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金山区 > 上海市人口十三五规划全文,十三五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上海市人口十三五规划全文,十三五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6-27 01:16:49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1,十三五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保持经济增长;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调整优化产业结构;4、推动创新驱动发展;5、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6、改革体制机制;7、推动协调发展;8、加强生态文明建设;9、保障和改善民生;10、推进扶贫开发。
“十三五”规划主要内容: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十三五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上海多少人口

为了摸清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数量、构成以及居住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研究未来人口状况的发展趋势,为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本市于2005年11月1日进行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这次调查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最终样本单位为调查小区。本市调查的样本量为53万人,约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在市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调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抽样调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工作。目前调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 一、常住人口 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1778万人,与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137万人,增长8.35%;年平均增加27.4万人,年平均增长1.62%;其中,外来常住人口为438万人,占24.63%。 二、自然变动 本市常住人口的出生数为12.39万人,出生率为7.04‰;死亡人口为10.7万人,死亡率为6.08‰;本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6‰。其中,本市户籍人口的出生率为6.08‰;死亡率为7.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6‰,连续第13年保持负增长。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893万人,占总人口的50.22%;女性为885万人,占总人口的49.78%。性别比为100.90(以女性为100)。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58万人,占总人口的8.88%;15-64岁的人口为1408万人,占总人口的79.1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12万人,占总人口的11.94%。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3.3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48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762万人,占总人口的99.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6万人,占总人口的0.9%。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32万人,增长了8.1%;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6万人,增长了60%。 六、受教育程度 全市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1719万人,其中,具有大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占8.78%,大专程度的人口占9.31%,高中程度的人口占24.84%,初中程度的人口占35.78%,小学程度的人口15.82%。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大学及以上程度人口的比重提高了3.34个百分点,大专比重提高了3.4个百分点,高中比重提高了0.95个百分点,初中比重减少了2.43个百分点,小学比重减少了3.83个百分点。 七、家庭户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户627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667万人,集体户人口为11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6人,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减少了0.14人。 八、城乡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584万人(注1),占总人口的89.0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194万人,占总人口的10.91%。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9个百分点。
1800万,一楼就知道复制
1800万了 楼上太啰嗦

上海有多少人口

3,上海目前一共有多少人口阿

2015年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27万
2006年3月17日 为了摸清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数量、构成以及居住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研究未来人口状况的发展趋势,为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本市于2005年11月1日进行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这次调查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最终样本单位为调查小区。本市调查的样本量为53万人,约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在市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调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抽样调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工作。目前调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 一、常住人口 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1778万人,与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137万人,增长8.35%;年平均增加27.4万人,年平孩窢粉喝莠估疯台弗郡均增长1.62%;其中,外来常住人口为438万人,占24.63%。 二、自然变动 本市常住人口的出生数为12.39万人,出生率为7.04‰;死亡人口为10.7万人,死亡率为6.08‰;本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6‰。其中,本市户籍人口的出生率为6.08‰;死亡率为7.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6‰,连续第13年保持负增长。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893万人,占总人口的50.22%;女性为885万人,占总人口的49.78%。性别比为100.90(以女性为100)。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58万人,占总人口的8.88%;15-64岁的人口为1408万人,占总人口的79.1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12万人,占总人口的11.94%。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3.3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48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762万人,占总人口的99.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6万人,占总人口的0.9%。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32万人,增长了8.1%;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6万人,增长了60%。 六、受教育程度 全市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1719万人,其中,具有大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占8.78%,大专程度的人口占9.31%,高中程度的人口占24.84%,初中程度的人口占35.78%,小学程度的人口15.82%。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大学及以上程度人口的比重提高了3.34个百分点,大专比重提高了3.4个百分点,高中比重提高了0.95个百分点,初中比重减少了2.43个百分点,小学比重减少了3.83个百分点。 七、家庭户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户627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667万人,集体户人口为11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6人,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减少了0.14人。 八、城乡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584万人(注1),占总人口的89.0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194万人,占总人口的10.91%。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9个百分点。

上海目前一共有多少人口阿

4,上海到底有多少人口

1、总人口。上海常住人口为1625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1万人,增长幅度为0.68 %;户籍人口1334万人;外来人口291万人。2、人口自然增长。上海常住人口出生8.8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7万人;出生率5.4‰,比上年同期上升0.4个千分点。户籍人口出生6.2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4万人;出生率4.7‰,比上年同期上升0.3个千分点。外来流动人口出生2.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3万人。其中,外来婚嫁上海的出生人数0.9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05万人,增加幅度为5%。婚嫁出生数占外来人口出生数的37%,占户籍和婚嫁出生总数的13.4%。2002年,上海常住人口死亡9.7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常住人口死亡率为6.0‰。户籍人口死亡9.7万人,死亡率7.3‰,比上年上升0.2个千分点。2002年,上海常住人口自然增长数为-0.9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6‰,比上年同期上升0.2个千分点;户籍人口自然增长数为-3.5万人,自然增长率为-2.6‰,比上年同期上升0.1个千分点。
记得2000年左右的人口普查是总人口1800万左右。常住人口1300万。流动人口500万。
流动人口很多,不太好算
1、总人口。上海常住人口为1625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1万人,增长幅度为0.68 %;户籍人口1334万人;外来人口291万人。 2、人口自然增长。上海常住人口出生8.8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7万人;出生率5.4‰,比上年同期上升0.4个千分点。户籍人口出生6.2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4万人;出生率4.7‰,比上年同期上升0.3个千分点。外来流动人口出生2.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3万人。其中,外来婚嫁上海的出生人数0.9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05万人,增加幅度为5%。婚嫁出生数占外来人口出生数的37%,占户籍和婚嫁出生总数的13.4%。 2002年,上海常住人口死亡9.7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常住人口死亡率为6.0‰。户籍人口死亡9.7万人,死亡率7.3‰,比上年上升0.2个千分点。 2002年,上海常住人口自然增长数为-0.9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6‰,比上年同期上升0.2个千分点;户籍人口自然增长数为-3.5万人,自然增长率为-2.6‰,比上年同期上升0.1个千分点。 参考资料: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形势报告
上海总人口1700多万,市内人口大约为700万,其它地区1000万左右,流动人口800万左右!
上海常住人口结束十年负增长 人口总量上升 本报记者昨日从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情况驻沪领馆通报会上获悉,2004年上海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零增长,当年常住人口出生人数为10.29万。 上海1994年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首先在全国出现1.2‰的负增长。之所以改变十年来的常住人口负增长,原因之一是人口出生数量的上升缘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上海市进入生育旺龄的育龄妇女逐年增加,自2000年以来每年增加5.5万人;婚嫁到上海的外省市妇女生育人数也有所增加,2004年当地婚嫁出生1.39万人,比上年增长50%。据预测,2006年起,上海出生人口总量出现明显上升趋势,到2009年当地常住人口出生人数总量约在16万人左右。上海市计生委表示,继续推进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将是目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上海城市人口承载量正是编制之中的“十一五人口规划”的“重头戏”。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彭希哲认为,婚嫁至上海的外省市妇女人数的增加,从市场规律印证着经济学的“推”和“拉”概念,即原居住地发展机会相对较少,就形成对一部分人口的“推力”,这部分人口向何处迁移呢?哪里的发展机会多,哪里就具备“拉力”。 而早先不同方面对上海人口承载力的结论不一而足,有2200万人之论,也有3000万人之说。 彭希哲认为,城市的人口承载力是一个相对、灵活的概念,一个城市能容纳多少人,可以从资源、土地面积等不同角度得出结论。不同的城市,人口数有大有小,难以有相同的标准。在上海现有条件下对人口承载力进行推算,1000万人还是3000万人,在于希望上海是个怎样的城市。目前上海周边城市的人口容积在1000万左右,城市基础的“个头”已经较高,而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心,人口容积过小,其中心位置也是站不住的。 若以目前上海“四个中心”的定位来看人口承载力,较优的数字应在2000万~2200万人较为合适。这是在最优人口概念下,上海人生活比较舒适,环境未产生过度拥挤,有能力自洁自净。另一个方面,从上海在整个长三角中的地位来看,成为“四个中心”,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需要建立多种要素市场,成为人才高地,相应对人才的容纳就需要较大体量。 上海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研究员郁鸿胜表示,研究上海城市人口承载力或规模应联系周边城市,甚至要跳出长三角区域。上海城市人口承载能力“究竟是1500万、2000万抑或3000万”,应由未来的产业结构决定其人口规模,当下对人数作出定论难免“仓促、贸然”。
文章TAG:上海上海市上海市人口海市上海市人口十三五规划全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