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机构就是平台公司(非开发区独自控股,而是包括其他国有股东方的混合型平台公司)晋城市园区开发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通过与管委会建立契约型政企合作关系,实行市场化运作,成为一个区域内综合业务的主要提供者。
2020年9月15日,武汉市出台《关于推进全市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提出按照“大部制、扁平化、市场化”原则推进开发区内设机构改革,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优化管委会职能,建立去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加强开发区经济发展职能,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开发运营职能;支持开发区建立市场化开发运营机制,由专业运营主体负责区域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投融资、专业服务等工作。鼓励开发区运营主体根据发展需要实施开放性市场化重组,积极引进外来资本开发运营特色产业园区。
2020年,《沈阳市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发布,方案明确,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市场化运营改革、创新运行管理模式是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开发区要成立国有控股的运营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与管委会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承担园区开发建设、招商引资、投资运营、专业化服务等功能。
以沈阳永安经开区为例,其基于落实《方案》关于“推进市场化运营改革”的工作要求,切实履行好“统筹全区项目引进与建设”工作职能,充分发挥辽宁永安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永安经开区平台公司)企业化、市场化运营优势,沈阳永安经开区全面推行“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营模式:
一是明确管委会与平台公司关系。永安发展主要围绕永安经开区的开发建设开展招商引资、基础设施配套、投资融资、项目建设等业务,接受管委会的业务指导和绩效考核。管委会代表区政府以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向永安发展下达招商引资及基础设施配套等工作任务。
二是完善体制机制架构。管委会对照履行“统筹全区项目引进与建设”工作职能,调整内设机构设置,增加招商引资、项目服务科室,增设专业招商局,缩减非核心职能机构,在全区选聘优秀体制内人员进入开发区,增强工作力量,为全面承接工作任务打好基础,并成立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两个子公司全面承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业务。
10,山东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体制
,2019年《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印发,开始积极推行“党工委(管委会)+”体制:开发区实行“党工委(管委会)+公司(基金、行业协会、理事会等)”的管理体制,以及积极探索公司化或法定机构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意见》提出,推动管委会瘦身强体,管委会聚焦主责主业,积极稳妥推进“两剥离、一加强”: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实行属地管理;剥离开发运营职能,交由市场主体承担;加强落实发展规划、推动政策落地、协调服务企业、促进产业发展等经济管理职能。
此外,开发区管委会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整合归并内设机构,实行“大部门、扁平化”管理,建立更加符合开发区发展需要的组织架构。
3. 闵行区区府办副主任
1992年9月26日,国务院决定撤销上海县和原闵行区,建立新的闵行区,以原上海县和闵行区的行政区域为新闵行区的行政区域。
闵行区地域原属上海县,上海县始设于蒙元时期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
秦、西汉时闵行区地域半数面积位于海平面以下,其余部分分属会稽郡娄县/海盐县。
东汉、三国、两晋时闵行区地域仍半数面积位于海平面以下,其余部分分属扬州吴郡娄县/海盐县。
隋时闵行区地域已基本全部露出海面,此时属吴郡昆山县。
唐时闵行区地域属江南东道苏州华亭县。
北宋时闵行区地域属两浙路秀州华亭县。
南宋时闵行区地域属两浙西路嘉兴府华亭县。
蒙元时期在江南行省设置松江府,在松江府下设上海县,此时上海县约相当于目前的闵行区加上老市区,县城位于今黄浦区境内。
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年),上海县境内某处始有敏行之称,明朝正德七年(1512年)该处改称闵行(今闵行区南部靠近奉贤区处)。
满清时期,上海县属江苏省松江府。
中华民国时期,1914年上海县隶属江苏省沪海道,1927年7月7日,上海县境内的东北部被割出并升级为上海特别市(即后来所谓的老市区各区),其余部分保留为上海县。成立之初上海县治所未迁移,暂寄居上海市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