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嘉定区 >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刘羽冲偶得古兵书阅读及答案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刘羽冲偶得古兵书阅读及答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05 13:32:48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刘羽冲偶得古兵书阅读及答案

11、 1、带领 2、恰好 3、几乎 4、常常 12、C 13、 1、自己认为可以是潜力荒野变成肥沃的农田 2、摇着头自言自语道,古人怎么会欺骗我呢?像这样每天说千百遍,而且只是这六个字。 14、因为情况不断变化,他不懂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知识,只会死搬书本。所以失败了。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阅读及答案

2,刘羽冲偶得古兵书 赏析

看看刘羽冲的表现:他偶然得过一部古兵书,苦读了一年左右,自己感觉可以统领十万军兵冲锋陷阵了。正巧当时乡里出现土匪,刘羽冲就自己训练乡兵与土匪们打仗,然而全队溃败,自己也差点被土匪捉去;又偶然得到一部古代水利书,苦读了一年左右,自己认为可以有能力使千里荒地成为肥沃之地,绘画了地图去州官那里游说进言,州官让他用一个村落来尝试改造,洪水来了,顺着水渠灌进来,全村的人几乎全被淹死变成了鱼。死过后还害怕别人耻笑他的食古不化,一有人嘲笑就隐藏了身形。 古人没有欺骗刘羽冲。因为情况是不断改变的,刘羽冲只会从书中照搬一些知识,不懂得灵活运用于实际之中,只会纸上谈兵。不知变通墨守成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反义词,刘羽冲最终抑郁而死的原因是打仗失败和只知盲目学习而不会灵活运用,不知道环境的因素的改变 。那么刘羽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从文中可以看出刘羽冲是一个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的受害者,书呆子的品德要不得。现代社会主流是与时俱进,赵括式的人终究会被淘汰。一个人、一个公司甚至一个国家要想取得进步,其要做到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联系实际找出做事、谋求发展的方法。
1;偶得兵书,伏案熟读几年后。自己感觉能统率十万军兵作战,自练乡兵与土匪作战,溃不成军,自己也险些被擒。 2;偶得古水利书,埋头苦读数年,感觉自己能把荒野改造成良田,结果洪水顺着他建造的水渠灌进村里,全村人险些被淹死。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 赏析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

小题1:B (3分)小题1:BD(4分)小题1:①刘羽冲自认为可以使千里荒野变成肥沃的良田。(2分)②拘泥于古法,不思变通的人愚钝,怎么竟愚钝到这样的地步啊?(2分)小题1:没有,因为情况在不断变化,他不懂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只会死搬书本,所以失败了。对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应该辨证地看待,不应将它看得毫无用处,也不能为它束缚。正确的态度是:既要继承它,又要发展它。(4分) 小题1:B中应为“适逢、正赶上”。小题1:B二者是介词“被”D二者都是近指示代词“这”。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强调重点词语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小题1:学生能学会用自己的话理解内容,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启示只要合理即可。
小题1:①率领(或“带领”)②适逢,正赶上(2分)小题1:他常常独自在庭院散步,说:“古人难道在欺骗我吗(或:古人怎么能欺骗我呢)?”(2分)小题1:示例:刘羽冲是一个喜欢读书但做事不切实际的人。他虽然潜心研读古代的兵书和水利书,但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实际之中,结果屡遭失败,抑郁而死。(2分)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

4,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现代意思

刘羽冲偶然得到一本古兵书,他苦读多年,自称可以带兵十万。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a自谓可使千里成壤。经图列说干②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b沟洫甫成③,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听,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列说,到处游说;干,求见。③沟洫,沟渠;甫,刚。 1.解释加点字: 会:恰好,遇上几:几乎岂:难道惟:只 2.翻译画线的句子: a.自谓可使千里成壤 自认为可以使千里荒野变成肥沃的农田。 b.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沟渠刚挖成,大水冲过来,顺着沟渠灌进村子里,人差一点儿都成了鱼(淹没了) 3.古人欺骗刘羽冲了吗?请具体说明理由。 没有,因为情况在不断变化,他不懂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只会死搬书本,所以失败了。 【补充资料】: 【译文】:有一个叫刘羽冲的读书人,一次,他偶尔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恰好这时有人聚众造反,刘羽冲便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往镇压,结果全队溃败,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读了一年,自认为可以使千里荒野变成肥沃的农田。于是,他就拿着图到处游说求见州官,州官也认为是好事,便让他在一个村子里试验,结果沟渠刚挖成,天降大雨,洪水顺着渠道灌入村庄,村里人险些全被淹死。从此刘羽冲闷闷不乐,每天总是独自漫步在庭院里,千百遍地摇头自语道:“古人岂欺我哉?”不久便在抑郁中病死。

5,刘羽冲偶得古兵书翻译

刘羽冲,他的正名到现在已没人记得了,是沧洲人。我家先太祖父厚斋公当年经常与他诗词唱和。他的性格孤僻,喜欢讲究古制,但实际上都是迂腐而行不通的那些理论。他曾经请董天士替他画画,让厚斋公在画上题诗,其中有一幅秋林读书图,题的诗是:“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这是厚斋公用诗句给予他的规劝。 他偶然得过一部古兵书,伏案熟读,自己感觉可以统领十万军兵冲锋陷阵了。正巧当时乡里出现土匪,刘羽冲就自己训练乡兵与土匪们打仗,然而全队溃败,自己也差点被土匪捉去;又偶然得到一部古代水利书,伏案熟读数年,自己认为可以有能力使千里荒地成为肥沃之地,绘画了地图去州官那里游说进言,州官也是个好事者,就让他用一个村落来尝试改造,水渠刚造好,洪水来了,顺着水渠灌进来,全村的人几乎全被淹死变成了鱼。 于是他从此抑郁不乐,总是独自在庭阶前散步,一边走一边摇着头自言自语说:“(古人怎么可能会欺骗我呢!)”就这样每天喃喃自语千百遍,就是说这六个字。不久刘羽冲就抑郁而死了。 后来每逢风清月白的夜晚,经常会有人看到他的魂魄在墓前的松柏树下,一边摇头一边漫步,侧耳细听,鬼魂说的仍然是这六个字。有时候听到的人笑他,鬼魂就会马上隐没,第二天再去那里看,还是看到鬼魂那样独步着喃喃自语。拘泥于古籍的人都有点呆气,但怎么会呆到这个地步呢? 阿文勤大人曾经教导我说:“满腹都是经书会对事情的判断造成危害,但是一本书也不看,也会对事情的判断造成危害。下棋的大国手不会废弃古代流传下来的棋谱,但是不会很执着于旧谱;高明的医生不会拘泥于古代流传下来的药方,但是经验里也不会偏离古方。所以说:能够把什么事做得出神入化,主要是看做事的人罢了。”又说:“能够教会人做任何事的规范步骤,但不可能让人变得灵巧。”

6,刘羽聪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

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A自谓可使千里成壤。经图列说干②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B沟洫甫成③,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听,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列说,到处游说;干,求见。③沟洫,沟渠;甫,刚。1.解释加点字:会: 恰好,遇上 几: 几乎 岂: 难道 惟: 只2.翻译画线的句子:A.自谓可使千里成壤自认为可以使千里荒野变成肥沃的农田。B.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沟渠刚挖成,大水冲过来,顺着沟渠灌进村子里,人差一点儿都成了鱼(淹没了)3.古人欺骗刘羽冲了吗?请具体说明理由。没有,因为情况在不断变化,他不懂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只会死搬书本,所以失败了。【补充资料】:【译文】:有一个叫刘羽冲的读书人,一次,他偶尔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恰好这时有人聚众造反,刘羽冲便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往镇压,结果全队溃败,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读了一年,自认为可以使千里荒野变成肥沃的农田。于是,他就拿着图到处游说求见州官,州官也认为是好事,便让他在一个村子里试验,结果沟渠刚挖成,天降大雨,洪水顺着渠道灌入村庄,村里人险些全被淹死。从此刘羽冲闷闷不乐,每天总是独自漫步在庭院里,千百遍地摇头自语道:“古人岂欺我哉?”不久便在抑郁中病死。刘羽冲,佚其名,沧州人。先高祖厚斋公多与唱和①,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尝倩②董天士作画,倩厚斋公题。内《秋林读书》一幅云:“兀做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③。”盖规之也。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④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⑤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歘⑥隐。次日伺之,复然。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⑦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⑧。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⑨。”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概述〕有一个叫刘羽冲的读书人,性格孤僻,好讲古制。一次他偶尔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恰好这时有人聚众造反,刘羽冲便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往镇压,结果全队溃败,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读了一年,又声称可以把千里瘠土改造成良田。州官让他在一个村子里试验,结果沟渠刚挖成,天降大雨,洪水顺着渠道灌入村庄,村里人险些全被淹死。从此刘羽冲闷闷不乐,每天总是独自漫步在庭院里,千百遍地摇头自语道:“古人岂欺我哉?”不久便在抑郁中病死。〔注释〕①先高祖:称已故的高祖。唱和:以诗互相赠答。 ②倩:请。 ③井田谱:据说西周时曾实行过井田制。后世有些士大夫为了解决现实土地问题,企图恢复井田制,画出图谱,这是复古的愚蠢行为。 ④干:谋求。 ⑤沟洫:沟渠。洫:田间水道。 ⑥歘:同“欻(xū)”,火光一现的样子。 ⑦昀:作者本人,纪昀。 ⑧“神而”二句:语出《周易》。意思是,具有最高的智慧而能洞察事物,这样的修养的才能只能存在于某些人的身上。 ⑨“能与”二句:语出《孟子》。意思是说,木工能把制作的准则传授给别人,但不一定能使别人技巧高超,那需要自己寻求的。
是翻译一下吗?翻译:刘羽聪偶然间得到一年代久远的兵法书,熟读了很多年,自称可以带领十万的士兵。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A自谓可使千里成壤。经图列说干②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B沟洫甫成③,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听,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列说,到处游说;干,求见。③沟洫,沟渠;甫,刚。 1.解释加点字: 会: 恰好,遇上 几: 几乎 岂: 难道 惟: 只 2.翻译画线的句子: A.自谓可使千里成壤 自认为可以使千里荒野变成肥沃的农田
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A自谓可使千里成壤。经图列说干②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B沟洫甫成③,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听,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7,刘羽冲偶得古兵书 加点字翻译

刘羽冲,佚其名,沧州人。先高祖(1)厚斋公多与唱和,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尝倩(2)董天士作画,倩厚斋公题。内《秋林读书》一幅云:“兀做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3)。”盖规之也。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10),自谓可将(14)兵十万。会(12)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13),全队溃覆,几(19)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5)甫(6)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15)。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16)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20)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17)笑之,则歘(7)隐。次日伺之,复然(18)。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何文勤公尝教昀(8)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9)明之,存乎其人。又曰:能与(21)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 1先高祖:称已故的高祖。唱和:以诗互相赠答。 2倩:请。 3井田谱:据说西周时曾实行过井田制。后世有些士大夫为了解决现实土地问题,企图恢复井田制,画出图谱,这是复古的愚蠢行为。 4干:谋求。 5沟洫:沟渠。洫:田间水道。 6甫:刚。 7歘:同“欻(xū)”,忽然,火光一现的样子。 8昀:作者本人,纪昀。 9“神而”二句:语出《周易》。意思是,具有最高的智慧而能洞察事物,这样的修养的才能只能存在于某些人的身上。 10经年:一年左右。 11列说:到处游说。 12会:适逢,正赶上。 13角:较量。 14将:率领。 15人几为鱼:人几乎被淹死了。 16恒:总是。 17或:有的人。 18然:这个样子。 19几:几乎,差点。 20岂:怎么能.。 21”能与“二句:语出《孟子》。意思是,木工能把制作的准则传授给别人,但不一定能使别人技艺高超,那是需要自己寻求的。 刘羽冲,他的名字遗失了,他是沧州人。他去世的高祖刘厚道士,大多时间跟人以诗互相赠答。他性情孤僻,喜欢讲古代规章制度,实在是迂腐,行不同通。刘羽冲曾经请董天士作画,请刘厚道士题诗。他屋内有一幅画《秋林读书》,上面题诗是:“兀坐(独自静坐)秋树根,块然(孤寂)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面目)。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大概是规劝他的。 有一回,他偶然得到一部古代的兵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认为可以统领十万人马。这时,恰逢有土匪强盗出没,他自己训练乡兵跟土匪强盗较量,结果全队溃败覆没,乡兵差不多被擒获。有一次,刘羽冲又找到一部古代有关水利建设的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认为可以使千里之地变成沃土。他绘了水利图依次向州官游说,州官也喜欢多事,就派人在一个村子试行。沟渠才挖成,大水流到,顺着沟渠灌入村子,村民几乎被淹死了. 由于这样,他抑郁寡欢,很不自在,他常常独自在庭院漫步,摇头自言自语说:“古人难道会欺骗我吗!”像这样一天就出现千百遍,只说这六个字。不久,他得重病死了。后来,每逢风清月白的傍晚,常常看见他的魂魄游荡在墓前松柏下,摇着头独自漫步。侧耳细听,他述说的仍然是这六个字。有人笑他,他就忽然隐没了。第二天探察他,又是这样。拘泥于古代成规或古人说法者是愚蠢,可怎么愚蠢到这种地步啊! 阿文勤先生曾经教导我说:“满腹都是书会妨害做事,腹中竟然没有一卷书,也会妨害做事。国手不会废弃旧的棋谱,而不偏执于旧的棋谱;国医不会拘泥于古代的药方,却不背离古代的药方。所以说: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在于各人的领会。。又说:(木工)能把制作的准则传授给别人,但不一定能使别人技巧高超。”
1、自“谓”可将十万:自己感觉可以统领十万军兵冲锋陷阵了 谓 在这里是感觉的意思 2、州官“亦”好事:州官也是个好事者 “亦”在这里是 也 的意思 3、“使”试于一村:就让他用一个村落来尝试改造 “使” 在这里是 就的意思4、“惟”此六字:就是说这六个字 “惟”在这里是只、就的意思
刘羽冲,他的正名到现在已没人记得了,是沧洲人。我家先太祖父厚斋公当年经常与他诗词唱和。他的性格孤僻,喜欢讲究古制,但实际上都是迂腐而行不通的那些理论。他曾经请董天士替他画画,让厚斋公在画上题诗,其中有一幅秋林读书图,题的诗是:“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这是厚斋公用诗句给予他的规劝。 他偶然得过一部古兵书,伏案熟读,自己感觉可以统领十万军兵冲锋陷阵了。正巧当时乡里出现土匪,刘羽冲就自己训练乡兵与土匪们打仗,然而全队溃败,自己也差点被土匪捉去;又偶然得到一部古代水利书,伏案熟读数年,自己认为可以有能力使千里荒地成为肥沃之地,绘画了地图去州官那里游说进言,州官也是个好事者,就让他用一个村落来尝试改造,水渠刚造好,洪水来了,顺着水渠灌进来,全村的人几乎全被淹死变成了鱼。 于是他从此抑郁不乐,总是独自在庭阶前散步,一边走一边摇着头自言自语说:“(古人怎么可能会欺骗我呢!)”就这样每天喃喃自语千百遍,就是说这六个字。不久刘羽冲就抑郁而死了。 后来每逢风清月白的夜晚,经常会有人看到他的魂魄在墓前的松柏树下,一边摇头一边漫步,侧耳细听,鬼魂说的仍然是这六个字。有时候听到的人笑他,鬼魂就会马上隐没,第二天再去那里看,还是看到鬼魂那样独步着喃喃自语。拘泥于古籍的人都有点呆气,但怎么会呆到这个地步呢? 阿文勤大人曾经教导我说:“满腹都是经书会对事情的判断造成危害,但是一本书也不看,也会对事情的判断造成危害。下棋的大国手不会废弃古代流传下来的棋谱,但是不会很执着于旧谱;高明的医生不会拘泥于古代流传下来的药方,但是经验里也不会偏离古方。所以说:能够把什么事做得出神入化,主要是看做事的人罢了。”又说:“能够教会人做任何事的规范步骤,但不可能让人变得灵巧。”
文章TAG:刘羽冲偶得古兵书刘羽冲偶得古兵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