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感觉我来回答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我本就是商丘人,而且也刚结婚没两年,结婚的那一套流程自己可是全程参与了的,哈哈。这里所说的敞开心扉谈谈心,一般就是在一起讨论一下双方的条件(这里以女方的条件为主),别看都是商丘的,但是下辖几个县区规矩还是有所差距的。
1、男朋友河南商丘的,想知道有没有见过对方父母就是马上要结婚的风俗?还有哪些风俗?
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结婚的时代早已过去。如今崇尚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只要是相爱的两个人,到了法定年龄即可结婚,你说的这种情况不仅仅局限于商丘,各地都一样。两个人由初识,到彼此有好感,继而相爱,那么,相爱的两个人在见过对方后,若双方父母都没意见,男方就会主动征求女方意见,商议下聘礼、订婚的事。订婚几个月或者半年后,时机成熟,俩人步入婚姻殿堂,
这样的好事顺理成章啊!你要根据自己情况而定,见过双方父母后,想尽快结婚也行,不想那么快,延长一年半载再谈婚论嫁也没关系,只要你和男朋友商量好都可以。至于还有哪些风俗习惯,好像有这几种说法1.一般本命年不结婚,2.选双头日子结婚的多,如初六,十六,二十四等。3.结婚前一天晚上,新郎新娘不见面,4.结婚第二天,娘家哥哥和叔叔等亲人去新郎家看看,坐在一起吃个饭。
2、河南商丘结婚要求彩礼25万,多不多,你们那边彩礼都是多少?
谢谢邀请!所谓的彩礼,本是一种礼意、礼节、或礼仪的表现形式,通过这种形式,表达某种意义、意思、或心意。换句话说,见人如见心,见意如见情…,但不知何时将“彩礼”变成了抄作“婚姻”的热门话题。结婚彩礼的多少,并没有成文的法定、或地方的规定、或族群约定,而是社会人际往来中,产生的某些攀比、形成了某种欲望,或某种许诺。
当然也不排除某些有经济承受能力的个人、或少数人,彰显出家庭的某些大方、体面或实力,或许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例,成为了某些人的借口,或对照的一面“镜子”,与之对照、效仿,变异,致彩礼一路“走好”、“升高”,真正意义上的婚姻,是不在于彩礼的多少,礼物的轻重。而是在于对人格、人品的相互尊重;在于爱有多真、情有多深,海枯石烂不变心;还在于同甘共苦,同舟共济之情,亦夫妻恩爱终身,同生死共患难,
男女双方并非是初恋、初婚甜如蜜,婚后数日似仇敌;更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喜新厌旧学“陈世美”,或“沾花惹草”夜不归;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秦香莲”、“武大郎”的这些“遭遇”或其他负面因素,影响着彩礼“攀高”、“变味”,这也许是不得而知的…,俗话说:“十根指头不一样长”。笔者认为:彩礼应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意思表示即可,
3、商丘现在结婚彩礼一般都是多少钱?
一个商丘小伙说,商丘娶媳妇真是难,彩礼开口就是十来万,其他花费还不算,一家辛苦好几年,结个婚就花完,为什么这样说呢!看看商丘各地的彩礼你就知道了!睢阳区、梁园区:最低六万六(六六大顺),接着八万八(发发发),十万一(十万挑一),有的还要来个万紫千红一片绿(约15完)柘城县:11100(万里挑一)很久以前的,八万八,十万一。
睢县:17000(万里挑妻)很久以前的现在不行、八万八,万里千红一片绿宁陵:六万六、八万八、搞不好来个孙猴子一蹦哒(108000)虞城:17000万里挑妻,三家一起发31800,十万条一,夏邑:六万六、八万八、十万挑一永城:一万一很久以前,八万八,十万(十全十美)民权县:六万六、八万八这些只是彩礼,结婚还要外加一动不动就是车和房,三金: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镯,而且现在万里挑一已经很少了,除非你遇到一个好丈母娘,当然每个家庭条件不同,彩礼也不一样还是有差异,以上仅供参考,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