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5. 上海行政区划最新调整方案
目前上海有17个区和1个县:浦东新区、徐汇、长宁、普陀、闸北、虹口、杨浦、黄浦、卢湾、静安、宝山、闵行、嘉定、金山、松江、青浦、奉贤17个区;崇明县。上海作为我国的繁华大都市,是我国的经济交流中心。
上海,简称“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
6. 上海市行政区划调整时间
上海行政区是由上海市政府提出报国务院批准。
7. 上海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直到1980年为止,上海市的区划16年未变。有黄浦、南市、卢湾、徐汇、长宁、闸北、静安、虹口、杨浦、普陀10区和上海、嘉定、宝山、川沙、南汇、奉贤、松江、金山、青浦、崇明10县。
2009年,撤销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2011年,合并黄浦区、卢湾区设立新的黄浦区。2015年撤销闸北区、静安区,设立新的静安区。2016年7月22日,崇明县撤县设崇明区。
自1958年设县以来,58年后上海再一次变成无县时代。上海市现辖黄浦区、徐汇区、静安区、长宁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浦东新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区16个区。
8. 上海市行政区划调整文件
没有,上海市从立市到现在辖区下只有区和县,没有市。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以后,认识到上海在中国的特殊地位,于次年(1928年)把上海升格为院辖市(行政院直辖)。由此,上海正式从江苏省独立出来,这是上海成为直辖市的开始。
1949年5月,上海解放,此后上海管辖内有黄浦、老闸、邑庙、蓬莱、嵩山、卢湾、常熟、徐汇、长宁、普陀、闸北、静安、新成、江宁、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篮桥、杨浦、榆林等20个区和新市、江湾、吴淞、大场、新泾、龙华、洋泾、真如、高桥等10个郊区。基本保持了原来解放前的行政管辖规模。
1958年,江苏省的松江专区下面的九个县:上海、嘉定、宝山、川沙、青浦、南汇、松江、奉贤、金山和南通的崇明县总共十个县划归上海。上海的行政区划一下子扩大了十倍,基本奠定了今天上海的规模。
1960年12月26日上海市委正式发布《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嵊泗人民公社划归上海市领导后的领导关系的通知》,宣布“嵊泗人民公社自一九六一年一月一日起,从浙江省划归上海市领导”。
自1962年5月起,嵊泗列岛又重新划归浙江省领导。
经过1958年的扩大以后,上海的规模基本奠定,此后就有一些内部的调整。
截至2017年,上海市共辖16个市辖区,分别是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宝山区、闵行区、嘉定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金山区、浦东新区、崇明区。上海市人民政府驻黄浦区人民大道200号。
9. 上海市行政区划调整目的
1990年末,全市辖12个市辖区、9个县。
从1989年开始,上海的行政区划进行了多次重大调整。最早开始的是区、县合并。
1992年7月,上海县的龙华乡及虹桥乡的3个村并入徐汇区,新径乡及虹桥乡的两个村并入长宁区;嘉定县的长征乡和桃浦乡并入普陀区;宝山区的彭浦乡并入闸北区。
1992年10月,设立浦东新区,管辖范围是原杨浦、黄浦、南市3区的浦东部份,原川沙县的全部及上海县的三林地区。上海县及闵行区合并,成立新的闵行区,区政府也从原闵行地区迁至原上海县政府所在地莘庄。
1992年,嘉定撤县设区;
1997年,撤消金山县,与原石化地区合并成立新的金山区;
1998年,松江县撤县设区;
1999年,青浦县撤县设区;
2001年,南汇、奉贤两县同时撤县设区。
2000年,黄浦区和南市区的合并。
2009年,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
2011年,卢湾区与黄浦区合并,形成新黄浦区。
2014年,静安区与闸北区的“撤二建一”,形成新静安区。
2016年,崇明撤县设区
崇明撤县设区后,上海共辖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虹口、杨浦、闵行、宝山、嘉定、浦东新、松江、金山、青浦、奉贤、崇明16个区,进入“无县”时代。
10. 上海行政区划变更
江苏 明代在华亭、上海地区设立松江府。
清代设立苏松太道(中后期依其驻地又俗称为上海道,为清朝江苏省下属的道级行政区划之一,辖管苏州府、松江府和太仓直隶州,顺治年间驻地为太仓,康熙时期驻地为苏州,雍正之后驻地为松江府下辖的上海县。清初顺治年间,买买菜设立分巡苏松兵备道,辖苏州府、松江府,隶属江南省,道署驻太仓州。1663年(康熙二年),苏松道改为苏松常道,增辖常州府,道署随之移驻苏州。1667年(康熙六年)江苏建省后,苏松常道裁撤。1670年(康熙九年)恢复苏松常道。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常州府改属江镇道,于是苏松常道改名苏松道。1724年(雍正二年),原属苏州府的太仓州升为直隶州,于是苏松道改名苏松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