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金山区 > 天气预报24小时详情下雨,天气预报中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多少毫米以下

天气预报24小时详情下雨,天气预报中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多少毫米以下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3-20 03:19:34 编辑:大上海生活 手机版

1,天气预报中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多少毫米以下

25

天气预报中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多少毫米以下

2,大雨24小时的降水量是几毫米

一般指日(24小时)降水量为25-49.9毫米的降雨。 请采纳。

大雨24小时的降水量是几毫米

3,中雨大雨各代表多大降水量

中雨一种常见的天气,科学定义为24小时内降水量为10~24.9毫米;12小时内降水量为5~15毫米;1小时内降水量为2.6~8毫米的雨,各个气候带都有的一种天气现象。大雨一般指日(24小时)降水量为25-49.9毫米的降雨或者1小时降水量为8.1~16.0毫米的雨。

中雨大雨各代表多大降水量

4,一般规定24小时降水量达到多少称为暴雨

50~100毫米。24小时内,小于10毫米为小雨,10~30毫米为中雨,30~50毫米为大雨,50~100毫米为暴雨,100~200毫米为大暴雨,200毫米及以上为特大暴雨.
气象部门为做好暴雨分析和服务,规定24小时降水量达50—100毫米(含50毫米)及以上为暴雨,100—200毫米(含100毫米)以上为大暴雨,200毫米及以上为特大暴雨。

5,降雨量通常以多少毫米计算请给我详细讲下这概念谢谢 搜

气象预报把下雨、下雪都叫做降水,降水的多少叫降水量,表示降水量的单位通常用毫米。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水深1毫米。   1毫米降水落到田地里有多少呢,每亩地面积是666.7平方米,因此,1毫米降水量就等于每亩地里增加0.667立方米的水。每立方米的水是1000公斤,这样,1毫米降水量也就等于向每亩地浇了约650公斤水。据测定,降5毫米的雨,可使旱地浸透3厘米~6厘米。   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中小雨、中雨、暴雨等专业术语,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不超过10毫米的雨,小到中雨为5毫米~16.9毫米,中雨为10毫米~24.9毫米,中到大雨为17毫米~37.9毫米,大雨为25毫米~49.9毫米,大到暴雨为38毫米~74.9毫米。24小时内雨量超过50毫米的称为暴雨,超过100毫米的称为大暴雨,超过25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在天气预报用语中,不同的说法有不同的含义。比如,“零星小雨”指降水时间很短,降水量不超过0.1毫米。“有时有小雨”意即天气阴沉,有时会有短时降水出现。“阵雨”指的是在夏季降水开始和终止都很突然,一阵大,一阵小,雨量较大。“雷阵雨”则是指下阵雨时伴着雷鸣电闪。“局部地区有雨”指小范围地区有降水发生,分布没有规律。    虹吸式雨量计对于降雪量,在气象上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它与降雨量的标准截然不同。雪量是根据气象观测者,用一定标准的容器,将收集到的雪融化后测量出的量度。气象上对于雪量有严格的规范。如同降雨量一样,是指一定时间内所降的雪量,有24小时和12小时的不同标准。在天气预报中通常是预报白天或夜间的天气,这主要是指12小时的降水量,   各等基降雪量的标准:   零星小雪是指有量降雪量但小于0.1毫米;   小雪:大于等于0.1毫米,小于0.25毫米;   中雪:大于等于0.25毫米,小于3.0毫米;   大雪: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5.0毫米;   暴雪:降雪量大于等于5.0毫米。   降雪量是指将雪转化成等量的水的深度,与积雪厚度可按照1:15的比例换算。如此计算,97.7毫米降雪量约为1.5米厚的积雪。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目前,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的直径一般为20厘米,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它与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了。 中国气象局规定:24小时内的降雨量称之为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称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暴雨为50.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0-250.0毫米,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少数地区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另有规定。例如,多雨的广东,日雨量80毫米以上称暴雨;少雨的陕西延安地区,日雨量达到30毫米以上就称为暴雨。 如果你手边没有雨量筒,那也不用担心,利用一些常见的器皿,你完全可以自制一个,效果也相当不错。取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一次性塑料或纸制碗(可选用大小合适的方便面纸碗),在其底部凿一比玉米粒稍大的小洞,然后将碗放在一个无盖的罐子上。罐内有一玻璃瓶,瓶口与碗底的小洞相接。简易雨量筒就做好了。简易雨量筒做好后,便可将它放在离地70厘米高处(筒口距地面的距离)承接雨水。雨停后,用秤称出瓶中的水重,30克水即相当于1毫米的降雨量。 笑望采纳,谢谢!

6,天气预报里把降水分为哪几个级别

24小时降水预报等级共分12级,不同等级的降水分别对应一定的降水量,其中,零星小雨、毛毛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在0.1毫米以下的降水,小雨、阵雨、雷阵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在0.1~9.9毫米的降水,以此类推,小雨~中雨对应5.0~16.9毫米,中雨对应10.0~24.9毫米,中雨~大雨对应17.0~37.9毫米,大雨对应25.0~49.9毫米,大雨~暴雨对应38.0~74.9毫米,暴雨对应50.0~99.9毫米,暴雨~大暴雨对应75.0~174.9毫米,大暴雨对应100.0~250.0毫米,大暴雨~特大暴雨对应175.0~300.0毫米,特大暴雨对应250.0毫米以上的降水。不难发现,同样是24小时内降水量在0.1~9.9毫米的降水,可以有小雨、阵雨、雷阵雨三种不同的说法,这不同的说法主要取决于降水的性质。另外,降水等级不是降水率。因此,如果24小时内均匀地下了25毫米的雨,天气预报上会说这是大雨。但如果24小时内只在某1~2小时有20毫米的强降水,即使降水时雨势再强,这也只是中雨。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那就是这24小时的降水量在气象上是有专门的时间作为界限的:每天的20时到第二天20时为气象上的一个降水日。因此,如果从今天下午到明天早上会有50毫米的降水,但由于这50毫米的降水被20时分成了两段,因此,天气预报的日降水量不会发布暴雨。但作为整个降水过程的预报描述,在对外服务中,可以把从下午到明天的降水量一起考虑,此时可以发布暴雨预报。
降水量强度 降水量强度分级如下表所示, 等 级 12h降水总量 (mm) 24h降水总量 (mm) 小 雨 0.0~5.0 0.0~10.0 中 雨 1.1~15.0 10.1~25.0 大 雨 15.1~30.0 25.1~50.0 暴 雨 30.1~70.0 50.1~100.0 大 暴 雨 70.1~140.0 100.1~200.0 特大骤雨
小雨:雨点清晰可见, 没漂浮现象;下地不四溅;洼地积 水很慢;屋上雨声微弱,屋檐只有滴水;12小时内 降水量小于 5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小于10mm的降雨 过程。中雨: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硬地四溅;洼地积水 较快;屋顶有沙沙雨声;12小时内降水量 5~15mm 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25mm的降雨过程。大雨:雨降如倾盆,模糊成片;洼地积水极快;屋顶有哗哗雨声;12小时内降水量15~30mm或24小时内降水 量25~50mm的降雨过程。暴雨:凡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50mm的降雨过程统称为暴雨。 根据暴雨的强度可分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三种。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30~7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 50~99.9mm的降雨过程。 大暴雨: 12小时内降水量70~140 mm或24小时内降 水量100~249.9mm的降雨过程。 特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大于140 mm或24小时内 降水量大于250mm的降雨过程。---以下为雪---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mm(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 下同)或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过程。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0~3.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 2.5 ~5.0mm或积雪深度达3CM的降雪过程。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0~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 5.0 ~10.0mm或积雪深度达5CM的降雪过程。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 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 10.0mm或积雪深度达8CM的降雪过程。
24小时降水预报等级共分12级,不同等级的降水分别对应一定的降水量,其中,零星小雨、毛毛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在0.1毫米以下的降水,小雨、阵雨、雷阵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在0.1~9.9毫米的降水,以此类推,小雨~中雨对应5.0~16.9毫米,中雨对应10.0~24.9毫米,中雨~大雨对应17.0~37.9毫米,大雨对应25.0~49.9毫米,大雨~暴雨对应38.0~74.9毫米,暴雨对应50.0~99.9毫米,暴雨~大暴雨对应75.0~174.9毫米,大暴雨对应100.0~250.0毫米,大暴雨~特大暴雨对应175.0~300.0毫米,特大暴雨对应250.0毫米以上的降水。  不难发现,同样是24小时内降水量在0.1~9.9毫米的降水,可以有小雨、阵雨、雷阵雨三种不同的说法,这不同的说法主要取决于降水的性质。另外,降水等级不是降水率。因此,如果24小时内均匀地下了25毫米的雨,天气预报上会说这是大雨。但如果24小时内只在某1~2小时有20毫米的强降水,即使降水时雨势再强,这也只是中雨。  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那就是这24小时的降水量在气象上是有专门的时间作为界限的:每天的20时到第二天20时为气象上的一个降水日。因此,如果从今天下午到明天早上会有50毫米的降水,但由于这50毫米的降水被20时分成了两段,因此,天气预报的日降水量不会发布暴雨。但作为整个降水过程的预报描述,在对外服务中,可以把从下午到明天的降水量一起考虑,此时可以发布暴雨预报。

7,天气预报怎么分大雨怎么分的及

天气预报用语规定(一)天气预报分类 天气预报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种。在48h以内为短期,超过48h为中期,半个月以上为长期。通常在广播与电视里播放的都是短期天气预报。 在重大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出现前,各级气象台站还要及时发布“消息”、“报告”、“警报”、“紧急警报”等内容。“消息”---预计某种灾害性天气系统将于两天之后影响本地区,或尚难确定有无重大影响,但对本地区具有威胁时,可先发布“消息”,如“台风消息”等。“报告”---预计两天之内将有某种灾害性天气出现,对本地区有一定影响,可发布“报告”,如“大风报告”、“高温报告”等。“警报”---预计某种灾害性天气系统,两天之内影响本地且危害较大,即发布“警报”,如“台风警报”、“暴雨警报”、“大风警报”等。“紧急警报”---预报24h内受台风影响,近中心最大风力达12级或以上,则发布“台风紧急警报”。对24h内的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影响,也发布相应的紧急警报。(二)天空状况 天空状况是以天空云量多少和阳光强弱来决定的,分晴天、少云、多云、阴天四种情况。晴天:天空无云,或有中、低云量不到1成,高云量在4成以下。少云:天空中有1成~3成的中、低云层,或有4成~5成的高云。多云:天空中有4成~7成的中、低云层,或有6 成~l0成的高云。阴天:天空阴暗,密布云层,或稍有云隙,而仍感到阴暗。(三)降水量强度 降水量强度分级如下表所示。 等 级 12h降水总量 (mm) 24h降水总量 (mm) 小 雨 0.0~5.0 0.0~10.0 中 雨 1.1~15.0 10.1~25.0 大 雨 15.1~30.0 25.1~50.0 暴 雨 30.1~70.0 50.1~100.0 大 暴 雨 70.1~140.0 100.1~200.0 特大暴雨 〉140.0 〉200.0 (四)降雪量强度 降雪量强度分级如下表所示。等 级 12h降雪总量 (mm) 24h降雪总量 (mm) 小 雪 0.0~1.0 0.0~2.5 中 雪 1.1~3.0 2.6~5.0 大 雪 〉3.0 〉5.0 注:降雪量与降水量的换算:l0mm厚雪等于1mm降水量(五)风力 风力等级划分如下表所示。风力等级(Km/h) 陆地地面物体征象 相当风速(m / s)0 静,烟直上 0~0.21 烟能表示风向,树叶略有摇动 0.3~1.5 2 人面感觉有风,树叶微响,旗子开始票动,高的草开始摇动 1.6~3.33 树叶及微枝摇动不息,旗子展开,高的草摇动不息 3.4~5.4 4 能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树枝动摇。高的草呈波浪起伏 5.5~7.95 有叶的小树摇摆,内陆水面有小波。高的草波浪起伏明显 8.0~10.76 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举伞困难。高的草不时倾伏于地 10.8~13.87 全树摇动,到树枝弯下来,迎风步行感觉不便 13.9~17.18 微枝折毁,人向前行感觉阻力甚大 1.72~20.7 9 草房遭受破坏,屋瓦被掀起,大树枝可折断 20.8~24.410 树木可被吹倒,一般建筑物遭破坏 24.5~28.411 陆上少见,树木可被吹倒,一般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 28.5~32.612 陆上绝少,其摧毁力极大 32.7~36.96 (六)降水强度判断方法(供参考)(l)徽雨:降水数滴,对野外工作无影响。(2)小雨:雨点清晰可辨,下到地面石扳上或屋瓦上不四溅,地面泥水浅洼形成很慢,降雨开始后至少两分钟以上才能完全滴湿石板或屋瓦,屋上雨声缓和,屋檐只有滴水。(3)中雨: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在硬地或屋瓦上即四溅,水洼泥潭形成很快,屋上有淅淅沙沙的雨声。(4)大雨和暴雨:雨水如倾盆,平视空间模糊成片,落到屋瓦或硬地时,四溅高达数寸。水潭形成极快,能见度大减,屋顶上有哗哗喧闹声。(七)连续阴雨天气以及我国主要的连续阴雨1.连续阴雨天气 连续阴雨天气指连续3d以上的阴雨现象。降水强度可以是小雨、中雨,也可以是大雨或暴雨。 连续阴雨天气过程,是在大范围天气形势稳定和水汽来源充沛的情况下,产生降水的天气系统在某一地区停滞或连续地重复出现而造成的。它主要发生在副热带高压北侧暖湿空气与西风带中的冷空气相交绥的地带。2.我国主要的连续阴雨天气 (l)春季连续阴雨:当乌拉尔附近出现阻塞高压,其下游为平直的西风环流,不断地有小槽从高原东移,带下一股股冷空气侵入长江以南地区,同时西太平洋高压或南海高压稳定在海上,华南维持西南暖湿气流,在这种环流形势下,出现春季低温连续阴雨天气过程。 (2)初夏江淮流域梅雨:初夏产生在江淮流域雨期较长的连续阴雨天气,即梅雨。梅雨由冷暖空气长期在该地区交绥,导致锋面或气旋的频繁活动所致。 (3)秋季长江中下游连续阴雨:每年秋季9月~11月,西风带开始南移,副热带高压也逐渐南退,与此同时,长江中下游出现连续阴雨的天气。 (4)秋季西南地区连续阴雨:秋季,在长江中下游出现连续阴雨的同时,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和云南东部地区,一般也出现连续阴雨天气,从9月中旬开始到l0月下旬才告结束。 (5)西北地区东南部秋季连续阴雨:西北地区东南部9月和l0月也是多雨季节,常出现连续阴雨天气,一般以小雨为主,有时亦出现大雨或暴雨。(八)降雨类型 按气流对流运动对降雨的影响,降雨可分为气旋雨、地形雨、对流雨、台风雨四种类型。(1)气旋雨:随着气旋或低压过境而产生的降雨,称为气旋雨,它是我国各季降雨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气旋雨可分为非锋面雨和锋面雨两种。非锋面气旋雨是气流向低压辐合而引起气流上升所致,锋面气旋雨是由锋面上气旋波所产生的。气旋波是低层大气中的一种锋面波动。气旋波发生在温带地区,所以叫温带气旋波,气旋波发展到一定的深度就形成气旋。江淮气旋就是发生在江淮流域及湘赣地区的锋面气旋,在春夏两季出现较多,特别在梅雨期间的六七月份更为活跃,是造成江淮地区暴雨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是温带,属南北气流交会地区,气旋雨极为发达。各地气旋雨所占比率都在60%以上,华中和华北超过80%,即使西北内陆也达70%。我国境内的气旋多发生在高原以东地区。在北方形成的有蒙古气旋、东北低压和黄河气旋。我国气旋生成之后,一般向东北方向移动出海,有名的江南梅雨,就是六七月间的极地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交会于江南地区所造成的。(2)地形雨:当潮湿的气团前进时,遇到高山阻挡,气流被迫缓慢上升,引起绝热降温,发生凝结,这样形成的降雨,称为地形雨。地形雨多降在迎风面的山坡上,背风坡面则因空气下沉引起绝热增温,反使云量消减,降雨减少。地形雨常随着地形高度增高而增加。地形雨如不与对流雨或气旋雨结合,雨势一般不会很强。(3)对流雨:当地面受热,接近地面的空气气温增高,密度变小,于是发生对流,如果空气潮湿,上升的气流便会产生大雨或伴有雷电称为对流雨。对流雨多发生在夏季,范围发展很快,持续时间较短,占年降水量的比例也不大。(4)台风雨:台风雨是热带海洋上的风暴带来的降雨。这种风暴是由异常强大的海洋湿热气团组成的,台风经过之处暴雨狂泻,一次可达数百毫米,有时可达l000mm以上,极易造成灾害。(九)天气预报 电台、电视台每天都有天气预报节目,这里提供一点小常识“今天白天”是指上午8:00到晚上2O:00的12h;“今天夜间”是指2O:00到次日早上8:00的12h。“多云”指云量占40%~70%;“阴”指云量占80%~l00%;“晴”指云量占 l0%~30%。 预报时间没超过12h,是指12h降水量级标准。比如,预报今天白天中午或晚上有雷阵雨,指的是12h内的降水量。如果预报今天白天到夜间有中到大雨,则指的是24h内的降水量。
降雨量:指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以及由水汽凝结成的露、霜等总水量,其单位为mm。 降雨强度:指单位时段内的降雨量。以毫米/分或毫米/时计。我国气象部门一般采用的降雨强度标准为:小雨:12小时内雨量小于5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小于10毫米;中雨:12小时内雨量为5-14.9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12小时内雨量为15-29.9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的定量标准,各地并不一致,视具体情况而定。气象上大致规定暴雨按强度分三级:暴雨:1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30毫米,或24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50毫米;大暴雨:1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70毫米,或24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100毫米;特大暴雨:1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140毫米,或24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250毫米。
文章TAG:天气预报24小时详情下雨天气天气预报预报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