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长宁区 > 2019上海市旧住房综合改造会议,上海住建委2019年坚决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

2019上海市旧住房综合改造会议,上海住建委2019年坚决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24 18:37:05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上海住建委2019年坚决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

2月13日,上海召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会上,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主任黄永平表示,今年上海要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决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着力稳市场、稳房价、稳预期。黄永平还表示,2019年,上海将坚持以惠民生为出发点,促进城市高质量建设发展。紧紧围绕“抓好底线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要求,着力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上海要力争在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促进高质量发展、防范风险确保城市运行安全等七个方面实现新作为。据了解,今年上海将推进租赁住房建设,全年计划新建和转化租赁房源10万套,新增代理经租房源9万套。要加强代理经租行业监管,建立非居住房屋改建和转化租赁住房备案机制。完善住房租赁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建立租金监测指标体系和信息发布机制,合理引导市场预期。为保障市民群众基本居住需求,上海今年还将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确保新增供应各类保障性住房6万套。有序开展第七批次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供应,推进非沪籍住房困难家庭纳入保障范围试点。此外,今年上海将全面推动“留改拆”并举。加大旧区改造工作力度,加强对旧区改造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进试点示范,因地制宜地进行风貌保护、建筑修复、结构改造和重新利用。具体来看,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5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2.5万户。确保完成三类旧住房综合改造300万平方米,各类里弄房屋修缮改造100万平方米,一般损坏旧住房隐患处置500万平方米。

上海住建委2019年坚决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

2,上海试点公租房拆套使用公租房有什么优势

上海将试点“公租房拆套使用”上海16个区正积极试点公租房拆套使用,已初步确定试点项目,有望为环卫、公交、家政等为城市运行和市民生活提供基础性公共服务的企业职工提供“一张床”,进一步完善上海市住房保障体系。多渠道筹集试点房源随着上海市住房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上海户籍居民及一些来沪青年人才的住房困难得到了较大缓解,但环卫工人、家政服务员等从事基础性服务工作的一线务工人员住房难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王桢介绍道,上海已将他们纳入政府公租房重点保障范围。“针对一线务工人员收入相对偏低、对租金比较敏感等租赁需求特点,上海将试点公租房拆套,提供更多宿舍型房源与合租房源”,上海16个区正在多渠道筹集试点房源,有的利用非居住用房改建,有的在其他保障房转化为公租房及商品房配建的公租房项目中安排适配房源拆套使用。到7月底,各区已初步确定拆套试点房源1500余套,拆套后可提供床位5500余张,近期将陆续启动改建和装修,年底前有望投入供应。为鼓励公共服务类重点行业企业整体租赁公租房,市房管局还发文给予多方面政策支持。“比如说,很多一线务工人员因为居无定所,无法申请办理上海市居住证,也无法申请上海的公租房”,上海将在入住审核环节开设“绿色通道”,相关单位职工申请公租房准入资格时,居住证、社保年限暂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可在单位书面承诺后,先入住公租房,再在规定期限内补齐。另外,此类房源的租金定价在遵循公租房“略低于市场租金”原则基础上,可统筹考虑入住职工租金承受能力等因素适当从优,并鼓励承租单位通过补贴部分租金等方式,减轻入住职工的租金负担。预计到今年底,市筹、区筹公租房保障公共服务类重点行业企业职工户数可达5000户左右,比2019年底约3000户大幅增长60%以上。根据试点情况,“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相关政策措施,更加充分地体现公租房“保基本”功能。近年来,上海市房管局加强指导,鼓励相关区积极探索,对规模小、管理差的小区尝试物业管理区域合并或小区管理合并,引入优胜劣汰机制,形成规模效益,提升管理服务水平。2019年,上海有69个住宅小区完成合并,劝退及淘汰住宅物业服务企业78家。以虹口区欧阳街道为例,街道原有112个小区,现已成功将29个小区合并为12个小区,小区总数减少到95个,劝退及淘汰住宅物业服务企业78家。加装电梯按下“提速键”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为加快推动上海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改善居民上下楼难问题,全市加装速度逐年加快,项目实施也逐步从单幢向成片成规模推进”,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市已有1231幢房屋通过居民意见征询,已经完工投入运行的有328台,正在施工的有205台,另有31幢多层住宅通过旧住房综合改造方式解决了居民群众的上下楼困难。去年底,市房管局在梳理和研究加装电梯矛盾和困难的基础上,优化了加装电梯的推进机制、实施流程、扶持政策等,包括健全推进机制、降低启动门槛、优化实施流程、加大扶持力度、强化保障措施等。未来,市房管局将指导各区加快前期评估,通过列表造册,落图标注,绘制“一张蓝图”,便于分析判断哪些可以做,哪些可以通过努力做,哪些条件不足;指导各区落实搭建社区协商的“一张台子”,及时化解居民意见统一问题;按照“便民、利民、高效、服务”的宗旨,整合优化、加强联动,让数据多跑路,让居民少走路,推动加装电梯项目审批“并联预审、一口受理”,实现加装电梯“一网通办”。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上海今年继续推进三类旧住房综合改造,在已提前完成“十三五”任务目标的基础上,今年在确保完成300万平方米,截至7月底已完成406万平方米;全面完成里弄房屋修缮改造,今年计划启动50万平方米,截至7月底已启动实施42万平方米;持续推进“拎马桶”改造,今年非旧改地块无卫生设施房屋改造目标任务为启动实施9000户,截至7月底已启动实施8461户。

上海试点公租房拆套使用公租房有什么优势

3,海口颁布人才住房保障细则 常州放宽落户政策

海口颁布引进人才住房保障实施细则 最高每年6万购房补贴2月12日,海口市政府网站表示近日发布了《海口市引进人才住房保障实施细则》,该文件主要对相关人才引进后的住房保障做出说明,海口首批人才住房租赁补贴和购房补贴将于2019年2月13日受理申报。据该细则披露,保障对象主要为2018年5月13日以后第一次在海口市就业或第一次在海口市自主创业的人才,包括符合规定条件的大师级人才、杰出人才和领军人才;50岁以下且符合规定条件的拨尖人才和其他类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可放宽至55岁(含外籍和港澳台地区人才);40岁以下全日制硕士毕业生及35岁以下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含国外、境外高校毕业生);35岁以下具有中级专业职称、技师职业资格、执业医师资格或具有国家和本省已明确规定可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执业资格人才;总部经济企业引进的高层管理人才;以及经省、市政府认定给予住房保障的其他人才。此外,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中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不纳入享受引进人才的人才公寓、住房租赁补贴或购房补贴的保障范围。据悉,发放补贴的额度分别为50岁以下拨尖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可放宽至55岁)住房租赁补贴5000元/月,购房补贴6万元/年;第二,50岁以下其他类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可放宽至55岁)住房租赁补贴3000元/月,购房补贴3.6万元/年;第三,40岁以下硕士毕业生以及符合条件的人才,住房租赁补贴2000元/月,购房补贴2.4万元/年;第四,本科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1500元/月,购房补贴1.8万元/年。住房租赁补贴将每季度集中受理和发放一次,购房补贴每年集中受理和发放一次。住房租赁补贴累计发放不超过36个月,购房补贴累计发放不超过3年,须在人才引进之日起5年内申请领取完毕。两份补贴不得同时领取,且人才或其配偶已在海口市享受相关政府房屋的,不得再申请住房租赁补贴和购房补贴。申请购房补贴的,所购房屋须为2018年5月13日后新购买的住房。而政府对引进人才的住房保障实行免费租赁人才公寓及赠送产权、货币补贴、配租配售住房等三种方式,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方式,自大师层次人才赠送产权,货币补贴包括购房补贴和租赁补贴两种形式,配租配售住房则以优惠价格出售或租给相关人才。《细则》明确三类高层次人才保障标准。人才公寓面向2018年5月13日后引进的大师级人才、杰出人才和领军人才供应,每人限供1套,免收8年人才公寓租金,工作5年后评估合格的赠送80%产权,满8年后赠送100%产权。符合规定者只需向用人单位提交资料说明即可,住房租赁补贴每季度集中受理和发放一次,购房补贴每年集中受理和发放一次。住房租赁补贴累计发放不超过36个月,购房补贴累计发放不超过3年,须在人才引进之日起5年内申请领取完毕。常州放宽落户:取消高校毕业生缴纳社保年限 配偶可入户2月11日,常州市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常州市户籍准入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根据通知,放宽重点群体落户条件。一是放宽高校毕业生、高级技师、技师的落户条件,取消在本市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年限限制,落户对象由本人放宽至本人、配偶和未婚子女;二是放宽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落户条件,将在本市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年限由2年调整为1年,落户对象由本人放宽至本人、配偶和未婚子女;三是新增了留学归国人员在本市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并申领(签注)《江苏省居住证》,本人、配偶和未婚子女可以申请在本市落户的条件。与此同时,《规定》还降低购房和投靠准入门槛。一是取消购房迁入房屋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迁入后人均居住面积不小于25平方米的限制;二是取消子女与父母相互投靠且迁入后人均居住面积不小于25平方米的限制;三是放宽80周岁以上老人自愿投靠成年子女且不受被投靠人是否为家庭户口限制的落户条件。该规定还要求放宽租赁房屋准入门槛。只要在本市租赁并经房产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租赁登记备案的房屋,且在本市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并申领(签注)《江苏省居住证》均满5年的人员,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均可以申请在本市落户。此外,要求放宽退休人员回原籍的准入门槛。因国家建设需要工作调动、下放农村、支援边疆、支援三线建设到外地工作的原户籍系本市居民的退休人员,可以申请回原籍落户,合法稳定住所由本人放宽至城镇地区直系亲属或兄弟姐妹的合法稳定住所。上海2019年计划新增供应6万套保障性住房 去年实际供应8万套据媒体2月13日报道,上海今日召开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主任黄永平在会议上提出,2019年上海计划新增供应6万套保障性住房,完成50万平米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同时,黄永平还提出,2019年,上海市将推进旧住房改造进程,确保完成三类旧住房综合改造300万平方米,各类型房屋修缮改造100万平方米,一般损坏旧住房隐患处置500万平方米。此外,上海还将继持续推进已批48个“城中村”项目改造,深化研究新一轮“城中村”改造政策,进一步完善细化房屋征收补偿机制。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会议上还回顾了2018年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黄永平宣布,2018年全年,上海出让租赁住房用地累计约118公顷、规划建筑面积达250万平方米。上海完成新建和转化租赁房源21.2万套,新增代理经租房源14.6万套/间,高于计划的20万套、9万套目标。住房租赁服务平台运行总体平稳,可租房源总量保持在4万套(间)的规模。2018年,上海新增供应各类保障性住房8万套,超额完成5.5万套的目标任务。据统计,到2018年底,廉租住房、共有产权保障房累计受益家庭分别达到12.7万户和12万户,公共租赁住房累计供应12.6万套。同时,通过完善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制度,有序将符合条件的非户籍居民家庭纳入了保障范围。去年全年,上海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旧区改造工作,共完成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42.7万平方米、受益居民2.1万户。实施三类旧住房综合改造1046.3万平方米、受益居民17万户。实施各类里弄房屋修缮改造11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3万户,涉及卫生设施改造近5000户。此外,上海去年完成了52块存量旧区改造基地收尾和38个“城中村”项目房屋征收。

海口颁布人才住房保障细则 常州放宽落户政策

文章TAG:2019上海市旧住房综合改造会议上海上海市住房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