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长宁区 > 1950上海市市委书记,王秀珍晚年怎样生活的

1950上海市市委书记,王秀珍晚年怎样生活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04 03:41:48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1,王秀珍晚年怎样生活的

王秀珍,女。1935年1月生,辽宁辽阳人,中专毕业。195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3月参加工作。曾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是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共第九、十届中央委员。1977年1月离职审查,1982年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17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精神矍铄,是叶集“夕阳红老年人俱乐部”的发起者,她每天下午都会出现在未名广场,义务地为众多老年人娱乐默默地服务着,用她的话说,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别的老人在广场这打牌,她就会在边上看,如果有新来的牌友,她会主动上去服务,为他们搬上凳子。打牌前,她摆放凳子;打牌结束,她要把这些凳子一个一个摆放整齐收进屋子里。就这样,她每天要搬上至少60套打牌所用的桌、凳,这种打牌所用的桌子是由一个大凳子和一张木板组成的,按照每桌5个凳子和一个木板计算,收一次她要弯腰至少360下,一天摆出来、搬进去她要弯腰至少720下,一个月要弯腰20000多次。寒来暑往、日复一日,她这样已经坚持三年了。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这些所有的桌、凳都是她自己花钱买来的,前来娱乐的老人都称她为“活雷锋”。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这就是王秀珍老年生活的写照,祝愿王秀珍老人能够幸福、长寿。

王秀珍晚年怎样生活的

2,刘长胜的荣誉贡献

上海解放前夕,他与上海地下党其他负责人,发动党员,调查国民党统治区工厂、商业、机关、学校、银行、仓库等情况,及时将情报密送解放区。同时,组织起10万人的人民保安队,团结各阶层人士,领导上海工人、学生和爱国人士护厂、护校、护电,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破坏上海的罪恶计划,为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做出了突出贡献。对此,中共中央予以高度评价。他不仅是上海工人运动和地下党的杰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而且是中国工会的优秀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至1954年11月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华东局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1949年12月至1954年8月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其间:1950年2月至1953年1月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劳动部部长。1950年1月至1953年8月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三书记。1950年2月至1953年3月任上海市总工会主席。1953年2月增选为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53年5月至1957年12月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七届执委会副主席。1953年8月起当选为世界工会联合会第三次代表会议书记处书记。1957年后,又连续当选为世界工联第四、五、六届副主席、执行委员。1956年9月,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57年12月,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八届执委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1954年9月、1959年4月、1965年1月相继当选为第一届、二届、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57年12月至1966年12月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1962年1月起任北京国际大学校长、党委书记、董事会董事。1966年4月起任中非友好协会会长。刘长胜历任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中非友好协会会长等职。“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和迫害,于1967年1月20日含冤去世。1979年1月党中央为其平反昭雪。

刘长胜的荣誉贡献

3,饶漱石的人物经历

1903年11月23日,出生于江西抚州市临川钟岭乡环洲,父亲是著名的民主人士饶思诚。饶思诚也是八一南昌起义的参与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直到1958年仍担任江西副省长。  饶漱石早年入江西省立三师(今抚州一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饶漱石在南昌读书,参加南昌的学生运动。暑假回到临川后,饶漱石和从上海回来的傅烈一道,联络江西临川的学生和社会上的进步人士成立了一个剧社,利用演戏进行反帝爱国宣传活动。剧社多次在抚惠堂公演,每夜观众达2000多人。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任江西九江市地方团组织第二支部书记。他创建了“浔光社”,出版了不定期刊物《浔光》和《江声报》。他多次领导南伟烈学校的学生运动,并组织成立了“裁缝工会”“女工工会”。后被推选为九江首届学生联合会主席,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首界全国学联会议。  1924年,夏秋之间,饶漱石入上海大学学习,参加了李立三等在上海沪西小沙渡创办的工人俱乐部的领导工作。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沪西区罢工委员会党团书记,分工负责工人和学生团员工作,分工负责工人和学生团员工作,同时参与上海丝厂和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工人的罢工斗争,参加领导了上海“五卅”反帝爱国斗争运动。  1926年底至1927年3月,担任由陈独秀、周恩来等人组成的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特别行动委员会委员。饶漱石工作积极,能力强,在白区工作处于低潮时期,为白区党组织的恢复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因而很快崭露头角,成了上海工人运动的领袖人物。  1928年,饶漱石作为中央代表团成员、江西省委特派员到赣东北巡视工作。任中共赣东北特委书记、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同年12月,饶漱石调回上海,任团中央秘书长。1929年起,到东北任共青团北满省委书记,中共满洲临时省委常委、满洲省委代理书记(刘少奇出狱后任中共满州省委宣传部长,曾一度为饶的部下)。为东北党团组织最高负责人。在东北工作期间,饶曾负责组织了营救刘少奇的活动,并取得成功,又成功组织了奉天纺织工人大罢工。多次到哈尔滨巡视工作,并与唐巨经等人成功组织过著名的哈尔滨皮鞋厂工人大罢工。1930年4月,饶漱石因所谓“满洲破坏案”,与赵尚志等30人一同被逮捕入狱,内定为枪决,后经党组织派人做张学良的工作,才改为监禁。在狱中,饶漱石经受了各种酷刑,但他坚贞不屈。他在狱中建立了党团支部干事会,领导难友们与敌人进行了英勇的斗争,自己带头绝食,并取得了胜利。后又染上了瘟疫,险些丧命。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饶漱石和赵尚志等人一同被党组织营救出狱。1932年初,饶漱石回国在上海做工会工作,先后任上海工人联合会主任兼党团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部长兼秘书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上海执行局党团书记,多次组织领导上海工人罢工和学生游行。1933年,饶漱石调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华北办事处主任,8月兼任河北临时省委代理书记。由于中共临时中央的领导都转移到中央苏区,饶漱石主持了党在白区的各项工作。1935年赴苏联,饶漱石任中国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饶漱石和王明等人共同起草了著名的《八一宣言》(即中共中央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奠定了抗日救国统一战线的基础。他穿梭于法国、英国和美国,从事国际统战工作,在海外华侨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为八路军、新四军募集了大量钱物。并通过美国和加拿大共产党动员白求恩来延安救治伤员。  1936年起,先后被派到美国、法国,还先后主编或创办过《先锋报》、《救国时报》、《华侨日报》。1938年2月,饶漱石出席了在英国伦敦召开的世界反侵略大会,并用赵建生笔名撰写了《为自由和平而战的中国工人阶级》一文。抗日战争期间,历任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华中局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华中军分会常委兼新四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兼新四军政委。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是年底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委员、北京军调部中共代表。1946年10月,饶漱石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兼组织部部长,仍兼任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兼新四军、山东军区政委。1947年1月,饶漱石任华东军区兼任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中共华东局党政最高负责人,陈毅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 ,粟裕为副司令员,负责战役指挥。1947年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1947年2月到1947年7月,饶漱石作为华东军区和华东局负责人,从后勤上支持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白塔埠战役、蒙泰战役、南麻、临朐战役等。领导指挥胶东保卫战、周张战役、潍县战役、兖州战役,以及协助苏北兵团进行了李堡拼茶战役、盐南战役、益林战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上海市市委书记。1950年8月,第三野战军前委与华东军区合并后, 饶漱石任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政委。  1953年,调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和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后邓小平、陈云向毛泽东揭发他与高岗阴谋分裂党中央,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1954年2月,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受到批判。  1955年,被开除出党。1965年8月30日,因潘汉年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判处他有期徒刑14年,剥夺政治权利10年。1965年9月23日,被假释出狱。文化大革命爆发后,1967年被重新收监。  1975年3月2日,在牢狱中因病去世,享年72岁。

饶漱石的人物经历

文章TAG:1950上海市市委书记上海上海市市委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