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即古代的陈国,陈国是周王朝三王二恪而封虞舜的后裔的封国。更容易引起大家的愤怒,更是没有道德缺少良知的做法,原因很简单,周口就是周家口的简称,69年12月31日,周口专区改为周口地区,周口镇升级为县级周口市,00年12月31日,撤销周口地区和周口县级市,成立周口地级市,原县级周口市改为川汇区。
1、河南周口4层楼房突然坍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河南周口的这座“2脚”4层楼的倒塌确实是因为隔壁邻居盖房挖地基所导致的,他把人家下面都挖空了,所以发生了倾斜,倒塌。不过个2脚楼盖的确实有点奇葩,头重脚轻的,只有左右两片墙来支撑,墙的厚度好像只有24吧?太过于危险了,早晚会出事的,接受采访时这个住户还忍不住笑到说:我早就告诉他不要挖了,他还要挖,都超出了50公分,把我地基下面都掏空了,倒了以后我的房子又砸倒了另一邻居的房子,人家正准备取儿媳妇呢,好像他的内心多少有点小爽的样子。
可能是自家的房子盖的不咋样,这下终于可以重新盖了吧,实在是想不通,盖房子是人生当中比较大的一件事,怎么就盖成了这个求样子?真想问问他当初是咋想的,咋设计的,不过好在发生倾斜的时候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没有人员伤亡。山西聚仙饭店坍塌后,村委会说2层以下盖房子是不需要报备的,河南这个盖了4层奇怪的房子难道也不需要报备吗?这种房子真的有点害人害己的意思,
2、周口为什么叫周口?有什么历史故事吗?
周口即古代的陈国,陈国是周王朝三王二恪而封虞舜的后裔的封国。后来陈国的公子完在姜齐(姜子牙建立的齐国)任职,他的后裔逐渐篡夺了齐国,建立起了田齐国,因为该地为古陈国,是全国陈姓的发源地,故而后世皇朝将该地称之为陈郡或陈州。福垊告诉您,这里还有个很有名曲目及民间故事——包公陈州放粮,朱仙镇为中国四大名镇(朱仙、汉口、佛山、景德)之首,更为中原四大名镇(朱仙、道口、周家口、赊店)之首,而中原四大名镇之一就有周口,当时是叫周家口镇的。
而周口就是周家口镇的缩写,那么为什么叫周家口镇呢?话说,明成祖定都北京,漕运工作就显得尤为迫切,而今天的川汇区地处三河交汇处,并疏浚河道,永乐二年1404年,该地一名周姓商人就抓住机遇,干事创业,在颍河南岸子午街开辟一渡口,在此摆渡。这个渡口极大地方便了南岸的子午集和北岸的永宁集之间的商务和生活往来,
当时号称“小武汉”与河北的张家口齐名,号称“南北皮都”,皮都就是皮草之都的意思。陈州百姓有的叫周家埠口,有的叫周家渡口,后来简化为周家口,“国朝治平百年以来,人烟聚杂,街道纵横延及淮宁境,连接永宁集,周围十余里,三面夹河,舟车辐辏,烟火万家,樯桅树密,水陆交会之乡,财货堆积之薮。北通燕赵,南接楚越,西连秦晋,东达淮扬,豫省一大都会也,
”(乾隆《商水县志》卷一,《舆地志·集市镇店》篇)那周家口为什么简略为周口呢?原因很简单,周口就是周家口的简称。周口比周家口更省略更顺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跟北京周口店所混淆啊。至于神马时候周家口改成周口的,福垊尚未考证出来,但有一点可以证明的是在清朝,该地还是被称为周口镇的,福垊推测应该是民国时期。
因为到1965年6月29日,成立周口专区,下辖9县1镇——周口镇,9县分别为淮阳、鹿邑、郸城、项城、沈丘、商水、西华、扶沟、太康。1969年12月31日,周口专区改为周口地区,周口镇升级为县级周口市,1993年12月16日,项城升级为县级市。2000年12月31日,撤销周口地区和周口县级市,成立周口地级市,原县级周口市改为川汇区,
川汇区即河流交汇也,这里是沙河、颍河、贾鲁河交汇处,也是福垊前面所说的三河交汇。目前周口市辖1区1市8县,川汇区、项城市和扶沟县、西华县、商水县、沈丘县、郸城县、淮阳县、太康县、鹿邑县川汇——关帝庙,项城——袁世凯故居,扶沟——吉鸿昌故居,西华——逍遥镇胡辣汤,商水——宋玉、陈胜、袁绍、袁术故居,沈丘——华佗冢,郸城——排球运动员朱婷家乡,淮阳——伏羲氏故居,太康——吴广、谢安、谢灵运、谢道清皇后等家乡,鹿邑——老子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