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黄浦区 >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反冼钱工作的三项基本制度是什么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反冼钱工作的三项基本制度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19 02:07:52 编辑:上海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金融机构反冼钱工作的三项基本制度是什么

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大额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
任务占坑

金融机构反冼钱工作的三项基本制度是什么

2,我国反洗钱有关的金融规章包括哪些

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经2006年11月6日第25次行长办公会议通过,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

我国反洗钱有关的金融规章包括哪些

3,金融机构反洗钱内控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反洗钱内控制度必须结合业务、反洗钱内控制度必须能够发现和识别可疑交易、反洗钱内控制度必须适合金融机构特点及实现动态管理。望采纳,谢谢!
反洗钱内控制度必须结合业务、反洗钱内控制度必须能够发现和识别可疑交易、反洗钱内控制度必须适合金融机构特点及实现动态管理。

金融机构反洗钱内控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4,金融机构应当履行哪些反洗钱义务

金融机构应当履行全部的《反洗钱条例》
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应当坚持的三项原则是:(1)合法审慎原则,是指金融机构应当依法并且审慎地识别可疑交易,作到不枉不纵,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妨碍反洗钱义务的履行。(2)保密原则,是指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保守反洗钱工作秘密,不得违反规定将有关反洗钱工作信息泄露给客户和其他人员。(3)与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全面合作原则,是指金融机构应当依法协助、配合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打击洗钱活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等有关规定协助司法机关、海关、税务等部门查询、冻结、扣划客户存款。

5,我国反洗钱有关的金融规章包括哪些

中国人民银行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令〔2014〕第1号 2014-01-17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的通知(银发[... 2012-04-12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 2011-10-31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险... 2007-06-22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反洗钱现场检查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2007-06-15 中国人民银行令〔2007〕第1号 2007-06-11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调查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2007-05-21 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2号 2006-11-15 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1号 2006-11-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2006-11-10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防范利用假美元洗钱的通知【银发 〔2006〕 60号】 2006-03-17 关于金融机构严格执行反洗钱规定防范洗钱风险的通知 2005-04-06 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2005-01-08 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2003-03-01 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2003-03-01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2003-03-01

6,金融机构应履行哪些反洗钱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第三章 金融机构反洗钱义务  第十五条 金融机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应当对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负责。  金融机构应当设立反洗钱专门机构或者指定内设机构负责反洗钱工作。  第十六条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金融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为客户提供规定金额以上的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票据兑付等一次性金融服务时,应当要求客户出示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  客户由他人代理办理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同时对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  与客户建立人身保险、信托等业务关系,合同的受益人不是客户本人的,金融机构还应当对受益人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  金融机构不得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者与其进行交易,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或者假名账户。  金融机构对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或者完整性有疑问的,应当重新识别客户身份。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与金融机构建立业务关系或者要求金融机构为其提供一次性金融服务时,都应当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第十七条 金融机构通过第三方识别客户身份的,应当确保第三方已经采取符合本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第三方未采取符合本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的,由该金融机构承担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责任。  第十八条 金融机构进行客户身份识别,认为必要时,可以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核实客户的有关身份信息。  第十九条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  在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客户身份资料发生变更的,应当及时更新客户身份资料。  客户身份资料在业务关系结束后、客户交易信息在交易结束后,应当至少保存五年。  金融机构破产和解散时,应当将客户身份资料和客户交易信息移交国务院有关部门指定的机构。  第二十条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执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金融机构办理的单笔交易或者在规定期限内的累计交易超过规定金额或者发现可疑交易的,应当及时向反洗钱信息中心报告。  第二十一条 金融机构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制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二条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反洗钱预防、监控制度的要求,开展反洗钱培训和宣传工作。

7,金融机构应建立的三个反洗钱基本制度包括哪些

1、所谓客户识别制度,是指反洗钱义务主体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与其进行交易时,应当根据真实有效地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核实和记录其客户的身份,并在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及时更新客户的身份信息资料。客户身份识别制度是防范洗钱活动的基础性工作。借鉴有关客户身份识别的国际标准,结合我国的实践,反洗钱法第十六条对金融机构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的义务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同时第十七条还规定,金融机构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委托第三方识别客户身份。为保障金融机构履行客户身份识别的反洗钱义务,反洗钱法第十八条赋予了金融机构进行客户身份识别,认为必要时,可以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核实客户有关身份信息的职权。2、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非法资金流动一般具有数额巨大、交易异常等特点,因此,法律规定了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要求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对数额达到一定标准、缺乏明显经济和合法目的的异常交易应当及时向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以作为发现和追查违法犯罪行为的线索。其中,大额交易报告,是指金融机构对规定金额以上的资金交易依法向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可疑交易报告,是指金融机构怀疑或有理由怀疑某项资金属于犯罪活动的收益或者与恐怖分子筹资有关,应当按照要求向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反洗钱法第二十条规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要求金融机构办理的单笔交易或在规定期限内累计交易超过规定金额或者发现可疑交易的,应当及时向反洗钱信息中心报告,以作为发现和追查洗钱行为的线索。3、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是指金融机构依法采取必要措施将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保存一定期限。设立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作为金融机构履行客户身份识别和交易报告义务的记录和证明;二是可以为掌握客户真实身份、再现客户资金交易过程、发现可疑交易提供依据;三是为违反犯罪活动的调查、侦查、起诉、审判提供证据。对此项制度的具体内容,反洗钱法第十九条作了明确规定。参照国际通行规则,规定客户身份资料自业务关系结束后,客户交易信息自交易结束后,应当至少保存五年。
一、反洗钱基本制度:  1、客户识别制度。  是指反洗钱义务主体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与其进行交易时,应当根据真实有效地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核实和记录其客户的身份,并在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及时更新客户的身份信息资料。客户身份识别制度是防范洗钱活动的基础性工作。借鉴有关客户身份识别的国际标准,结合我国的实践,反洗钱法第十六条对金融机构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的义务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同时第十七条还规定,金融机构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委托第三方识别客户身份。为保障金融机构履行客户身份识别的反洗钱义务,反洗钱法第十八条赋予了金融机构进行客户身份识别,认为必要时,可以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核实客户有关身份信息的职权。  2、报告制度。  非法资金流动一般具有数额巨大、交易异常等特点,因此,法律规定了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要求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对数额达到一定标准、缺乏明显经济和合法目的的异常交易应当及时向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以作为发现和追查违法犯罪行为的线索。其中,大额交易报告,是指金融机构对规定金额以上的资金交易依法向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可疑交易报告,是指金融机构怀疑或有理由怀疑某项资金属于犯罪活动的收益或者与恐怖分子筹资有关,应当按照要求向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反洗钱法第二十条规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要求金融机构办理的单笔交易或在规定期限内累计交易超过规定金额或者发现可疑交易的,应当及时向反洗钱信息中心报告,以作为发现和追查洗钱行为的线索。  3、保存制度。  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是指金融机构依法采取必要措施将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保存一定期限。设立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作为金融机构履行客户身份识别和交易报告义务的记录和证明;二是可以为掌握客户真实身份、再现客户资金交易过程、发现可疑交易提供依据;三是为违反犯罪活动的调查、侦查、起诉、审判提供证据。对此项制度的具体内容,反洗钱法第十九条作了明确规定。参照国际通行规则,规定客户身份资料自业务关系结束后,客户交易信息自交易结束后,应当至少保存五年。  二、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第二十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从事反洗钱工作的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1、违反规定进行检查、调查或者采取临时冻结措施的;  2、泄露因反洗钱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  3、违反规定对有关机构和人员实施行政处罚的;  4、其他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
文章TAG: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金融机构机构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