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第一楼
云间第一楼,原为松江府署谯楼,现松江第二中学大门口即是此楼楼基残墙(相传其楼基是三国时东吴大将陆逊的点将台)。该楼在抗战期间被日军破坏,仅存残架,后又毁于1951年台风,仅剩楼的残砖碎瓦和台基。在20世纪末,重新仿造新楼。
松江博物馆
松江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藏品包括陶、瓷、玉、金银、铜、木器等,计 5000 余件,并有古代典籍 2000 余套,其中有部分珍贵的善本、刻本。这些文物折射出古代松江社会的缤纷色彩,向我们讲述了松江的历史。
方塔园
方塔园,位于松江中山东路235号,占地173亩,1982年对外开放。是一座以历史文物建筑为主体的园林。园内有国家级、市级、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其中,兴圣教寺塔建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94年),袭唐代风格,呈四方形,俗称“方塔”。
松江一中
醉白池
醉白池
醉白池是上海地区五大古典园林之一。园林源于宋代进士朱之纯的私家宅院,名“谷阳园”。为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觞咏处,也是名人学士常游之地。清顺治年间,工部主事顾大申重加修建,因崇拜白居易,仿宋韩琦做法,将其更名为“醉白池”,迄今已有350多年历史。
中山中路人民路
程十发艺术馆
程十发艺术馆
程十发艺术馆是为纪念中国海派国画艺术大师程十发先生而设的。程十发(1921-2007),中国海派老画匠,历任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等职,在连环画、年画、插画、插图等方面均有造诣。工书法,得力于秦汉木简及怀素狂草,善将草、篆、隶结为一体。
西林寺站
西林禅寺
西林禅寺
西林禅寺,又名崇恩寺。位于松江华亭老街西端北侧,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重建。明正统皇帝敕封时赐名“大明西林禅寺”。西林禅寺的梵呗经声,是该寺的一大特色。梵呗是与经文的声韵和法器三位一体的唱诵艺术,经声优雅,堂声回响,同声共鸣。
中心医院站
思鲈园
思鲈园
思鲈园,是古城松江最新落成的休闲公园。公园中有整体搬迁的张祥和遂养堂和雷补同宅等明清老宅,也有新修建的陆机《文赋》砖雕照壁和云间书画影壁。路口还可看到由石栏围着的石柱和石鼓的残留部分,那是在文革中被毁的董其昌尚书坊遗迹。
松江大学城站
上海大学生体育中心&七大高校
大学生体育中心
▲ 游泳馆
▲ 羽毛球馆
▲ 滑冰馆
▲ 户外运动场
大学城 / 七校纵横
▲ 华东政法大学
▲ 东华大学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思贤路玉华路
泰晤士小镇
泰晤士小镇
泰晤士小镇从整体布局到一砖一瓦都体现了原汁原味的欧洲风情,每个街区都呈现不同外观效果,小镇东面更有400亩的湖面景观和美丽的游艇码头,可谓移步易景。
6. 上海著名景点简笔画图
张大千,原名张正权,后改名爰、季爰,字大千,别号大千居上,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他是享誉世界的中国现代国画大师。他在绘画中大胆汲取西方艺术的长处,同时也将悠久的东方艺术展示在西方人面前。
张大千的母亲喜欢描画绣花,受其影响,张大千从小也喜欢描描画画。张大千的二哥张善开也擅长画画,只要有空,他就把张大千叫到身边进行指导。受母亲和兄长的熏陶,张大千在书画方面显示出了较高的天赋。
张大千在重庆读书期间,有一年在回家的路上被土匪绑架。匪首见他写得一手好字,就强迫他当了师爷,三个月后才得以逃回家中。这段传奇生活使张大千能够更加坦然地面对以后生活里的风风雨雨。
在二哥张善开的安排下,张大千东渡日本,在京都学习染织美术。另一方面,张大千有意识地考察了日本近现代绘画的发展概况,学习日本画的长处。这些都使他开阔了眼界,艺术修养也得到了提高。
1919年,张大千结束三年的留日生涯回到上海,受聘于基督教公学。张大千经人介绍,拜名士曾熙为师,学习书画。在这里,张大千学习了很多中国书画知识,并刻苦练习书法,有了长足的进步。此后,张大千出人意料地遁入空门,“大千”就是住持为他取的法号。三个月后,张大千又因耐不住寂寞而还俗。后来,张大千又拜在李瑞清门下学习,并参加了当时上海著名文人团体“秋英会”活动。这时的张大千主要是学习清初画家朱耷、石涛的画法,由于他摩研深透,朝夕演习,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他的仿作被好多著名收藏家当作是石涛的真迹,因此他也获得了“石涛第二”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