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浦东新区 > 上海市水资源保护规划,上海被列为全国36个水质型缺水城市之一

上海市水资源保护规划,上海被列为全国36个水质型缺水城市之一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6-04 17:33:20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上海被列为全国36个水质型缺水城市之一

选A。上海位于温带季风带,河口海岸地区,本身绝对不会缺乏水源。主要还是因为长江和太湖地区污染极其严重,本身又处在酸雨区,几乎断绝了洁净水的获得途径,成为水质型缺水城市的代表。

上海被列为全国36个水质型缺水城市之一

2,上海市重大规划

法律分析:计划建成5项: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特斯拉超级工厂一期、上海交通大学张江科学园、上汽大众MEB工厂建设等。划新开工8项:民用飞机航电系统集成平台、上海天岳碳化硅半导体材料项目、信达生物上海总部暨全球研发中心、中国生物抗体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国盛生物医药产业园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法律依据:《上海市2021—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以“人水和谐”为目标,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抓好优良水体保护和提升,逐步恢复水生态服务功能,补齐污水污泥基础设施能力短板,巩固水环境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地表水水质保持稳定改善。(一)全面保障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严格落实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相关要求,加强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流动风险源和周边风险企业的监管。推进黄浦江上游水源(金泽)取水泵站及预处理设施工程建设,提高抗风险能力。(二)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水泥气同治”的原则,大力提升污水和污泥处理处置效能。实施竹园污水处理厂四期、泰和污水处理厂扩建、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扩建三期工程建设,完成郊区海滨污水处理厂、临港污水处理厂二期、松江污水处理厂、松西污水处理厂、安亭污水处理厂三期、长兴污水处理厂、陈家镇污水处理厂等扩建工程,提升污水处理能力51万立方米/日。启动建设竹园—白龙港、竹园—石洞口污水连通管工程及污水收集管网完善工程。结合竹园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实施竹园四期污泥干化工程,推进嘉定污泥独立焚烧处置设施建设,新增污泥处理规模140吨干物质/日。

上海市重大规划

3,上海成为水质型缺水城市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采取的对策有什么

主要原因水质污染,对策有保护水质、节约用水。
上海水资源总量充沛,但水体污染严重,属于水质性缺水城市;我们应该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科学用水,节约用水。

上海成为水质型缺水城市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采取的对策有什么

4,上海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18修正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提高饮用水水源水质,保证饮用水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前款所称的饮用水水源,是指向自来水供水企业提供原水的地表水水源。包括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水源、青草沙饮用水水源、陈行饮用水水源、崇明东风西沙饮用水水源和其他饮用水水源。第三条 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饮用水水源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饮用水水源保护的投入,合理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采取措施推进本市集约化供水进程,促进经济建设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协调发展。  市和区人民政府对本辖区范围内饮用水水源的水环境质量负责。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纳入市和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考核评价范围。第四条 上海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环保部门”)负责对全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区环保部门”)负责本辖区范围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  港口、海事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防止码头、船舶污染饮用水水源的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水务、规划国土资源、卫生、农业、林业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有关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饮用水水源环境质量以及保护饮用水水源相关设施的义务,对污染饮用水水源、破坏饮用水水源保护设施的行为,有权向环保等有关部门举报。  对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市或者区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第六条 本市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生态补偿制度。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等相关制度,促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协调发展。具体办法由市发展改革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财政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第七条 本市建立与太湖流域、长江流域有关省市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协调合作机制。市环保、水务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与太湖流域、长江流域的管理机构以及有关省市相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协调做好本市饮用水水源的污染防治工作。第二章 饮用水水源保护第八条 市环保部门应当会同市发展改革、水务、卫生、规划国土资源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水环境功能区划,组织编制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第九条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并可视实际保护需要,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划定一定范围的准保护区。  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水源、青草沙饮用水水源、陈行饮用水水源、崇明东风西沙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的划定和调整,由市环保部门会同市发展改革、水务、卫生、港口、海事、规划国土资源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相关区人民政府提出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其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的划定和调整,由区人民政府提出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的划定应当符合有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第十条 市或者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各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界标,并在显著位置设立警示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移动或者损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界标和警示标志。第十一条 除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水源外,本市对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实行封闭式管理。  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下列活动:  (一)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二)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  (三)船舶航行、停泊、装卸,但在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按照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可以航行的除外;  (四)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  (五)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一切活动。  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已经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市或者区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或者关闭。

5,根据资料对上海水资源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这说明:上海水资源总量充沛,但水体污染严重,属于水质型缺水城市。建议是: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科学用水,节约用水。 刚看到你这个提问,这是标准答案的,望采纳,谢谢!~

6,我国七大流域管理机构以及管理范围是什么

我国划分为七大流域即珠江流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和太湖流域。七大流域管理机构以及管理范围是:1、太湖流域管理局: 中国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 协调开发、 统一调度和工程管理的专职机构,属水利部派出机构,驻地上海市。1927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太湖流域水利工程处,1929年撤销。同年成立太湖流域水利委员会,1935年并入扬子江水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成立太湖工程处,1955年并入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1963年成立太湖水利局,1966年后撤销。1984年成立太湖流域管理局,曹士杰任局长。 管理局主要任务是: ①编制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②调解处理流域内省与省(直辖市)和各部门之间的水利矛盾; ③负责流域内主要河流的防汛调度和水源分配调度工作,统一管理跨省(直辖市)主要河流和水利工程; ④负责水质监测工作,对水污染防治进行监督管理; ⑤代水利部管理流域内中央直属水利建设项目,代部审批或审查地方水利规划和工程设计。 太湖流域管理局成立后,主要进行太湖流域治理规划,太浦河、望虞河工程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同时进行流域内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工作。2、海河水利委员会: 中国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协调开发、统一调度和河道管理的专职机构,属水利部的派出机构,驻地天津市。1918年在天津成立顺直水利委员会,其任务是整治直隶省(现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河道,1928年改组为华北水利委员会。“七七”事变前,华北水利委员会由天津内迁,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迁返原地,组建华北水利工程总局。1948年10月华北解放区宣布成立华北水利委员会。1950年华北水利委员会改名华北水利工程总局,1953年撤销。1979年成立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陈实为主任。   海河水利委员会下设漳卫南运河管理局、海河下游管理局、引滦工程管理局,并代管水利部天津勘测设计院。 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 ①编制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②调解处理流域内省与省(市)和各部门之间的水利矛盾; ③负责流域内主要江河的防汛调度和水源分配调度工作,统一管理跨省主要河流和枢纽工程; ④负责水质监测工作,对水污染防治进行监督管理; ⑤代水利部管理流域内中央直属水利建设项目,代部审批或审查地方水利规划和工程设计。 海河水利委员会成立后,完成了海河流域补充规划,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工程初步设计,华北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研究以及引黄入淀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北段的前期工作。会刊为《海河水利》。3、淮河水利委员会 :是水利部在淮河流域和胶东半岛范围内的派出机构,国家授权其在上述范围内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能。负责流域的综合治理,开发管理具有控制性的重要水工程,搞好规划、管理、协调、监督、服务,促进江河治理和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负责《水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制订流域性的政策和法规。组织制订淮河流域综合水利发展战略规划和中长期计划。会同有关部门和有关省人民政府编制流域综合规划和有关的专业规划,规划批准后负责监督实施。统一管理流域水资源,负责组织流域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查评价。制订流域内跨省水长期供求计划和水量分配方案,并负责监督管理,依照有关规定管理取水许可,对流域水资源保护实施监督管理。统一管理本流域河流、湖泊、河口、滩涂,根据国家授权,负责管理重要河段的河道,负责有关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的审查。制订本流域防御洪水方案,负责审查跨省河流的防御洪水方案。协调本流域防汛抗旱日常工作, 指导流域内蓄滞洪区的安全和建设。协调处理部门间和省间的水事纠纷。组织本流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的预防、监督和综合治理,指导地方水土保持工作。审查流域内中央直属直供工程及地方合资建设工程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和初步设计。编制流域内中央水利投资的年度建议计划,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负责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组织建设并负责管理具有控制性的或跨省重要水工程。指导流域内地方农村水利、城市水利、水利工程管理、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工作。承担部授权与交办的其他事宜。4、松辽水利委员会: 中国松花江和辽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协调开发、统一调度和工程管理的专职机构,属水利部派出机构,驻地吉林省长春市。1982年10月成立水利电力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与水利电力部东北勘测设计院合署办公,王志民任主任。1984年3月,松花江水系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入松辽水利委员会,成立松辽水资源保护局,受水利电力部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双重领导。1988年机构调整,改称为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 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 ①编制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②调解处理流域内省与省(自治区)和各部门之间的水利矛盾; ③负责流域内主要江河的防汛调度和水源分配调度工作,统一管理跨省和自治区的主要河流和水利工程; ④代水利部管理流域内中央直属水利建设项目,代部审批或审查地方水利规划和工程设计; ⑤负责水质监测工作,对水污染防治进行监督管理。 松辽水利委员会成立后,进行了松花江流域规划、辽河流域规划、松辽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鸭绿江、图们江干流规划。此外,还完成了东北地区大型水电站的设计任务。出版物有《东北水利水电》。5、珠江水利委员会 :中国珠江流域内水资源综合规划、协调开发、统一调度的专职机构,属水利部的派出机构,驻地广东省广州市。1937年成立珠江水利局,为珠江流域性机构,1938年广州沦陷前内迁。抗日战争胜利后,珠江水利局迁回广州,并于1947年改称珠江水利工程总局,1953年撤销。1956年水利部成立广州水利勘测设计院和珠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为直属水利部的珠江流域性机构,1958年撤销。1979年成立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刘兆伦任主任。 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 ①编制和修订珠江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②负责流域内主要江河防汛和水资源分配调度; ③承担流域内重点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和控制运用; ④负责水质监测工作,对水污染防治进行监督管理; ⑤代水利部管理流域内中央直属水利建设项目,并代部审批或审查地方水利规划和工程设计。 1979年珠江水利委员会成立后,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整理、贮存等基本工作,编制了珠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进行了珠江入海口──磨刀门口门的治理与开发,完成了澳门供水、飞来峡水利枢纽、北江大堤加固等规划设计工作。会刊为《人民珠江》。6、长江水利委员会: 中国长江流域内水资源综合规划、协调开发、统一调度的专职机构,属水利部的派出机构,驻地湖北省武汉市。   长江流域性机构始建于1922年,名扬子江水道讨论委员会,1928年改名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1935年与太湖流域水利委员会等单位合并为扬子江水利委员会,1947年改名长江水利工程总局。1950年成立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林一山 任主任。委员会下设上、中、下游三个工程局及太湖、洞庭湖、荆江三个工程处,负责全江规划、设计、科研、管理工作。1954年大水后,为了协调各部门、各地区间的关系,并集中力量进行流域综合规划工作,国务院于1956年决定将长江水利委员会下属各局、处并入会本部,改为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属国务院建制,业务工作由水利部管理。1982年底,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直属水利电力部(后为水利部),同时使用水利电力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名称。1989年起,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的名称停止使用。长江水利委员会下设长江水源保护局、长江科学院、长江职工大学、长江水利水电学校等单位。 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 ①编制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②调解处理流域内省与省和各部门之间的水利矛盾; ③编制修订中、下游地区和重点支流 河道整治 规划; ④受水利部委托负责长江干流 防汛 调度工作; ⑤承担长江干支流大型 水利枢纽 工程的勘测、设计和科研工作; ⑥负责南水北调中线方案规划(见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 ); ⑦负责水质监测工作,对水污染防治进行监督管理; ⑧代水利部管理流域内中央直属水利建设项目,代部审批或审查地方水利规划和工程设计。 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后,完成了大量的规划设计工作,主要有: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长江主要支流规划和丹江口、隔河岩、彭水等大型水库的规划设计,并完成了 葛洲坝水利枢纽 工程的设计工作。会刊为《人民长江》。7、黄河水利委员会:中国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协调开发、统一调度和河道管理的专职机构,属水利部的派出机构,驻地河南郑州市。   中国历代都有负责治河的河官,但都是在黄河下游做修防工作,没有统一的治河机构。1933年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掌握黄河干支流兴利防患事务”,李仪祉任委员长。1947年改名黄河水利工程总局,隶属中华民国水利部。1946年,冀、鲁、豫解放区人民政府建立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 王化云 任主任。1949年经调整后改称黄河水利委员会,下设山东和河南黄河河务局、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规划设计院、黄河中游治理局和水利科学研究所、引黄灌溉试验站等,成为全流域的水利机构。 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 ①负责黄河中下游重点枢纽及两岸堤防河道的管理、维修、加固,受水利部委托负责 防洪调度 和 防汛 抢险; ②编制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③调解处理流域内省与省和各部门之间的水利矛盾,调配下游引黄灌区引水量; ④负责黄河中游 水土流失 区治理,开展 水土保持 工作; ⑤负责水质监测工作,对水污染防治进行监督管理; ⑥代水利部管理流域内中央直属水利建设项目,并代部审批或审查流域内地方水利规划和工程设计。   1946年以来,对黄河下游堤防进行了三次全面的加高加固,开辟了东平湖、北金堤滞洪区,使黄河下游防洪体系初具规模,兴建了干支流水库,开辟了下游两岸引黄灌区,治理中游水土流失面积10万km 。同时,对全流域进行了系统的水文观测和大量试验研究及勘测设计工作,先后编制了黄河流域规划、黄河中游多沙支流治理规划、黄河下游防洪规划和黄河口整治规划等。会刊为《人民黄河》。出版物还有《中国水土保持》。
文章TAG:上海上海市水资源水资源保护规划上海市水资源保护规划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