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霜降天不冷,十月霜降地多寒。一旦过了霜降,可就要上心天气情况,如果栽红薯的时候已经有点儿晚,也完全可以再过几天,等到霜降的时候,或者霜降过了以后,再住几天去山里刨红薯,也未尝不可,也不是一定要等到霜降,或者过了霜降就晚了,可以根据红薯的长势,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谢谢邀请,虽然我不是广东人但我知道24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有人想广东没有严寒的冬天他们怎么过,我想对于广东人来说他们的冬天相对于他们的一年四季来说是有的吧,只是“温暖的冬天”,所以他们的24节气也一样能过的,只是将就不一样,别说南方和北方的过节气方式不一样,就拿山东本地来说,各个城市过节气的方式也不一样。
2、24日迎霜降,霜降节气意味着什么?霜降后冬季就到了吗?
今年的霜降,有点特殊,跑到阳历10月24号上去了,多数在10月23号的,今年是24号,阴历九月二十六日丑时交霜降,具体交气时间是1点20分。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排于第18位,代表阴历九月的中气,也是秋季最后的一个节气,霜降过后便是立冬,即秋去冬来了,霜降时,太阳处于黄经角度210度,物候现象上(以中原为主),开始露结为霜。
天气变得更冷,秋更浓,昼夜温差进一步拉大,早晚有霜冷了,也是入冬前兆,民间有关霜降的农谚不少,在这里选列几句:禾田晒白露,霜降降禾黄。(粤)有稻无稻,霜降翻倒,(浙)霜降到,稻子老少一起倒。(苏)霜降不割禾,一亱落一箩,(江西)霜见霜降,霜止清明。霜降杀百草,立冬地不消,过了霜降,水清彻底。霜降三朝,过水寻桥,
3、霜降快到了,俗语“九月霜降无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什么意思?
明天,阴历九月二十六就交霜降了。农谚“九月霜降无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这九月十月指的阴历,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排于十八位,代表阴历九月的中气,是秋季最后一气。从公历看,霜降基本定在10月23日前后,不差一天,而从阴历看,则会有提前许多天,也会有延后过月的。霜降会提前九月中上旬,会延后过月到十月的上旬,
所以便有“九月霜降无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的说法。这是从霜降交早交迟来说的,在古人看来,节气交早交迟,对气候是有影响的,对农业收成是有影响的。古人又习惯用阴历记时,而节气是依阳历制定的,从阴历看节气,日期误差就大,这就给人一个错觉了,所以这一类农谚未必都是对的,依古人思维,九月霜降正合宜,有点提前,更说明天不冷,所以是“无霜打”,即指天气还不冷,而十月霜降,就是延后了,天气就加冷了,变“霜打霜”了。
天气冷热,气温高低对农业是有影响的,霜降更是收获前节气,霜降迟早,是会对农业收成有增减影响的,霜降前落霜,挑米如挑糠。十月霜降再落霜,谷米饱满满粮仓,九月霜降天不冷,十月霜降地多寒。霜降见霜,米烂陈仓,霜降之后是立冬,秋尽冬临,以霜降迟早,有无霜降,都可预知预见一些情况,在古时科学文化不太发达,是有一些积极意义的,有一种提示警醒的作用,但在现代,作用就不大了。
4、农村种的红薯什么时候收获,过了霜降可以吗?
收红薯没有很严格的具体时间,一般都在霜降前后,不过也不是一定要等到霜降,或者过了霜降就晚了,可以根据红薯的长势,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果栽红薯早,生长时间已经足够长,那就不必非要等到霜降,现在收也可以,我们这里已经有农民朋友开始收红薯了,如果栽红薯的时候已经有点儿晚,也完全可以再过几天,等到霜降的时候,或者霜降过了以后,再住几天去山里刨红薯,也未尝不可。
虽然说霜降节气到了以后,有可能会有霜气,但霜气只能让红薯叶变黄,并不能对红薯造成什么影响,只要没有霜冻就问题不大,因此,假如时间安排不开,晚几天再收红薯也无大碍。不过,千万不能等到开始有冰冻的时候,如果等到冰冻再去山里收红薯,那可就真的是晚三秋了,发现天气降温,有上冻的可能,要立即去把红薯收回家,否则,红薯留在地里,一夜之间就可能冻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