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长宁区 > 圆明讲堂,镇宁路圆明讲堂开放吗

圆明讲堂,镇宁路圆明讲堂开放吗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21 19:25:09 编辑:上海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镇宁路圆明讲堂开放吗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镇宁路圆明讲堂开放,镇宁路圆明讲堂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08:00-16:00,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延安西路458号,上海圆明讲堂创立于1934年秋,是现代名僧圆瑛法师的道场.讲堂琉璃山门上面是仿古式檐顶,用淡咖啡色琉璃瓦砌成,双重檐下是两根盘金龙的柱子,柱前一对青石狮子。进入山门,走廊和天井的地上用淡绿色水泥方砖铺地,每块砖上都刻印着莲花,象征着进入佛教清净宝地,步步莲花。

镇宁路圆明讲堂开放吗

2,镇宁路圆明讲堂开放吗

镇宁路圆明讲堂开放,镇宁路圆明讲堂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08:00-16:00,每天都开放。镇宁路圆明讲堂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延安西路458号。

镇宁路圆明讲堂开放吗

3,圆明讲堂的寺庙传承

1933年,大师皈依弟子顾联承和顾夫人邢景贤两居士发心捐献祖传家产、延安西路私人花园用地,建造殿屋房舍,供养大师,命名为上海圆明讲堂,作为大师在沪弘法修持道场。次年八月落成,由大师主持落成大典及佛像开光仪式。1940年,在圆瑛大师倡导下设立圆明法施会,除了弘法讲经以外,印送大师所著各种经纶及佛学书籍计二十余种,以法利生。后又设立莲池念佛会,常年念佛,道场盛及一时。1945年,圆瑛大师又创办“楞严专宗学院”,培养续佛慧命的僧才。1953年9月19日,圆瑛大师圆寂,遗嘱将讲堂托付给他的弟子明旸法师。明公上人继承大师遗愿,弘宗演教不遗余力。但随着极“左”思潮的泛滥和“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讲堂的房产被工厂征用,宗教活动被迫终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政策逐步落实,圆明讲堂也得到了迅速发展。1983年夏,明公上人主持设立“圆瑛法师纪念堂”,建立玉佛殿。同年,讲堂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1988年9月,在明公上人悉心努力下,圆明讲堂全面恢复。恢复后的讲堂成为拥有现代化设施的庄严道场,有观音殿、玉佛殿、极乐世界殿、纪念堂、五百罗汉山等殿堂。1994年,又兴建了舍利殿文物室。多年来,在明公上人垂范下,圆明讲堂坚持讲修并重,道风蔚然。为了适应社会发展,1995年,明公上人开始擘划圆明讲堂的重建工作。后因法体欠安,堂务工作交与弟子照诚法师主持。照诚法师不负重托,带领全体法师、护法居士齐心协力,忘我工作,1999年底,一座五层综合弘法大楼顺利落成。新大楼占地面积497.4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399.6平方米,增加了大讲堂、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等设施。圆明讲堂从此又翻开了新的篇章。为秉持圆瑛大师“大慈悲、大无我、大无畏”的教诫和明公上人弘法利生、慈悲济世的悲愿,照诚法师提出了“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的理念和奋斗目标。一个中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四个基本点就是“以文化阐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回报社会,以修学净化心灵。”照诚法师深刻认识到当今佛教存在青黄不接的状况,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故于1997年底经堂务委员会研究,决定恢复创办楞严专宗学院,培养文化和教理水平较高的僧宝。2000初,楞严专宗学院与龙华寺合并成立“华林佛学院”,并确立“有情有义,知恩报恩,善始善终,无怨无悔”为华林院训。在通俗弘法方面,圆明讲堂除坚持每月初一、十二、十五和佛菩萨圣诞日的讲经以外,2000年夏开始举办圆明佛学讲习班,以此提高广大信众的佛学水平,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照诚法师常讲:“如果说文化教育是佛教的生命力的话,那么慈善事业就是佛陀慈悲精神的真正体现。”圆明讲堂在2000年伊始成立“圆明慈善办公室”,集聚教内教外各界人士的爱心、善力,为社会、人群不懈奉献,努力耕耘。在短短的时间内已向社会各界捐赠25次,如:向静安区政府慈善基金会、闵行区启音学校、上海襄阳路残疾弱智儿童康复院、辽宁省大连市日新孤儿院以及延安街道孤儿施云同学等捐献资金达71366.40元,筹集并向甘肃省武威市、贵州省遵义市等贫困地区寄赠衣物棉被七次15000件并资助百余名失学儿童复学。“荣耀归功于佛陀,成绩归功于大家。”圆明讲堂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党和政府、市区各级宗教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协助。我们真诚的希望,各界朋友一如既往的支持与关心圆明讲堂文化教育和慈善事业的发展。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以“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为努力方向,全体法师将本着佛教第一、寺院第二,常住第一、个人第二的信条,为继承上海佛教界的优良传统,发扬教界老前辈们的爱国爱教、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此做出最大的努力!

圆明讲堂的寺庙传承

4,几位大德高僧注解楞严经的故事

《楞严经》是我最喜欢的书,当初在读了很多遍之后,开始看注解。最先看的就是宣化上人的《楞严经浅释》,后来又学习了圆瑛法师的《楞严经讲义》,以后陆陆续续又学习了一些古代大德高僧的注解。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很多大德高僧注解《楞严经》的因缘,以及他们是如何辛苦付出来注解《楞严经》的。在这里我根据古德原著搜集了一些材料,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如果广说,那就太多了。让我们从中体会大德高僧在修行楞严法门上表现出的卓绝行持和高尚品德。 我将按照时间顺序,由古而今。主要由两点原因,一是尊重古德故,二是以表传承故。 一、明朝交光大师与《楞严经》 在交光大师《楞严经正脉》中,曾提到他注解《楞严经》的因缘,【寺众多病不安。予祝云。愿我一身代之。随即病。逾半月垂危。眷属围视。予在昏沉中。觉有人提臂警云。佛来矣。予惊起。跪西仰视。提警者。观音也。见佛立于中。二大士夹于左右。皆黄金色。光明晃朗。各丈余。予即知其接引往生。遽云。往生至愿。奈楞严旧注杂乱。未注疏耳。闻佛琅然语云。诚然杂乱。语毕。即见三圣皆回身西去。犹瞻望后身金背。及青螺后发。渺然渐远。随开目。身汗如雨。咸问慰之。予备述所见。仍曰。予已给假注经。且得不死。汝等勿虑也。众咸念佛。声动屋宇。……寺众果自予寝病时顿安。】 可能有的人看不太懂,我简单做一下翻译。 寺里僧众多人生病,交光法师祈祷说,愿我一人代众人病。然后他自己就真病了,过了多半个月,生命垂危。众人围视,法师在昏沉中,感觉有人在提自己的手臂,说佛来了。法师突然惊觉而起,向西方跪下仰视,看到提自己手臂的是观音菩萨。看到阿弥陀佛站在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中间,三人都是黄金色。光明晃朗。各丈余。法师知道阿弥陀佛是来接引他往生了,然后法师对佛说:“往生当然是我的愿望。但是奈何《楞严经》以前的注解太杂乱,我以前就一直想注解《楞严经》,到现在也没注解。”这时就听阿弥陀佛琅然语云:“诚然杂乱。”说完,就见三圣皆回身西去。犹瞻望后身金背。及青螺后发。渺然渐远。随即法师清醒过来,睁开眼睛,身体出汗如雨,见法师醒了,众人都来慰问他。法师就向众人讲了自己刚才的经历,然后说:“阿弥陀佛已经准我假来注解《楞严经》,我不会死了。大家不必担心。”众人听法师这么一说,都感动得念起阿弥陀佛佛号,声音震动整个屋子。而寺里的本来生病的僧众也果然自从法师生病之后就好了。 可见交光法师之所以能注解《楞严经》,是获得了阿弥陀佛的认可,也就是说法师注解的《楞严经》,是在矫正之前的“杂乱”。交光法师在正脉中云【 旧解徒知慕经圆妙。不能曲顺经文。深研本有圆妙的旨。 而乃傍引他家仿佛圆妙之义以会释之。故不惟文义了不相合。且将本经元来脉胳。悉成紊乱。而首尾不相通贯。故今新疏。但惟奉顺佛经。曲搜本意令其脉胳贯通。则经中本有圆妙深意。岂他家所能比拟。故名正脉。意在此也。】所以这本著疏名为正脉。 二、清朝续法大师与《楞严经》 在《《楞严经》灌顶疏》中,提到续法大师,【 每当注释浩繁。略闭目间。甘露灌顶。神思飈发。迅笔成文。不假思索。 】因之自号灌顶。 就是说续法大师在注解经义的时候,如果遇到困难,闭目之间,就会有甘露灌顶,之后就智慧大开,问题迎刃而解,注解经义,不假思索。所以续法大师,也叫灌顶伯亭大师。关于续法大师不可思议的事情比较多,在这里不多列举。 《楞严经灌顶疏》中记载,续法大师所著经典。【有华严别行经圆谈疏钞记十二本。《楞严经》序释圆谈疏廿五本。贤首五教仪六卷。科注四十八卷。起信论疏记会阅十本。药师疏钞六卷。观音疏钞八卷。金刚直解五卷。四十二章经疏钞五卷。观经直指疏十本。瑜伽施食经疏十本。观音疏。弥陀略注。如意经疏。心经二解。尊胜经疏。势至疏钞。像想章疏。八大人觉经解。大悲咒释。准提咒释。各一卷。佛祖纲宗四卷。贤宗十要二卷。持念因果记。念佛异征记。乐邦净土咏。醒世善言。西资归戒仪。瑜伽归戒仪。系念仪。放生仪。各一卷。燄口仪疏十本。燄口摘释一卷。共一百六十八本。】 人们常说著作等身,续法大师应该早就过了等身了。 【己亥秋。捐赀遣余。送入楞严寺藏。……惜乎。辛丑云房失火。化为灰烬。……楞严志。板存各寺。】 后来所有的著作,有的出版印刷,有的没印刷,没印刷的有一百多种,结果房子着火,经典化为灰烬。不过好在之前《《楞严经》灌顶疏》已经印刷过,还有印刷底版存于各寺。正因如此,我们才能看到今天的《楞严经灌顶疏》,可见是多么的不容易。 根据续法大师的著作目录,除了<楞严咒>疏外,他还注解过大悲咒释。准提咒释。各一卷。可惜这两种非常重要的咒的修法,应该未能免于大火。我们就看不到了,实在可惜。 续法大师在《楞严经灌顶疏》中,对于交光法师《楞严经正脉》给予了肯定,认定《楞严经正脉》乃是真解如来真实义。肯定了《楞严经》中用根之旨。 三、近代圆瑛大师与《楞严经》 圆瑛大师是新中国成立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任会长(虚云老和尚是名誉会长),有“楞严座主”“楞严独步”之称。其在著作《楞严经讲义》中,曾提到自己学习注解《楞严经》的因缘。 今引《楞严经讲义》【 余年二十四,听讲斯经,愧学识之浅陋,感注疏之繁多,用心过度,致患血疾。乃于佛前发愿,仰叩慈光冥护,顿令恶疾速愈,更求得悟,寂常心性,真实圆通,宏扬是经,著述讲义,用报佛恩,藉酬私愿。越日,见有化人,状如老媪者,来示余曰:云不要紧!以白杜鹃花炖冰糖,服之可愈。言讫回首,媪即不见,心窃异之。遂依言购服,三次血止。 于是信愿益坚,精心研究。竟达十载,于经中疑义深奥难解之处,遂一一书条,贴于壁上,逐条静坐参究,既明白一条,即扯一条,如是者八年之久,一房疑义,扯尽无余。】 从上文可以看出,圆瑛大师学习和注解《楞严经》是多么的尽心尽力,在研究《楞严经》上,功夫下的是非常深的。 【所著经论讲义,已出版流通者,十有余种,惟此经讲义,迟迟著述者,何也?以楞严妙义,丰富深藏,每讲一次,则有一次发明,多究一番,自有一番进步,意欲掩关,专著是疏,机缘未凑,致延时日。迨年六十有八,深感老病之躯,风前残烛,若不速偿斯愿,恐悔莫及。遂于圆明讲堂,创办愣严专宗学院,有欲造就僧才,续宏大教,谨择四月八日,开演斯经,日更躬亲授课,余时编著讲义,每夜辄至三更乃止。如是者久,辛劳过度,旋至次年二月初四,正讲演时,忽患中风之病,由徒明旸,急扶下座,入室遂已不省人事,经时七日始得转机。幸有良医黄钟、郑葆湜二医师诊治,方告安然。至七十二岁,复思楞严著述未竣,大愿莫偿,于是乐慧斌居士劝余曰:从容编著,既有善愿,必获成功。于七十四岁夏告完,计二十四卷,装成五册……。】 我查了一下圆瑛大师的生卒:1878年-1953年。大师的年纪是75岁,到了74岁才最终注解完《楞严经》。从24岁听讲到74岁一共50多年,可见大师在遇到《楞严经》后,是用了自己的一生去研究《楞严经》,弘扬《楞严经》。 圆瑛大师在《楞严经讲义》中对交光法师的《楞严经正脉》十分推崇,对于《楞严经》是否是“用根”,给出了这样一段话,【 是知识心,乃大定之冤贼,菩提非此心所得成;根性为圆通之正因,楞严实自性之本具。 故阿难请示成佛大定,如来即为破识显根:破识心五种胜善功能,犹属生死妄想,令人决定舍之;显根性一精元明心体,以为涅盘妙门,令人决定用之。则欲令舍识用根,为修楞严要旨也明矣!】 宣化上人在《楞严经浅释》中,对于圆瑛法师的《楞严经讲义》也给予了肯定。 根据《楞严经》经文,经云: “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 “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所以《楞严经》中,佛陀旨在用根解结,明矣!用的是哪一根呢?就是后文的观音耳根圆通了,用耳根。 最后希望大家能从古今大德高僧对于《楞严经》的修持上得到动力,努力发心,学习并弘扬《楞严经》,<楞严咒>。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
文章TAG:圆明讲堂圆明讲堂讲堂镇宁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