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的四川话才是正宗的四川话呢。这个提问不太严谨,西南几省区说的并非四川话,而是西南官话,只是四川话影响范围较广,就成了西南官话的代表,东北话也如四川话一样平翘舌音不分,应该凡四川人说的都是正宗四川话,有人四川话的形成来自秦迁十万户,这肯定是不准确的。
1、四川话和东北话,谁更容易影响到外地人?
四川话和东北话都是北方方言,也是北方方言中两个影响力较大的次方言。与四川话类同的有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陕西南部等地区,称之为“西南官话”;与东北话类同的,除东北三省外,还有内蒙古东部,河北东北部地区,虽然四川话和东北话都是北方方言的次方言,但在声调上,两者几乎为相反声调。由于东北话的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区别较小,在不带土语的情况下,外地人很容易听懂,而因四川话声调上跟普通话相反,在不带土语的情况下,西南官话以外的人听四川话就稍微要困难一些,
四川人说话一般不分平翘舌音,而且总把“n”和“l”这两个声母混淆,很多人把谢娜叫做“谢辣”,把辽宁说成“聊零”,把树林说成“塑您”,现在网上流行的“姑凉”一词,就是来源于四川话的拼音打字。四川话还有和很多南方话一样前后鼻韵不分的情况,常常把“人名”说成“人民”,把英雄说成“因雄”,如果加上“子”、“喘喘”、“毛线”、“皮脱”、“落教”、“杀割”等土话,初听四川话的人是比较费劲的,但是,一般出门在外的四川人都不会带很多土语。
东北话也如四川话一样平翘舌音不分,由于赵本山小品的大力推广,人们都知道了东北话中的“唠嗑”是聊天、“哪嘎”或“哪嘎达”是哪里的意思了,但还有很多外地人没听到过的东北土话词汇,如“撒愣”(沙愣)是快点儿,秃噜反账是反反复复等,如果没接触过东北土话的外地人去听东北土话,也是很费劲的。但是,东北话的优势就在于其声调与普通话最为接近,
2、西南几个省区都在说四川话,那到底哪个地方的四川话最正宗?
这个提问不太严谨,西南几省区说的并非四川话,而是西南官话,只是四川话影响范围较广,就成了西南官话的代表。有人说,四川话的形成来自秦迁十万户,这肯定是不准确的,与四川话大同小异的口音,包括云贵川三省和广西北部,湖南西部,湖北大部,陕西南部。以上地区居民大多来自移民,而四川移民却主要来自湖广,今天的很多四川人家谱上记载,多是湖北麻城孝感乡,而麻城、黄石一带说的就是江淮官话,湖广人把家乡话带到了四川。
和四川交界的云南贵州的汉族,主要是明朝洪武年间调北征南30万大军和江南移民的后裔,明军在消灭残元势力后,在云贵交界的安顺、毕节一带驻军屯垦,因此,贵州话与四川话非常接近,因为明军说的也是江淮官话,而云南地区的汉族呢!虽然也是明代随军迁徙而来,但大多数云南汉人的祖籍都在南京,因此,云南口音虽然也属官话,除接近贵州四川的比较接近川话外,昆明以西以南皆带着浓重的南京味道,因此,很多四川人会说云南话听不懂。
这就说明,军队里口音就如今天普通话比较统一,而民间则有各自的土话,广西桂林、柳州、河池等桂北地区官话的形成,同样是明代驻军带来,因此,这一地区的口音与四川贵州接近,但由于桂柳地区地处南越,桂柳话便受到粤语的影响,个别字的发音有别于四川话。而陕南的汉中、安康一带,自古以来都是川文化的影响地,自然要说四川话了,湖南西部与重庆交界,虽非同省,却同在武陵山区,语言文化也是一脉相承,
那么,哪里的四川话才是正宗的四川话呢?应该说,凡四川人说的都是正宗四川话。但是,要说最容易让外省人听懂的四川话,我认为是老电影《抓壮丁》中王保长、李老拴、三嫂子他们说的口音,因为这几个人的口音,几乎分清了平翘舌音,如果稍加变化就是正宗的普通话了,而说这种口音的地方,应该是泸州、自贡、宜宾、邛崃等地,而主演王保长的陈戈就是四川自贡大安区团结乡人,扮演李老栓的吴雪是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普安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