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长宁区 > 临港以后发展怎么样,上海临港新城在未来的几年里能赶超市中心么

临港以后发展怎么样,上海临港新城在未来的几年里能赶超市中心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10 09:31:27 编辑:大上海生活 手机版

1,上海临港新城在未来的几年里能赶超市中心么

可以的

上海临港新城在未来的几年里能赶超市中心么

2,上海临港的房价会涨吗几年后会涨

现在的房价不会大涨,也不会大跌,但是像上海临港这种热点地段,估计以后房价会出现微涨。

上海临港的房价会涨吗几年后会涨

3,大港以后会发展什么啊除了石油

大港区围绕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发展一批高质、高端、高效,集效益、科技、培训、生态为一体的项目集群,着力将其打造为农业成果的“孵化场”,科技人才教育的培训地。目前,该区将重点加快“一带两园”设施种植业建设,即蔬菜菌菇生产带、滨海都市型农业示范园和港西观光园。

大港以后会发展什么啊除了石油

4,上海临港工业园区中有哪些单位

临港新城以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成为上海未来发展最有力的助推器。东海大桥将洋山深水港和临港新城联为一体,沪芦高速、城市轨道、郊区环线、A20、两港大道、浦东铁路等城市快速交通网使临港新城与上海各区县之间仅咫尺之遥。临港新城是未来上海中心城区的重要辅城、上海经济发展重心东移战略的大舞台和后劲所在。 海港新城分为主城区和产业区(包括主产业区、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和综合区)。主城区是以5.6平方公里的滴水湖为中心的城市综合生活服务区,规划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湖中点缀着三座岛屿(星级酒店商务工作之岛,娱乐休闲主题公园之岛、游艇码头体育活动之岛),沿湖以环状、放射状的形式向外扩展,形成城市生活环带、城市公园景观环带和都市居住生活环带,居住人口50~60万人。产业区是以产业开发为主的功能区块,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面积约为12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近50万人。产业区是现代装备制造业的主体部分,并以现代装备产业、出口加工和高科技产业为核心,其中重装备产业区和物流园区是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重要依托,是集仓储、运输、加工、贸易、保税、临港工业、分拨、增值和国际商贸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经贸平台

5,临港新城有发展前景么

上海临港新城从诞生之日起已经有了发展前景----- 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临港新城应当建成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核心,以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集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研发服务、出口加工、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海滨城区。 资料你可以自己去查,但是临港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这一定性是不可改变了. 不知道你去过没有,作为个人来说,我觉得临港的未来是可以期待的,首先环境地理位置是不可复制的,相信很多第一次去的人们,都会喜欢上这里的路况,绿化,清新的空气...和西湖一样大的人工滴水湖....在湖上西岛,在建一个五星级酒店,主题建筑这个月已经封顶了.... 所以,发展前景是一定得,现在上海的大浦东概念,更会使这个新区的未来充满希望. 现在只能说那里是个静养的好地方,大白天路上几乎都看不到人和车,有些路静的让人感觉是不是待在一座现代化的空城里面...是很现代化,但是很空. 人口导入是个大问题.....2010要到40万人,现在只有15万不到...从哪里来那么多人呢?...生活配套设施都在起步中,医院,学校,商业中心都没有...没有人,这些市政就毫无意义. 但我个人相信临港的未来是美好的,也绝对会成为上海真正的辅城.但是需要时间...

6,临沂市临港经济区的发展前景分析

财政支持 对市外投资的工业性生产项目企业所得税市级地方留成部分前三年政府全额扶持,后两年扶持50%。 对市内进区企业核定财政基数及增长比例,新增部分享受以上税收优惠政策。县区引进的进区项目,财政预算级次不变。 土地政策 投资项目建设用地,通过协议、招标、拍卖、挂牌、划拨、出让或租赁等形式依法获得。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用地实行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出让期限一般为50年。 生产性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每亩净用地上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数额)一般不少于70万元。 生产性工业项目目前土地出让价格为每亩5.8万元左右,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投资规模、投资强度、建设期限、科技含量、税收贡献等再给予不同程度的优惠扶持。对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外大的上市公司的投资的项目、高科技项目或投资数额特别大,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可以实行一事一议。 工业性生产项目土地实行租赁的,目前租赁金每亩1200元左右。
这个很明显啊,位置很好,前途绝对一片光明啊。这个也算是问题吗??在鲁南经济带中的作用??肯定是领军人、水上明珠啦。经济会很快腾飞的,我很看好临沂!!

7,湛江这两年经济怎样以后发展怎样

2008年,作为粤西中心城市的湛江,面对金融危机,却提供一份骄人的成绩,实现了“四个突破”:全市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亿吨;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首次突破千亿元。一批像钢铁基地这样的大项目也落户湛江,琼州海峡大桥的建设已提上议程 面对新的形势,湛江正谋划着在金融危机中实现“弯道超车”、后发崛起。作为粤西中心城市的湛江,正朝着建设“深水大港、现代物流、临港工业、海滨城市”四位一体的城市发展目标迈进。 湛江市委书记陈耀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现在整体环境不好,但政策好,我们就是要抓住这个机会,预先做好各项工作,走在别人的前面,等待下一轮的经济腾飞时刻的到来。” 谈建设: 未来4年投2000多亿元建80多个项目 记者:今年是湛江的建设年,许多重大的项目已经陆续开工,未来还有很多重大项目也将陆续进入建设阶段,请问湛江将如何利用大项目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陈耀光:大项目建设是湛江今年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去年,投资近700多亿元的湛江钢铁基地项目正式落户湛江,这将对上下游的九大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 未来几年,湛江涉及的重大项目有洛湛铁路茂湛段的建设、东海岛铁路、东海大桥、湛江到徐闻的高速公路,其中洛湛铁路茂湛段总长91公里,投资总额47亿元,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动工建设,而东海岛铁路也将在今年下半年动工,东海大桥则直通钢铁基地。徐闻到湛江的高速公路预计投资51亿元。 未来4年,湛江将投入建设的项目达到80多个,预计总投入2128多亿元,这些项目的建设,将带动湛江经济的快速腾飞。现在,全省200多项重大项目中,湛江就有12项。没有项目是痛苦的,有了项目是辛苦的,但我们宁愿辛苦。 谈环境: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不矛盾 记者:湛江是著名的生态型滨海城市,但钢铁基地以及其他众多重大项目落户湛江,有人担心这会不会对湛江的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 陈耀光:不矛盾。举个例子,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达吧,但是这两个国家依然拥有优美的环境。湛江环境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空气质量在全国排第五,广东第一,城市建城区绿化率也是全省第一,这不容易。 湛江环境保护得好,有湛江发展起步慢的因素。湛江是后起之秀,过去发达城市走过的弯路,现在的湛江可以避免,在产业的引进上,我们不会再走过去的老路,而现在许多重大的项目,由于科技发达,环境保护不成问题。 另外,湛江每年还决定新增100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湛江还在市中心建了10个大公园,还有观海长廊等,像在市中心有湿地公园,在全国还是第一个。 谈危机: 影响很小,更多是机遇 记者:去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湛江的影响怎么样?湛江在民生保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陈耀光:影响很小,机遇很多,倍加努力,后发崛起,这是湛江的实际情况。海洋经济、农业经济是湛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拿海洋出口来说,湛江占到广东省的1/3,因为吃的东西总是要消费的,影响不大。 加工贸易方面,湛江在这方面属于外贸出口型的产业不多,影响也不大,影响大的就是湛江糖业了,因去年国际期糖市场变动太大,湛江糖业遭受到一定的影响。 对湛江影响最厉害的时段已经过去,包括糖业、房地产业,都有复苏的迹象。加上今年众多重大项目建设陆续开工,必将带动湛江再次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谈港口经济 临港工业时代已经到来,湛江倾全力扶持 记者:湛江港是我国西南沿海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如何发挥其对湛江经济的促进作用? 陈耀光:湛江港是我国环北部湾唯一一个亿吨港口,湛江临港工业重工业时代已经来临,湛江将倾全市之力,发展港口经济。过去,湛江港是水深航道浅,这些年湛江深挖航道,现在已经达到25万吨~30万吨的水平;过去也没有专业集装箱码头,出现“小船用大码头”的尴尬,现在停靠的是大船,拉的是铁矿石等,湛江港已经开始呈现应有的效应。 港口建设也带来的物流产业的发展,湛江和汕头都是深水港,在建设现代物流基地上都有优势,湛江条件更好,但要有竞争的意识,要利用港口的优势,把湛江建设成为现代物流产业基地。
湛江这两年的经济一般般吧。不过国家和省都给了很多政策和大项目湛江,以后的发展应该还不错的。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文章TAG:临港以后发展怎么样临港以后发展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