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崇明区 > 太湖特产,太湖三百是指中国太湖的三种河鲜类特产白鱼白虾和什么

太湖特产,太湖三百是指中国太湖的三种河鲜类特产白鱼白虾和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19 20:09:28 编辑:上海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太湖三百是指中国太湖的三种河鲜类特产白鱼白虾和什么

太湖三白指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太湖的三种河鲜类特产,白鱼、银鱼和白虾,是江苏省常州市、苏州市和无锡市的地方著名系列菜“太湖船菜”的招牌食材,由于白鱼、白虾、银鱼、其色泽均呈白色,因而称为“太湖三白”。利用太湖三白所制作之菜肴的选料,极为注重食材的新鲜程度,尤因其出水即易死亡,故而最适合在水边或船上烹制太湖三白。以太湖三白制作菜肴的方法多为清蒸白灼等,强调保持食材的原味。吴郡太湖产名食,以太湖银鱼、白鱼、白虾三味湖鲜之形冠名,故曰:太湖三白,此说约定俗成、年代久远、绘声绘色。

太湖三百是指中国太湖的三种河鲜类特产白鱼白虾和什么

2,太湖三白是指中国太湖的三种河鲜类特产白鱼白虾和什么

白鱼、白虾和银鱼。1、太湖银鱼太湖银鱼,长二寸余,体长略圆,形如玉簪,似无骨无肠,细嫩透明,色泽似银,故称银鱼。银鱼原为海鱼,后定居在太湖繁衍,是太湖名贵特产。银鱼肉质细嫩,无鳞、无骨、无刺、无肠、无鳔、无腥味,可烹制各种佳肴,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2、太湖白鱼太湖白鱼:亦称“鲦”“头尾俱向上”而得名,体狭长侧扁,细骨细鳞,银光闪烁,是食肉性经济鱼类之一。尚未养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捞。白鱼肉质细嫩,鳞下脂肪多,酷似鲥鱼,是太湖名贵鱼类。解放后,对白鱼资源进行保护,繁殖期禁止捕捉,使之常盛不衰。3、太湖白虾白虾壳薄、肉嫩、味鲜美,是人民喜爱的水产品。用白虾做的“醉虾”放在桌上,虾还在蹦跳,吃在嘴里,奇嫩异常,鲜美无比。白虾剥虾仁出肉率高,还可加工成虾干,去皮后便是“湖开”。虾还可入药。内服有托里解毒之功能,酒后喝一碗虾米汤,顿觉肠胃舒适,美味不尽。太湖银鱼习惯吃法银鱼炒鸡蛋、银鱼炒韭菜、银鱼烧豆腐、银鱼包饺子和氽汤等。若加鸡蛋、虾米、元宵面等调成银鱼糊,再过油酥做成冰银鱼,色味俱佳。燕干主要用于煮汤、打卤,其味清香适口,宽中健胃。银鱼除供鲜食和晒成燕干外,还可制成罐头品和作为多种菜肴的佐料。太湖银鱼除内销外,年出口量上百吨,销售到港澳和日本、东南亚、西欧、北美等地区和国家。

太湖三白是指中国太湖的三种河鲜类特产白鱼白虾和什么

3,中国太湖的三种河鲜类特产是什么

中国太湖的三种河鲜类特产是银鱼、白鱼、白虾。1、太湖银鱼,长二寸余,体长略圆,形如玉簪,似无骨无肠,细嫩透明,色泽似银,故称银鱼。清康熙年间,银鱼就被列为“贡品”。银鱼原为海鱼,后定居在太湖繁衍,是太湖名贵特产。银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无鳞、无骨、无刺、无肠、无鳔、无腥味,可烹制各种佳肴,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2、太湖白鱼:亦称“鲦”“头尾俱向上”而得名,体狭长侧扁,细骨细鳞,银光闪烁,是食肉性经济鱼类之一。目前尚未养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捞。白鱼肉质细嫩,鳞下脂肪多,酷似鲥鱼,是太湖名贵鱼类。3、太湖白虾:头有须,胸有爪,两眼突出,尾成叉形,大多生长在水草繁茂、风平浪静的开阔浅滩处,其食性是以植物碎片、有机残渣和弱小无脊椎浮游生物为主要食料。生长期一般为一年左右。白虾没有专门汛期,每年五月到七月中下旬,是白虾产卵旺季。也是捕捞旺季,此时的虾腹中虾籽饱满,渔民称“蚕子虾”。太湖白虾吃法白虾的吃法很多,名目繁多,各有特色,鲜食有盐水、油爆、虾片、虾仁、虾圆、虾卷、虾仁可做成虾仁炒蛋、虾仁羹汤、石榴虾仁、碧螺虾仁、用作配料的菜则更是不胜枚举:虾肉馄饨、饺子、馒头、虾绒蛋球、虾珠鲫鱼、荠菜虾饼、孔雀虾蟹等百十道名菜。我国民间久有“死虾泛红”之说,太湖白虾却不然,烧熟也不变红,浑身依然白色。在国际市场上,太湖虾米被奉为水产珍品,供不应求,往往作为主菜的高级佐料。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太湖三白

中国太湖的三种河鲜类特产是什么

4,苏州太湖三白是指苏州太湖的哪些特产

太湖三白,是指中国太湖的三种河鲜类特产--白鱼、银鱼和白虾;太湖三宝,是指中国太湖的三种河鲜类特产--梅鲚鱼、银鱼和白虾。太湖三白和太湖三宝几乎家喻户晓,在食客心中,它们就是太湖湖鲜的代名词。白鱼学名为鲦,白虾学名为秀丽长臂虾,俗称“水晶虾”(或白泥虾)。目前太湖三白和太湖三宝均已实现人工养殖。1、鲦(白鱼)太湖白鱼,亦称“鲦”,因“头尾俱向上”而得名。白鱼细骨细鳞,银光闪烁,是食肉性经济鱼类之一。白鱼肉质细嫩,鳞下脂肪多,酷似鲥鱼,是太湖名贵鱼类。2、梅鲚鱼梅鲚鱼因其尾部分叉,头细窄长,犹如凤尾,又称“凤尾鱼”。每年春节期间雌鱼产卵,两个多月后,孵出的幼鱼即可长约5~6 厘米,酷似凤尾鱼。8 月中旬起捕,每9月至次年2月中旬是梅鲚鱼的捕捞期,以8~l0月为盛,一汛产量可占全年梅鲚鱼总捕量的 80%。梅鲚鱼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含有很多的矿物质。3、银鱼(Heemisalanx prognathusRegan)(面条鱼、面鱼)银鱼体细长,体长为体高的11倍左右。银鱼下颌缝合处有肉质垂,舌上无齿,胸鳍条8~9;体透明。银鱼为洄游性鱼类,3~4月从海中洄游到江河口咸淡水中产卵,亲鱼产卵后死亡。银鱼一般生活在水体上层,分布于东海、黄海及江河口咸淡水区域。银鱼个体虽小,但在生殖洄游期间数量较大,形成鱼汛。银鱼味颇鲜美,深受群众喜爱。4、秀丽长臂虾(Palaemon modestusHeller)(白虾、水晶虾和白泥虾)秀丽长臂虾,俗称秀丽白虾,是太湖主要的经济虾类,白虾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颇受人们青睐。白虾壳薄肉嫩,生活在湖中时.通体透明,但生命力极为娇弱,离水即死,死后即成白色。研究结果表明:秀丽长臂虾适宜水温范围为0~34℃,水质透明度0.25~1.5m,水深1.5~6.0m,底质以泥沙底为宜;溶解氧4.5mg/L以上,pH 6.5~8.5,凶猛鱼类少的水体均可养殖。

5,安徽太湖 有什么特产吗

1、太湖猪。太湖猪系苏州一带优良猪种,以产仔多、早熟、母性好、耐粗食、适应性强、肉质好而著称。太湖猪群有横泾猪、梅山猪、而花脸、枫泾种等许多品系。2、太湖鹅。太湖鹅又称白鹅,是中国鹅种的良种之一。据《三农纪》记载,春秋时范蠡离开越王勾践以后,涉三江,入五湖,在太湖一带养鹅致富。据日本古书记载,如本雄略天皇时,吴鹅已输入日本,称为唐鹅。说明早在1500年前,太湖鹅已驰名中外。太湖鹅是家禽中唯一食草型动物,凡有草地、水域之处均可饲养。太湖鹅具有体质强健、觅食力强、成熟早、饲料消耗少等优点。根据育雏时间早晚,可分为“早春鹅”、“清明鹅”、“端午鹅”、“夏鹅”等。太湖鹅全身羽毛洁白而贴身,鹅肉鲜美,肥嫩可口,营养丰富。食用方法很多:切块红烧、制作烧鹅、盐水鹅。苏州卤菜行业用太湖鹅制作的“槽鹅”是特产之一。3、太湖银鱼。银鱼,古称“脍残鱼”,体细长、透明,栖息于近海、河口或淡水,以小型甲壳类为食,为“太湖三宝”之一。分布于我国、日本、朝鲜和越南沿岸以及苏联萨哈林岛(库页岛)。太湖产银鱼有四种,即大银鱼、雷氏银鱼、短吻银鱼和寡齿短吻银鱼。太湖银鱼属新银鱼亚科,全身色泽洁白,透明似银,无鳞软骨,肉质肥嫩鲜美,有“洞庭枇杷黄,太湖银鱼肥”之称。早在吴越春秋时期,太湖就盛产银鱼,清康熙年间,曾被列为贡品。银鱼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以及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等多种营养成份。4、太湖白虾。太湖白虾又名秀丽长臂虾,营养丰富,肉味鲜美,享誉中外,也为“太湖三宝”之一。白虾壳薄,活时透明,死后变成白色,因此而得名。据《太湖备考》记载“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大抵江湖出者达二白,溪河出者小而色青......青虾、白虾以色名也”。白虾多于夏季产卵,卵附在母体游泳足上,子虾孵出后即离母体,寿命一年。白虾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以及钙、磷、铁、无机盐和维生素A等。5、太湖梅鲚鱼。梅鲚鱼又称鲚鱼,体侧扁,尾部延长,银白色,雌大雄小,头大尾尖,形似劈刀,骨嫩鳞细,银光晶莹,与银鱼、白虾合称“太湖三宝”,是太湖的大宗产品,占全湖鱼虾总产量的一半左右。该鱼于每年春季开始产卵,两个多月后,当年孵化的梅鲚鱼可长到6.5厘米左右,酷似凤尾鱼。8月中旬起捕,8与至10月3个月内是梅鲚鱼的旺汛期,一期产量要占全年梅鲚鱼产量的80%。太湖梅鲚鱼时一种重要的外贸出口商品。6、太湖珍珠。太湖珍珠是淡水珍珠,具有光泽明亮、粒圆饱满、细腻光滑、形佳色美、硬度高、比重大、弹性好、正品率高等优点,它既是珍贵的装饰品,又是贵重的药材,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是外贸出口的重要商品。珍珠清热解毒、性寒、味甘甜、潜阳,能镇心安神、止咳化痰、明目止痛、收敛生肌、治疗高血压、老年支气管炎、胃溃疡等,使珍珠散、六神丸、小儿回春丹等20多种中成药的重要成分之一。珍珠制品还有增进身体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强化体质、延缓衰老等功能。7、太湖莼菜。莼菜,又名马蹄草、水菜,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宿根性浮叶草本植物,是我国的特产,享有盛名,原产太湖沿岸浅水湖滩,目前已有人工栽培。食用部分为卷叶和嫩茎。叶和茎不仅碧绿清香,鲜嫩爽口,而且能分泌出一种象琼脂一样的胶质粘液,做汤入口,柔滑清凉,别具风味,有补血、润肺、健胃、止泻、清热解毒功能。我国食用莼菜,最早记载于《周礼》。苏州的莼菜自古有名,晋张翰借思念家乡(吴)的“菰菜、莼羹、鲈鱼脍”要求隐退之事广为流传。宋张孝祥曾有七绝《莼菜》:“我梦扁舟震泽风,莼羹晚箸落盘空。”明万历年间作贡物上献朝廷。《苏州府志》载,四月时叫“雉尾莼”,最肥美;五六月叫做“丝莼”。(待续)
文章TAG:太湖特产太湖特产三百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