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注意到四川方言与湖北黄冈地区的方言,不仅很多发音相似,并且有不少的俗语都是通用的。(约600字,阅读需2分)方言是历史文化的突出表现,因此方言相似的地方,毫无疑问,在文化上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四川方言和湖北黄冈(麻城一带)的方言比较像的重要原因。
1、都说“湖广填四川”,那成都的客家话,也就是土广东到底是属于哪里带过来的语言?
作为一名赣州客家人,同时也是历史爱好者,我在成都读大学时候,到洛带游玩就被当地老人的客家话震惊了,相似度70%以上。后来我又走访了很多地方,包括常去的龙潭寺,附近的三河场二台子,木兰,石板滩,远一些的简阳武庙,三台县,广安,仪陇等等等,有意和当地老人聊天,记住了一些信息:最多:据传来自广东,具体哪里大多不知道了,但是有老人提到梅州,也有提到韶州(韶关)其次:来自江西。
个别能记得来着赣州(虔州),在龙潭寺赶集遇到过几次,再次:来自汀州(今福建长汀上杭一带),在二台子听两位老人提到过。所以结论是:成都周边客家人,大部分来着广东北部-江西南部-福建西南部的客家人聚居区,这里是传统的南迁客家先民居住地,所以能形成相对一致的客家话语区,赣南粤北的丘陵地带,和成都天回山-龙泉山脉一带地形非常相似,包括山里的红土地,很多果树蔬果方便种植,这也能理解为什么很多客家人千里迁徙后,选择到这里安家,直到现在,已经三百年。
2、有人说四川方言和湖北黄冈(麻城一带)的方言比较像,为什么?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约600字,阅读需2分)方言是历史文化的突出表现,因此方言相似的地方,毫无疑问,在文化上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有人注意到四川方言与湖北黄冈地区的方言,不仅很多发音相似,并且有不少的俗语都是通用的,更能说明这两地之间有文化方面你的关联。一个最直接的解释就是,在历史上,两地有过移民往来,
而最大的可能,就是湖北黄冈迁往四川。这就是历史上出名的“湖广迁四川”大规模的“湖广迁四川”在历史上有两次,一次是在元末明初。元代末年,战火四起,元军久攻四川不下,因此每攻下一地,就屠城立威,“军所至,但有发一矢相格者,必尽屠之。”造成四川人口锐减,徐寿辉部下的明玉珍一部攻入四川,并且在四川称雄,明玉珍是湖北随州人,他的部队大部分都是湖北人,等他在四川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称王之后,不少湖北的难民蜂拥而至,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湖北人入川。
正如当时人记:“元季大乱,湖湘之人往往相携入蜀”,第二次“湖广迁四川”的高潮是在明末清初。“张献忠屠蜀”的说法,大家都不陌生,不过这个说法值得慎思,张献忠这个地方一霸,只能尽可能的维护好地方的人口与发展,像刘皇叔一样爱民,才是割据政权正常的表现,屠蜀而令自己成光杆司令,用脚趾头想都不可能。最有可能的是清人污蔑张献忠,掩盖其铁蹄蹂躏蜀中之事,
蜀地经此战乱,又一次人口锐减,清初为了发展农业,鼓励周边省份迁入四川。湖广是最大的人口迁出地,有学者根据《光绪广安州新志》中移民记载而统计出:“湖北黄、麻籍占入广安州人数的26.64%,湖北、湖南合计约占60%,”正是这一次大规模的“湖广迁四川”,使得四川的方言,带上了湖广的味道。这也正是题中所言:四川方言和湖北黄冈(麻城一带)的方言比较像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