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长宁区 > 上海市质监总局局长,翁祖亮的人物履历

上海市质监总局局长,翁祖亮的人物履历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07 01:10:00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1,翁祖亮的人物履历

1983.08——1988.08,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助理工程师1988.08——1990.04,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工程师、工会主席1990.04——1993.07,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工会主席、高级工程师、党委委员1993.07——1998.12,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委员1998.12——1999.12,上海内燃机研究所所长、党委委员(正局级)1999.12——2001.04,上海内燃机研究所所长、党委委员(正局级),上海汽车工业质量检测研究所所长(其间:2000.05—2000.06在市委党校第42期领导干部培训班学习)2001.04——2002.08,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上海汽车工业技术中心主任,上海汽车工业质量检测研究所所长2002.08——2003.05,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上海汽车工业技术中心主任,上海汽车工业质量检测研究所所长,上海汽车工程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2003.05——2004.10,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正局级)(2001.10—2003.10在澳门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习)2004.10——2006.07,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2006.07——2008.05,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委书记、局长2008.05——2008.06,上海市卢湾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2008.06——2008.07,上海市卢湾区委副书记、副区长、代理区长2008.07——2011.09,上海市卢湾区委副书记、区长(其间:2009.03—2009.07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2011.09——2011.10,上海市闸北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2011.10——2012.01,上海市闸北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区政府党组书记 2012.01——2013.04,上海市闸北区委副书记、区长,区政府党组书记2013.04——2015.01,上海市闸北区委书记。 2015.01——上海市黄浦区委书记

翁祖亮的人物履历

2,多美滋的新闻事件 百度宝宝知道

在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发生后,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称,对先前涉嫌污染的恒天然浓缩乳清蛋白粉的检测结果呈阴性,并未检测出肉毒杆菌和肉毒毒素,而只检出了没有毒素的生孢梭菌,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危害。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也于前一天发布公告称,经检测,结果显示多美滋预防性召回的14个批次产品均...未检出肉毒杆菌和肉毒毒素,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的产品是安全的。真相还原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在生产的浓缩乳清粉中疑似检测出肉毒杆菌,这一声明中也指出仅仅是“疑似”检测出肉毒杆菌。诸如多美滋等各大涉事奶粉企业开始对受牵连的批次奶粉进行全面的预防性召回,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安全和利益,以等待权威部门对这些批次的奶粉进行最终检验。上海质监局称在涉事的多美滋奶粉中未检测出肉毒杆菌。新西兰初级产业部也发布权威公告,经195次检测未检出肉毒杆菌,而是与之相似的梭状芽孢杆菌,对人体并无伤害。尽管证实产品是安全的,没有任何安全隐患,多美滋总经理卢敏放依然向消费者表示歉意,“我代表公司向此前近一个月来因此事件给妈妈们带来的担心和困扰表达了道歉之意,并感谢各方对多美滋的信任和支持。”第一时间向公众传递信息“恒天然事件”发生后,多美滋在第一时间内通过企业官方微博和相关渠道,向公众做出及时的回应和互动。上海市质监局沈伟民副局长也表示,“对乳粉肉毒杆菌可能对下游产品和消费者产生的影响,相关企业应要求供应商作出解释,并做好进口原料的把关,及时向消费者披露原料的抽检信息。”对于如何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多美滋也迅速做出回应,并推出了人性化的退换货计划——无论是否保留购物小票,产品是否已经开封,您都可以带着产品包装及购物小票(如有)前往全国900个城市的4900家指定门店进行退换货。并通过官网和官方微博及时发布最新的消息。“涉事企业第一时间对相关的事实进行回应,保证信息公开透明,并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一些相关的措施,这样能够和消费者进行有效地互动,从而获得消费者的理解和消费者的心。”业内人士指出,“此次事件充分证明了多美滋是一个高度负责任的企业。” 新闻事件2013年9月16日,央视报道称,新生儿在医院喝“第一口奶”,背后暗藏金钱交易,而多美滋等企业被曝出贿赂医生和护士。回应多美滋对此回应称公司严格遵循中国的法律法规,包括《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并为此设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如有违反,将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无孔不入的“奶粉更营养”说中国每年新生儿数量约为1600万,这一庞大的数字让中国市场成为国内外母乳代用品生产企业争相抢夺的宝地。仅2008年,中国配方奶粉销售量就增长26%,达到35亿美元。《生命时报》记者在北京、河北安徽、江西等地展开调查,发现各地仍存在母乳代用品商通过隐蔽方式推销奶粉的行为,在他们的宣传造势下,“配方奶营养堪比母乳,甚至强于母乳”的概念深入人心。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北京市各大医院内部对于母乳代用品的营销行为管控较为严格。但是,在医院周边,给孕妇发放小礼品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人向记者反映:“听各种孕期讲座时,常有人赠送奶粉试用装,同时附赠育儿指南,里面会巧妙地植入婴儿配方奶粉广告”。记者2013年4月刚在北京某三甲医院生产完,就接到一名自称为“多美滋妈妈课堂”工作人员的电话,让记者惊讶的是,她不但知道记者的出院时间,还能准确说出孩子的性别、出生日期。连着两个月,记者都接到她的电话,询问母乳情况,如孩子够不够吃、母乳质量如何,是否考虑添加奶粉等,并推荐多美滋奶粉,称该奶粉接近母乳。家住河北省保定市的田女士在宝宝3个月时就断了奶,改喝婴儿配方奶粉。她对记者说,医生最开始都建议母乳喂养,但一旦奶水不足,孩子吃不饱,医生就会催促加点奶粉。“平时也老听电视广告中说奶粉和母乳差不多,甚至还说奶粉中添加了母乳中缺乏的成分,所以我自然而然给孩子断奶了。”在安徽多地,妇幼保健院成了推销奶粉的“主要阵地”,余女士就曾在淮南妇幼保健院遭遇过奶粉推销。“他们和美赞臣合作开设孕前课程,宣传奶粉更营养。宝宝出生后,医院会送一罐奶粉。”在同一家医院生产的小赵,也因“被动”加入美赞臣会员而一直遭到电话推销的骚扰。27岁的崔女士刚在江西省某县人民医院生产完,就有一名女子进入产房,拿出一小罐“明一”牌奶粉说:“免费送你,要是吃的好可以跟我联系。”崔女士表示,来这里生孩子的多是农村人,很多人会收下赠品,并喂给孩子吃。崔女士好奇的是,为何这些推销商能长期自由出入病房,而且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谁刚刚生完孩子?本报通过“生命时报”官方微博、微信,同时联合39健康网、新浪网健康频道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33.2%的人在生孩子前后经常遇到奶粉推销,38.1%的人通过媒体广告了解奶粉相关信息。2013年,国际组织救助儿童会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也显示,25%的中国妈妈称收到过乳品企业的礼品,40%的人收到过配方奶粉样品,被调研的6个中国城市中,35家食品店中有一半会推广母乳替代品。法律效力不足导致营销横行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奶粉企业过度营销并不少见,一是违反《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进行6个月以下的婴儿配方奶粉宣传;二是利用明星、婴幼儿及儿童、所谓的“营养博士、专家”等做奶粉广告,对公众产生误导。而这些营销之所以有市场,也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法律效力不足。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顾问邱宝昌说,2014年我们执行的法规仍是1995年出台的《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这只是部门的规章,法律效力不够,和广告法、工商法的一些条款没法衔接。其次,职责不明导致监管不到位。中国营养学会营养教育与信息办副主任张涵说,虽然我国有相关管理办法,但由于职责不明晰、监管不到位,致使违法行为比较普遍。乳业专家王丁棉也表示,在乳品方面,卫生局只是有规定但并不管,工商部门不会去查医院,质监部门也只是管产品质量,这样就形成了监管真空,即使发现违规,处罚太轻也不足震慑企业。第三,母乳喂养知识不足,导致妈妈们容易动摇。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说:“婴儿配方奶粉是卖给没有母乳的婴儿吃的,这一点必须要明确。”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汪之顼也担忧地表示:“奶企营销争夺第一口奶,确实会极大影响乳母产后最初几天对开奶的努力,很容易因动摇而选择奶粉。”管理规范距离国外差距大在2014年两会中,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冯平在其提案中建议,限制婴儿奶粉广告,普及母乳喂养。他对记者表示,“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喂养方式,国外会建立婴儿营养中心进行研究,但国内目前缺乏这种对婴儿奶粉的深入研究,直接影响了我国婴儿的营养状况。”另外,很多国家对母乳替代品的规范管理值得学习,如印度就有较健全的法律法规,严格禁止母乳代用品在电视、报纸等公众传播媒介上做广告,以保证母乳喂养率。因此,当我国母乳代用品以每年25%速度增长时,印度2002年到2008年的母乳代用品销量几乎无增幅。1981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的《母乳替代品市场国际准则》,成为了各国规范母乳替代品市场的主要参照依据。其规定婴幼儿奶粉生产厂家不能向大众宣传和推广婴幼儿奶粉,婴幼儿奶粉外包装上不能出现婴幼儿的图片,并且必须印上鼓励母乳喂养的文字。在此基础上,我国于1995年出台了《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并且于2011年进行了修订

多美滋的新闻事件  百度宝宝知道

文章TAG:上海上海市海市质监上海市质监总局局长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