观澜小学内,始建于明代,现尚存东南一角,上有魁星阁、岳碑阁、笔塔等建筑。凝聚着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川沙古城墙建于1557年,是当时川沙人民为抵御倭寇入侵而建。凭借此城墙,川沙人民成功地击退了倭寇的多次侵袭。此城墙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御外侮的物证。  川沙古城墙位于新川路171号观澜小学内,始建于明代,现尚存东南一角,上有魁星阁、岳碑阁、笔塔等建筑。凝聚着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川沙古城墙建于1557年,是当时川沙人民为抵御倭寇入侵而建。凭借此城墙,川沙人民成功地击退了倭寇的多次侵袭。此城墙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御外侮的物证。  古城墙尚留60余米,占地约2000平方米。城墙上有一座岳碑亭(区级文物),亭内保存着拓刻岳飞手迹的石碑。该手迹是岳飞勉励友人振作抗敌的一首七绝。其书法笔力雄浑、挺拔超脱,与诗文内容相称,流露出一股英风正气。城墙上另有魁星阁、文笔塔等建筑,掩映于古木繁花中。  川沙古城墙由于年代久远、建筑结构不合理等多种原因,近年来出现了一些裂缝,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这一问题已引起了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管理署等有关部门的重视。上周,对古城墙的修护方案已向浦东新区有关部门进行报批,年内将启动对该古城墙的修护修缮计划.据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地面文物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上海现存的古城墙遗迹共有7处:近年来,已相继启动了对南汇、嘉定、黄浦古城墙的修缮,今后还将启动对上海现存古城墙更大规模的保护工程。  古城墙·方位“悄卧”川沙校园内 ,该段明代古城墙如今位于川沙镇的一所小学里。昨日下午,记者乘车来到了这所学校,因正值暑假,整个学校显得十分安静。沿着学校东面一条小路走上百米左右,就能看到一个标着“文昌宫”的园子。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该处是由黄炎培老先生于1903年创建的,现在成为了小学的校史陈列馆。在陈列馆的东面,高大的古城墙显得十分醒目,在郁郁葱葱的树木衬托下,灰色的墙砖仿佛承载着历史的沧桑。目前,古城墙和学校间用紧锁的铁门相隔。  该小学的前副校长、川沙文物保护利用小组成员周一之告诉记者,这座古城墙是明朝时期建造的,至今有450年的历史了,当时与护城河同时修建,建时有2千米长。而今的护城河依然环绕如昔,但古城墙却由于受到破坏只保留下了近80米,建时的4座城门,现在仅存1座。以前由于古城墙在校园内,以为避免学校教学受到外界影响及避免古城墙受到破坏,因此该古城墙目前并不对游客开放,只接受有组织的访问人员前来免费参观,现在已经建成古城遗址公园,可以独立参观。  古城墙·往昔曾助当地百姓抵御倭寇  在古城墙的东面,有一条小路,沿着这条小路往南走,就能看到整个古城墙的面貌,古城墙高约9米。古城墙上的砖头,有的由于年代久远已布满了青苔,这些砖大小不一。周一之介绍,这就是川沙古城墙最独特的地方,城墙完全由川沙百姓为抵御倭寇入侵自发修建的,所以城砖并没有统一的规格。  当年凭借此城墙,川沙人民曾成功击退倭寇侵袭。随后,记者又沿着石阶来到古城墙上面,上面有魁星阁、岳碑亭和文笔塔三座建筑。在魁星阁的东面,两棵百年老树神奇地“缠绕”在一起,生长在城墙炮台的边缘,这两棵古树被园林专家誉为“上海地区不可多得的天然盆景”。  古城墙·现状不堪重负已现多处裂缝 ,刚走上岳碑亭时,记者就看到亭子东侧的地面上有一条一二米长的明显裂缝。在魁星阁的东侧,也同样出现了一条裂缝。随后,记者又来到城墙东侧的小路观察,注意到在古城墙的东面墙壁上,也有一条长长的缝隙,许多植物已从缝隙中长出,还有一棵粗壮的古树也从缝隙中“艰难”地“探”出头来.另外,诸多裂缝也导致了古城墙出现倾斜。周一之说,古城墙上的裂缝有的是很久前就有的,也有的是近年来由于魁星阁、岳碑亭等建筑重新建造而产生的。原来,以前岳碑亭只有1层,古城墙还能够承担起它的重量。但上世纪80年代,岳碑亭重新被修建为2层的建筑,这无形中加重了古城墙的负担,使得墙体出现倾斜的趋势,裂缝便逐渐产生了。 本市现存7处古城墙现状不容乐观 上海现存的古城墙遗迹共有7 处:浦东有2处,其中1处即川沙的古城墙,另外1处在高桥;黄浦有1处分2段,其中一段位于人民路大境路,另一段在人民路露香园路;南汇第一中学、嘉定县城、金山、奉贤各有1处。不过,目前上海现存的古城墙现状不容乐观,如嘉定古城墙部分墙体内的夯土都已暴露在外。近些年来,南汇和黄浦的古城墙都相继启动了修缮计划。古城墙·保护修护工作年内启动 为了防止城墙进一步倾斜,学校负责人在城墙西侧设计了一些假山,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将城墙“顶住".上世纪80年代,川沙古城墙破败不堪,移居香港的川沙籍人士陶伯育来到古城墙时,觉得十分痛惜,于是出资20万港元将古城墙修缮一新,并将魁星阁、岳碑亭这两座被毁坏的建筑重新修建对于川沙古城墙的修复工作,早在2、3年前,浦东新区的有关部门就曾委托上海交通大学古建筑专家曹永康,对古城墙的建筑结构进行勘测。曹永康向记者介绍,由于岳碑亭的重量过重等原因,城墙的墙体出现了一些不均匀的沉降,如果不进行修复,沉降现象可能进一步加剧。对此,浦东新区文保署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川沙古城墙、岳碑亭保护修缮”的项目已于上周交由相关部门审批,一旦该方案通过审批,这一保护工作将于年内启动。将为岳碑亭“缩身"届时,将运用新的维修手段和传统工艺,对古城墙墙体进行修复,还会将岳碑亭重新恢复为1层的建筑。除了对古城墙的修复外,目前浦东新区有关部门正在编制《川沙历史风貌保护区》的规划。据浦东新区川沙功能区域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该《规划》将整个历史风貌区的一大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修复,如将对古城墙、护城河进行修缮、合理开发利用等。记者同时也了解到,有关部门还准备将古城墙与学校完全分隔开来,修缮之后将其作为一个旅游景点。  今天,见过老川沙城模样的人已不多了。据记载,老城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东为镇海门,南为迎瑞门,西为太平门,北为拱极门,各有吊桥,城壕宽12丈,深1.5丈。城墙上有月城4座,雉楼372垛,炮台12座,颇具规模。据说,自清中叶后就没再修过城墙。百年风摧雨蚀,城墙己有多处坍塌,呈破败景象。民国时,索性拆下城砖铺设街道。1922年,江苏督军齐燮元命令各县除军事需要和保留古迹外,其余城墙尽皆拆除,所得砖石、基地等尽数充实各县教育经费。1925年川沙召集城内各公团协议,会上一致赞成拆城:由教育局行文呈准县署,仅保留北门真武台约50米和东南城角约200米两段,保存魁星阁古迹,并为县城小学设置园林,其余城垣,立即动工开拆。  现在还能看到的东南那段城墙,可称川沙城古迹荟萃之处。城墙上有魁星阁、岳碑亭,城角下是观澜书院,即现在的观澜小学。嘉庆十五年(1810年),川沙厅同知周垣在东南城墙建造文昌宫。因为川沙历史较短,教育不太发达,道光十四年(1834年)厅同知何士祁有心要改变这种状况,说“五步之内,必生芝草。不敢谓海滨一隅文教可缓。”他捐出廉俸一千两银子,在文昌宫右侧建造了二进十五间学舍,名日观澜书院。选拔城内外聪敏的生童在此攻读,所有入学者都由官府发给“膏火”,成绩突出的,还另有“花红”。城墙上屹立的飞檐翘角的三层阁,即魁星阁,乃文昌宫旧物,上海地区仅存两座,另一处在南市文庙。魁星,就是中国古代神话二十八星宿中的奎宿,“主文章”。据说,魁星神像头部像鬼,一脚向后翘起,如“魁”字的大弯钩,一手捧斗,如“魁”字中间的“斗”字,一手执笔,可点定中试人的姓名。一般文昌宫中还有焚化炉,写过字的纸片不能随便丢弃,只能在这里烧毁,显示了在古代社会里文字的神圣地位。昔日的川沙魁星阁大概也是如此吧。  与魁星阁遥遥相对的是岳碑亭。亭中竖着一块高165厘米、宽82厘米的石碑,上刻七绝诗并题:“学士高僧醉似泥,玉山颓倒瓮头低。酒杯不是功名具,入手缘何只自迷。商丘狂学士李梦龙索余书□□大梁之舞剑阁。”落款“岳飞草”,钤“岳飞”、“鹏举”两印。据方志记载,岳飞在大梁(今河南开封)舞剑阁曾手书一诗赠李梦龙。后来李梦龙到浙江天台山当和尚,几经转手,将岳飞墨迹传到了徒裔了心和尚手里。了心和尚于明朝来川沙种德寺当住持时,便将岳飞的墨迹带到了川沙。不过,经宋史专家考证,李梦龙是嘉定七年(1214年)进士,晚于岳飞时代,故事纯属虚构。但岳碑亭已成川沙著名古迹,邑人蔡经纬作诗云:“岳碑亭久历沧桑,片石长留翰墨香。民族英雄忠义气,龙蛇笔势共舞光。”  上世纪80年代,城墙破败不堪,移居香港的川沙籍人士陶伯育痛惜不已,出资修缮一新。历史常常如此,原本显得普通的事物,现在弥足宝贵。

7,上海的川沙到底是指哪些地方谢谢

川沙镇
外环线以内范围的道路,都不能进入的。能开到浦东机场的。
养和堂新川店地址:上海市.上海市辖区.浦东新区新川路203号电话:(021)58988972 2, 养和堂川沙店地址:浦东新区川沙北市街74-76号(乔家浜路中市街) ...

8,浦东川沙有哪些电脑城

华夏东路川沙路 , 城南路川沙路, 绿地广场都有
多了去了!!!!!!
海洋电脑广场,靠近川沙公园(公园旁边,
就知道一个。就是农工商那里的电脑城。那里电脑的价格比前面金汇广场那里的国美便宜。可以还价。。
新源路 至 王家圈站乘坐 浦东13路 14站, 在 川沙路新源路站 下车向前 400米 至 川沙路5083号

9,上海市川沙有逛街的地方吗

我就是川沙的,除了你提到的新源路步行街,其他的么现代广场 金汇广场 锦丽华商场或者新川路逛逛也蛮不错的,小店么新源路走到底不到点有条叫新源里的支路,那边都是小店,有兴趣的话去看看吧
我也是川沙的 ·川沙的小店不集中 步行街的衣服破的要死 到新德路上有几家还是不错的,除了金汇 现代两个商场 还有个小商品市场 不过里面的小东西还行 还有南桥路靠近川黄路那边也有很多外贸小店 不错·
你好!我就是川沙的,除了你提到的新源路步行街,其他的么现代广场 金汇广场 锦丽华商场或者新川路逛逛也蛮不错的,小店么新源路走到底不到点有条叫新源里的支路,那边都是小店,有兴趣的话去看看吧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有,现代广场,金汇广场,川沙老街西市街,川黄路,川沙公园,易初莲花,农工商,家乐福。就这么多。
川沙路农工商、时代广场、川沙公园、家乐福等
有啊 现代广场开始向南一直到川沙公园 都是 值得一逛 东西还挺便宜 我就住川沙的

10,川沙是个什么地方

川沙  原川沙县县政府驻地,现为浦东新区下辖的一个镇  川沙功能区域(新镇)位于浦东新区东南,指原川沙镇、机场镇行政辖区范围及浦东国际机场范围,行政区域面积139.83平方公里,规划人口约35万人,设7个社区,下辖65个村、38个居委会,常住人口31.8万,流动人口常年保持25万。  川沙功能区域(新镇)地理位置处在新区滨江临海产业带,又是小城镇建设的标志性地区,按照面向21世纪的发展规划,川沙功能区域(新镇)正按临空新城目标进行高起点规划建设管理。川沙功能区域(新镇)水陆空交通配套,运价结构合理,东距浦东国际机场6公里,市、区级几条快速干道(迎宾大道、华东路、川沙路、华夏路及规划中的磁悬浮铁路)纵横穿越腹地,直接和沪杭、沪宁高速公路连接。  镇区配套设施齐全,有各类学校30多所,宾馆8家,医院10家,金融机构30多家,公交线路48条。川沙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一代名人宋庆龄、黄炎培的故乡,文渊深厚。川沙环境幽静。水灵秀色,民风儒实,商业发达,是新区东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按照新的城市发展规划,将建设川沙新城,规划范围包括原川沙集镇及浦东运河以东、川杨河以南、川南奉公路以西、迎宾大道以北地块,用地面积20.4平方公里。川沙新城是外环线以外地区的核心城区,以旅游服务、临空服务配套和历史文化为特色,人口规模约在30万人。
川沙又脏又乱 人有多
文章TAG:川沙城沙城川沙家具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