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嘉定区 > 国民政府 上海市政府,上海第一个市长是谁

国民政府 上海市政府,上海第一个市长是谁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9-10 00:15:42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1,上海第一个市长是谁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国民政府颁布《特别市组织法》;宣布上海设立“特别市”,隶属于国民政府,任命黄郛为第一任市长

上海第一个市长是谁

2,民国时期南京既是首都又是江苏省省会吗上海是直辖市吗

北洋时期好像在南京,但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省会一直是镇江。 上海是直辖市,由行政院直辖,那时叫院辖市,不过没有今天的直辖市那么大。

民国时期南京既是首都又是江苏省省会吗上海是直辖市吗

3,上海这些路名是怎么取来的

上海开埠后,大部分城区是西方列强的租界,各租界按各自的城市规划建设,并命名街道名称,带有强烈的殖民地色彩(大都是洋人名命名街道名)。抗战前属于国民政府海市政厅只好在城北江湾镇另行开辟“上海新都市”,就是今天的五角场一带,街道命名以“国”、“政”字为字头,后因抗战爆发新都市计划不了了之。抗战胜利后,西方列强向中国国民政府交还租界,为洗刷原街道名中的殖民地色彩,全上海大部分地名以全国省市县名重新命名,且街道位置与街道名称的市县在全国的方位大致对应。

上海这些路名是怎么取来的

4,上海的路名为什么那么起

在抗战胜利前,上海大部分市区是各列强的租界,地名都按各自规则命名,主要是外国人的人名命名,如著名的“霞飞路”、“极司菲尔路”之类。国民政府只好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租界外的今天的五角场一带规划“上海新都市”,以五角场为中心,建设放射状路网,放射线道路以“政”字为字首命名,如政法路、政修路等,放射网道路以“国”字头命名,如国定路、国权路等。但这个“新都市计划”因抗战等原因被搁置,只留下一些残缺不全的道路网。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收回列强租界,上海全城归于一统,那些带有殖民地色彩的道路名无疑要改掉,因此采用了以全国省市县地名命名全市道路名的方式。而且不同区域的道路命名是大致与这些市县在全国的位置是对应的,如东北部的杨浦区街道名大都以东北地名命名,西南部的长宁徐汇区街道名大都以西南地区地名命名。市中心区一些南北向道路则命名了各省的名称。 少数街道是按原来固有地名命名的,如徐家汇路、杨树浦路、七浦路、肇嘉浜路等。还有就是今天豫园、文庙一带,中华路、人民路围合的部分是以前的上海县城,不属于租界范围,里面的道路命名都是有历史的如文庙路、尚文路、旧校场路等。 还有部分道路是按当时国民政府要人名命名的,如淮海路1945年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命名为林森路,1950年被改为淮海路,纪念的是淮海战役的胜利。 建国后重新命名了一些道路,如人民路这种地名有很明显的时代标志。 开发浦东时,大都以山东地名命名道路,主要一是山东在华东,二是原来命名的道路山东地名较少。
上海的路名主要是按照方位对照其在中国各个位置来命名的。市中心的路名集中了各省名与主要的中心城市,南北向为省名,东西向为城市名(不是绝对的)。其他地方以各个省的地名作为路名。比如浦东新区(在东部)大多为山东的城镇,长宁(在西部)则大多为贵州等省区,闸北宝山(北部)大多为山西内蒙的地名,普陀(西北)大多为西北几省的地名,杨浦(东北)为东三省的城市。可能这样方便记忆,并能够更好地体现城市精神!
文章TAG:国民国民政府民政政府国民政府上海第一个市长是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