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城的城墙高8.5米,基宽6.8米,顶宽4.5米。古代城池属于实心结构,修建高度50米甚至100米的墙体,必然导致结构自重超出承受范围,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大宽度,但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得不偿失(8米就能挡住敌人进攻,为何要修100米),更严重的问题是无法抵挡自然侵蚀(下雨、地震等)。
1、南京古城墙,西安古城墙和荆州古城墙,哪个是中国最大古城墙?
南京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墙,西安城墙稍小,但保存相对比较完整南京城墙,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修建于明朝初年。南京城墙,周长35.267公里,现存基本完好的明城墙25公里,城高14-26米,城宽7-19.75米,是我国最大的,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城墙遗址,(图中红色的是现存的南京城墙,也就是明代的内城城墙,而绿色的是外城城墙,保留下来的遗迹很少)(南京城墙中华门城翁)南京城墙的规模的确是中国最大的,但是却不是最完整的。
今天的南京城墙约有总共10公里的缺口,并不是一座连贯的城墙,相对而言,西安城墙虽然在总长度和城墙规模上不及南京城墙,但是却要比南京城墙保存的更加完善。西安城墙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千米,没有出现大的缺失,保存的比较完好,(西安城墙平面图)(西安城墙鸟瞰)除了南京和西安城墙外,湖北荆州城墙、河南开封城墙、山西平遥城墙、辽宁兴城城墙也是现存比较大的几个城墙遗址。
2、古代都有能力修长城了,为什么不把重要城池的城墙修到50米甚至100米高呢?
理论上讲,城池的城墙修的宽大高耸,的确可以起到更好的防御效果,明朝的宁远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为什么呢?因为在明朝以前,城池的结构主要以夯土为主,从明朝开始,城池全部都改为砖砌结构,并且在朱元璋“高筑墙”理念推动下,明朝的造城运动达到了历朝历代的顶峰,城墙的高度和宽度也不断攀升,超越历代,我们现今看到的长城,其实基本都是明长城。
而宁远城的加筑背景是在火炮已经大量运用于战争,并且宁远处于明清交战的前线的前提下,但是宁远城的城墙也没有加高到50米甚至100米,宁远城的城墙高8.5米,基宽6.8米,顶宽4.5米。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明朝直至灭亡,清军也没能攻破这座城池,努尔哈赤甚至还折在了这里,这其实说明了一点,战略运用得当,一样可以防御敌人,至于城池的高度,够用就行,并不一定修的越高越好,因为还需要考虑到下面几个因素:1、建筑的承重和材料强度。
按照现代的建筑材料强度,砖混结构的高度也不能超过24米,而古代城池属于实心结构,修建高度50米甚至100米的墙体,必然导致结构自重超出承受范围,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大宽度,但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得不偿失(8米就能挡住敌人进攻,为何要修100米),更严重的问题是无法抵挡自然侵蚀(下雨、地震等)。2、成本,古代筑城的成本耗费极大,比如宋朝修建兴化军新城,城高一丈八尺(大概5米多高),用砖多达67万块,想象一下,全部改用砖砌的明朝,修一座城得花费多少?《明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1358年,在朱元璋在称帝之前,曾命邓愈修建江淮城墙,朱元璋曾问百姓:“邓愈筑城,百姓怨否?”得到的回答是:”颇怨“。
所以,修建一座城高50米甚至100米的城墙,将是空前浩大的工程,恐怕没等城池修完,百姓就造反了,3、意义。城墙修的高大,目的在于防御敌人,但是,古代城池防御是一个立体工程,并不像电视剧演的那样上来就直接攻城,一般来说,城池的防御是要结合城外野战来进行的,没有人刚开战就龟缩城中靠城墙来防御敌人,这等于是自缚手脚,敌人不需要攻城,只需要围困就能把城内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