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长宁区 > 庆同,陈独秀为什么被开除党籍

庆同,陈独秀为什么被开除党籍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18 10:28:26 编辑:上海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陈独秀为什么被开除党籍

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思想发展成为右倾机会主义,放弃对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对国民党右派的进攻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1927年大革命遭到失败,除了来自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原因,他的右倾错误也是重要的原因。因此,1927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改组,他离开中央领导岗位。尽管如此,陈独秀仍然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陈独秀的观点:文学之文以情为主,应该华美而不重实用。他曾有“华美无用之文学”的措辞,钱玄同提出质疑,此“无用”二字是否与一贯之主张有冲突。其实,此“无用”二字表达了陈氏一种很重要的文章观念。所谓“无用”,即无实用之意,并非无价值。文章区别于文学,正是在实用与不实用上划清界线。应用之文以理为主,应该朴质而有用,清除“阿谀、虚伪、铺张的贵族古典文学”的恶劣文风。魏晋以后,应用之文骈化倾向日益显著,大有不骈就不能作文的趋势;唐宋古文家企图扭转这种风气,其策略不是促进小说的发展,戏剧的新生,以减轻应用文体肩负的美文职能,反而加速了应用文体文学化的步伐,使其变得更加小巧精致,更加失去了应用的品格。

陈独秀为什么被开除党籍

2,觉醒年代中该如何评价陈独秀

觉醒年代》继续在央视热播。这是一部思想深度、历史深度和艺术深度俱佳的优秀电视剧。在剧中,于和伟第三次出演陈独秀,果然没让观众失望。看他的表演,眼神里是戏,台词里是戏,一笑一颦都是戏。1915年,剧中的主人公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新青年》。《新青年》的创刊,犹如在黑暗中闪出的一道曙光,犹如于无声处听到的一声惊雷,惊醒了沉睡着的古老中国。《新青年》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开始。陈独秀,1879年出生于安徽安庆。名庆同,字仲甫。“庆”字是陈氏家族的辈分。“庆同”就是同庆的意思。“仲甫”是陈独秀的字,他在家里排行老二,故称“仲”。 “甫”就是美男子的意思。“陈独秀”,是他一生中使用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个名字。现在已很少有人会记起他的本名陈庆同了,但上过学的都知道,中国有个伟大的革命先驱叫陈独秀。独秀是陈仲甫发表文章的笔名。关于它的由来,还有一段颇有意思的故事呢。1914年11月10日,陈独秀在著名政论家章士钊办的《甲寅》杂志上,第一次用笔名“独秀”发表了一篇题为《爱国心与自觉心》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陈独秀强调民众的“爱国心”必须要建立在“有自觉心”的前提上,否则即使亡国亦无所惜。这一激进的想法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不啻一枚炸弹,警醒了不少人,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独秀”这个笔名也因此遭到很多人的误解。不知情者,以为陈独秀也太自命不凡了,竟自诩为“一枝独秀”。就连陈独秀的同乡好友,亚东图书馆经理汪孟邹看到这个笔名时,也曾当面质问他:仲甫兄,你也太不谦虚了吧,这完全是目中无人呀。你以为这世上只有你才是奇才,才是“一枝独秀”,其他的人是不是都是庸人和笨蛋呀。陈独秀听后,赶忙解释道:哪里!哪里!在我们家乡安庆有一座山叫独秀山,秀美挺拔。小时候我经常在那儿玩,我的确也非常喜欢这座山。我用这个名字,只不过表明我是独秀山下的一个小民而矣,实在没有别的意思。陈独秀说的这座独秀山,坐落在自己的家乡安徽安庆。它独立于群山,但又不远离群山,林木蓊郁,奇石突兀,很是秀美。其实,在安庆的四周有不少的名山:东南有名扬海外的九华山,西南有 “蓬莱仙岛”小孤山,东北有人称三十六洞天的浮山,西有“古南岳”之称的天柱山等等。相对来说,独秀山不过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1953年,毛泽东沿江视察来到安庆。他矗立船头,问随行官员:是先有陈独秀,才有独秀山,还是先有独秀山,才有陈独秀?随行人员竟一时语塞。其实,答案是明摆着的:独秀山之名由来已久可。由此可见,独秀山在当地确实没有太大的名气。陈仲甫起名独秀,包含着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陈独秀一生奔波在外,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家乡总是念念不忘。陈仲甫起名独秀,深藏着他投身革命的远大志向和宏伟抱负。他的民主思想和奋斗历程,能够证明他是名副其实的“独秀”。陈独秀因山而得名,而独秀山也因陈独秀而闻名。关注影视探真公众号,大家一起涨知识啦

觉醒年代中该如何评价陈独秀

文章TAG:庆同陈独秀为什么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