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淮南,在淮南泉山化三建小学和初中读的书,想想离开淮南已40多年了,对淮南的小吃真没什么记忆,在那个贫穷的年代,自己年龄又小,能有什么见识呢。凤台与寿县,一在淮河之北岸,一在淮河之南岸,从汉代开始,有的时期凤台隶属于寿县管辖,有的时期寿县隶属于凤台管辖;有的时期两相对立,随时都可能发生战争;有的时期两心相望,相濡以沫,携手发展,因此自古以来便有“寿凤一家”之说。
1、淮南有多少个县?
淮南市是安徽省的地级市,下辖两个县,一个是寿县,一个是凤台县。这两个县位于淮河中游,属淮南市的西北地区,县城相距约15公里,隔淮相望。先说寿县,寿县的“寿”,源于一句话:“为春申君寿。”春申君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四公子”之一,在他六十大寿的时候,楚考烈王把包括下蔡在内“淮北十二县之地”,作为封地,封给了春申君。
从此,“寿”字作为这里的地名,沿用至今,寿,这个地区,曾是楚国最后的都城,最后一位楚王负刍,在这里殒命;汉初也是淮南国的都城,《淮南子》就是在这里诞生的。在其他的不同历史时期,这里或是县治,或是州治,或是府治、郡治所在地,不论名为“寿春”还是“寿阳”“寿州”,地名基本上都含有一个“寿”字,2015年12月,寿县从安徽省六安市划归淮南市管辖,有21个镇,4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总人口137万,但是全年的GDP只有135亿元人民币,人均产值尚不足1万元人民币,属国家级贫困县。
近年来,全县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役,脱贫步伐加快,据最新信息,寿县有望于2019年底至2020年上半年彻底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实在是可喜可贺,现在来说说凤台县。凤台县古为州来国的都邑,春秋时期成为蔡国最后的都城,秦代置县,名为“下蔡”,凤台与寿县,一在淮河之北岸,一在淮河之南岸,从汉代开始,有的时期凤台隶属于寿县管辖,有的时期寿县隶属于凤台管辖;有的时期两相对立,随时都可能发生战争;有的时期两心相望,相濡以沫,携手发展,因此自古以来便有“寿凤一家”之说。
“凤台”作为一县之名,是在清雍正十年(1732年),才正式出现的,这一年,凤台从寿县划分了出来。如今的凤台县(毛集实验区除外)有12个镇,4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人口约68万,2018年GDP总量为272亿元人民币,人均4万元人民币,在安徽省也是数得着的,凤台县之所以比寿县富庶,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它的地下蕴藏了200多亿吨的煤炭,可开采量在100亿吨以上。
凤台县是全国最大的采煤基地,2018年的煤炭产量是3200万吨,近年来,凤台县坚持煤炭就地转化,产量在持续压减,走上了采煤 火力发电的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寿县和凤台这两个县,构建了淮南市广阔的发展纵深,凤台县的煤电产能优势,在淮南市举足轻重;寿县的县城,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与连绵的八公山脉,共同构建了淮南市的核心旅游文化资源。
2、淮南牛肉汤哪家最好吃?
我出生在淮南,在淮南泉山化三建小学和初中读的书,想想离开淮南已40多年了,对淮南的小吃真没什么记忆,在那个贫穷的年代,自己年龄又小,能有什么见识呢?可唯独对牛肉汤却记忆真切,你要问我哪家最好吃?我肯定不知道,因为自从离开后,我再没机会回去过,你要问我淮南牛肉汤的味道怎么样?那我可以告诉你,世上的美味有千万种,只有淮南的牛肉汤是最好喝的,为什么我说的如此绝对?那是因为我带着情怀,还有一段深深的回忆,
记得那时从家里走到学校必然经过一家牛肉汤馆,具体什么店名记不得了,但记得是回民开的,店里不仅只有牛肉汤,还摊着很大很厚的饼,我们叫它大饼,估计直径有1米,厚度3公分,这种饼我离开后再也没见到过。这家店开在我上学途中的右边,由于没有钱,每次快走到店门口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转到马路的左边经过,这样为的是不嗅到那“可恨”的香气,在整个小学五年到初一,我一共只吃过两回,一次是和从浙江来探亲的爷爷一起吃的,还有一次只买了一块大饼,记得大饼是要称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