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长宁区 > 徐光启,徐光启简介

徐光启,徐光启简介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19 11:28:32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徐光启简介

http://baike.baidu.com/view/3713.htm

徐光启简介

2,徐光启是个什么样得人

徐光启是个一心为国的人,明朝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中国明末数学和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
一心为国

徐光启是个什么样得人

3,徐光启传古文翻译

1、神宗壮之 神宗给他鼓劲 2、乃稍给以民兵戎械 这才稍微拨给民团战斗武器 3、召起之 征召启用他(徐光启) 4、以资城守 凭借此(大炮)守城 5、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 光启很是拥有发展经济的才能,一直有志向把他为民造福。 6、及柄用 到了被重用 7、令有司刊布 叫有关部门刊印发布天下

徐光启传古文翻译

4,徐光启的生平事迹

徐光启(1562-1633),明松江(今属上海)人,字子先,号玄扈。万历进士,选庶吉士。通天文、历算,习火器。入天主教,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研讨学问。万历四十年(1612年)充历书纂修官,与传教士熊三拔共同制作天、地盘等观象仪。次年遭讦,称病去职,兴屯耕于天津。四十七年,明军败于辽东萨尔浒,乃疏请自效,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熹宗即位,以志不得展,藉病归。天启元年(1621年)复职,力请铸红夷炮御敌。后忤魏忠贤革职归。崇祯元年(1629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议,以礼部左侍郎理部事。后擢礼部尚书。奉命修正历法,与传教士龙华民、邓玉函、罗雅各等推算历法。五年,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卒于任,谥文定。他注重经世实用之学,于农田水利多所研究。著有《徐氏庖言》、《诗经六帖》,编著有《农政全书》、《崇祯历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甚具科学价值。

5,徐光启的资料

详细参考http://www.agri-history.net/agriculturists/xgq.htm徐光启是我国明朝最优秀的科学家,他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数学、天文、历法、农艺、生物等领域都称得上是专家。虽然徐光启博学多才,但一直怀才不遇。直到42岁时,他才在翰林院做了个小官。怀着一腔报国之心,他曾数次向熹宗皇帝建议铸造经他设计的“西洋大炮”,但都没有被采用。短短的7年时间,徐光启的官运三起三落,最后离职回家。从此,他更加专心致志地从事科学研究事业。几年间,他与好友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科学著作,成为我国介绍西方科学成就的先驱者。崇祯皇帝继位以后,徐光启被重新召回,并被任命为礼部尚书。为了重修历法,他不顾保守势力的怀疑、冷嘲和阻挠,仅用4年的工夫,就主持编成了《崇祯历法》。这部书共130卷,大部分由他修改审定。徐光启一生著作很多,除翻译外,还有关于自然科学的学术著作,如《测量异同》《勾股义》等等。但他一生倾注心血最多的著作还是《农政全书》。他前后花了几十年时间,收集材料、实地考察、分析研究,写出了这部对农民非常有用的科学著作。这部书共50多万字,分作60卷、12大类,从垦田、种植、农事、水利、农器制造、树艺、牧养,一直讲到除虫、荒政,真正是农业方面的百科全书。

6,徐光启的轶事典故

接触西方学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徐光启受聘韶州任教,在韶州首次接触传教士郭居静(L.Cattaneo)。在郭居静那儿,他第一次见到一幅世界地图,知道在中国之外竟有那么大的一个世界,又第一次听说地球是圆的,有个叫麦哲伦的西洋人乘船绕地球环行了一周,还第一次听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造了天文望远镜,能清楚地观测天上星体的运行。所有这些,对他来说,都是闻所未闻的之事。从此,他又开始接触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 为官清廉徐光启先生为官清廉、生活简朴,这在当时的官宦之家,是难以想象的。徐光启官做得越大,为人处事越低调。徐光启70岁生日时,按习惯,大小官员、亲戚朋友都得送贺礼。徐光启早已写信叮嘱自己在家乡上海的小辈,所有送来的礼物,一概辞谢不受。就是自己的亲朋好友送来的贺礼,也婉言谢绝。上海的儿孙辈知道老爷子的脾气性格,照办不误。生活简朴徐光启早年在翰林院学习的时候,曾有过这样一件轶事,有一天,他早晨起来穿衣服时,发现一条袜带找不着了,他没有惊动同学们,暗自用一根布条替代。如此一个多月的时间,直到自己的夫人发现,笑着说:“翰林院薪水再少,还不至于添不起一付袜带呀!你这么节俭,别人见了,一定会认为你在装模作样。”徐光启答道:“你呀!你知道世上任何事物,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我现在什么也不缺,冬衣夏衫,样样俱全,只是少了一条袜带,就当作一个小小的缺陷,我觉得正合适,哪里是在装模作样呢?”徐光启表面看起来有点迂憨,但体会他的内心思想,就会感受到他内在的崇高人格魅力。
文章TAG:徐光启简介徐光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