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嘉定区 > 陈学军 上海市工商局局长,上海市工商局副局长是不是李明海啊

陈学军 上海市工商局局长,上海市工商局副局长是不是李明海啊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02 06:17:24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上海市工商局副局长是不是李明海啊

不是了,现在在任的分别是:1.陈学军,男,1962年10月生,原籍上海,上海交通大学E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1980年10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分管注册、外资、企管、广告、信息中心、广告监测中心、私协(个协)、广告协会、商标协会;协管财务处。2.乐贵忠,男,1954年9月生,原籍浙江宁波,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党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1972年1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副局长,分管法制、公平交易、基层、检查总队、消保委、档案馆工作。3.徐枫,女,1966年4月出生,原籍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系统工程所系统工学博士。1991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分管市场、消保、合同、投诉中心、经纪人协会、合同信用促进会。

上海市工商局副局长是不是李明海啊

2,上海对于2009应届大学生创业有何优惠政策

创办公司首先需要注册资本,新公司法对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规定为人民币3万元,而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按10万元执行。这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不是个小数目。而上海市工商局公布的8项举措中,第一条就是实行大学生创业注册资本“零首付”,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投资设立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可“零首付”注册,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注册资本。 上海市工商局副局长陈学军表示,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而创业又缺乏必要的资本,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我们对大学生作为投资主体提供了优惠条件。“政策出台后,每个大学生创业企业至少可降低3万元的创业成本。”他还透露,这条规定没有户籍限制,无论是上海本地的大学生,还是在上海高校读书的外地大学生,以及外地来沪创业的大学生,都可以享受优惠。 对毕业两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以及上海市的失业人员、协保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残疾人、城镇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等行政事业费。

上海对于2009应届大学生创业有何优惠政策

3,办事创业一网通办带来哪些便利

到政府办事可不可以像网购一样,点按钮下单就能完成?在上海,这个想法正在变成现实。今年初,上海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力推“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推动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把一网通办作为重要抓手,让群众和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上海市委主要领导强调,要把“一网通办”真正做实,该减的环节减,可调的流程调,串联可改并联的改,切实提升审批效率。“一网通办”的要求和标准正在上海形成,并逐步成为各部门各区的工作模式:一网受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一窗受理,变逐个“找部门”为直接“找政府”“幸福来得太突然!”上海经纬聚商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磊感叹,“以前办新公司,手续至少20多天,现在5天就够。”今年3月31日前,在上海开办企业有7个环节,涉及5个政府部门,至少22天。其中,企业名称预先核准1天,向工商局申请营业执照7天,向公安局申请制作公章许可1天,制作企业公章1天,申领税务发票10天,用工登记1天,社保新进人员登记1天。而且流程是递进的,完成了前一项才能进下一项,办事群众和企业需往返多次,奔波于各个办事部门或窗口。“环节能不能再简化,时间能不能再缩短?”市工商局局长陈学军说,这是大调研中听到最多、最集中的企业呼声。对此,市工商局主动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学习国内外先进做法,着力进行流程再造,于3月31日上线上海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平台。“通过统一政务受理的入口,让企业和群众从逐个找部门,变为直接找政府,一网受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市政府办公厅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改革后,内部审核流程大大缩短,开办企业必须环节减到3个:办工商营业执照、刻企业公章、申领税务发票。工商环节二合一,8天减为3天,制公章并为1天,申领税务发票从10天减到1天,一共只要5天。“看上去少了十几天时间,实质是提高了政府服务意识和能力,结果是大大便利了我们企业。”张磊感慨。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正走进上海各部门、各区。徐帅是浦东新区金桥临港综合区开发有限公司项目经办人。“过去,工程每个环节都得报批,光复印材料就一大堆,前面递交过的材料,后面申报还得再交。”今年1月,临港实施的“一码通”解决了他的烦恼。“提交材料时拿到一个编码,可随时查询审批进展情况,不用再重复提交。”目前,浦东新区企业市场准入区级审批事项中,74个事项实现“网上全程办理”,30个事项实现“网上办理,窗口只跑一次”。重点在“通”,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一网通办”的核心和难点是“通”,只有各部门间数据打通了,流程再造才能实现。以上海市工商局为例。注册企业只需在一个窗口递交材料,众多部门的壁垒全被打破,连通规土部门和不动产登记信息库,连通国家人口资源库,实现了工商企业登记信息、公安公章备案信息、银行开户信息共享。信息通了,还需要协调各部门的办理时间和工作流程。“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办事流程。流程再造、系统重建,需要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谈,半天半天地抠。”陈学军说,就这样,最终从22天“抠”到5天。上海还在努力打破行业内部、不同企业间的信息壁垒。以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信息共享平台,上海海关“企业注册登记系统”与工商“企业法人共享与应用系统”等部门的登记备案信息系统实现了互联互通,建立了企业注册信息自动推送功能,相同信息只需一次采集即可跨部门共享。上海港口的集装箱过去靠纸质单证交接,上海口岸全年单证印制、打单和寄送成本费用在4亿元以上,从单证签发到转交至集卡司机需6至8小时。现在,上港集团打通各相关方数据,实行电子单证和APP办理,“货物抵港到企业申请提箱”由平均4.5天压缩到半天至1天,各项成本显著降低。在浦东新区,36个街镇事务受理中心、32个分中心以及1287个村居服务站遍布群众家门口,服务居民就近“一网通办”。在金融、税务、房产公司等相关单位数据联通后,不动产交易登记再次提速,市民只需5个自然日就可领证。目前,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已经成立,今年将建成“一网通办”总门户,全面推进“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实现市区两级企业审批和服务事项90%以上全程网上办理或“最多跑一次”。鼓励“提意见”,为的是发现和解决问题“都在网上办事不见面,那干部做得好不好谁来监督,谁来评判?有意见该找谁?”面对群众担忧,上海各部门、各区正在积极探索。不见面也得有监督,而且要监督得更有效。今年1月,浦东新区推出政务服务意见征询机制,实行线下线上两种方式受理,既可以在行政服务中心专门辟出的“找茬窗口”反映,也可以在网上“意见征询”栏目留言,在“一网通办”过程中有任何意见,都可以“吐槽”“找茬”。依托“12345”市民热线问题分办处置机制,浦东新区对群众意见建议实行限时办理、及时反馈,其中,简明清晰的事项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反馈。截至7月11日,共计处理问题意见672条,其中用户办事体验度占53%,专业化咨询占37%,投诉建议占5%,办事流程优化占2%。鼓励“提意见”,为的是发现和解决问题。针对涉及企业办事流程优化、多个条线协同共享的问题,浦东新区重点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主题套餐服务,在“单窗通办”事项范围内,认真梳理并逐步推出如开办餐馆、开办学校、开设建筑企业等90多个“一件事”主题套餐,列出每件事的要求,所需环节、材料,以进一步优化材料收件、流转、受理等,让企业和群众更清晰、更便捷、更满意。来源《 人民日报 》( 2018年08月02日 01 版)

办事创业一网通办带来哪些便利

文章TAG:陈学军陈学军上海上海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