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目前只有16家三级甲等医院,数量达不到大多省会城市水平,不可否认深圳的医疗水平确实不尽如人意,主要有其自身规划和政策的原因。虽然北京上海的医院数量是深圳的两倍,但人口也是深圳两倍,人均可享受的医疗资源根本就是彼此彼此,谁也没比谁高,北京上海的人均医疗资源并不比深圳多,北京上海各有30几家三甲医院,深圳目前只有18家,但请不要忽略另一点(好多人说话喜欢有意无意只说一半),北京人口有2200万,上海的人口是2400多万,深圳呢。
1、深圳经济全国超一线,深圳医疗水平能进入五线吗?
深圳目前只有16家三级甲等医院,数量达不到大多省会城市水平,不可否认深圳的医疗水平确实不尽如人意,主要有其自身规划和政策的原因:一、深圳是非常年轻的城市,1979年建市,其大多数医疗机构为近10年内新建,医院等级评审是需要时间去沉淀和积累。二、深圳既非行政的集中地、也非医科院校所在地,其所能得到的医疗资源较少,这是短期很难改变的,
2、同为一线城市,深圳医疗水平如何赶上北上广?
不要只看三甲医院的数量,还有分析分析人口基数。不可否认,广州的医疗资源是全国最好的,有50几家三甲医院,而广州也只有1400多万人,人均享受的医疗资源全国NO.1,但是北京上海的人均医疗资源并不比深圳多,北京上海各有30几家三甲医院,深圳目前只有18家,但请不要忽略另一点(好多人说话喜欢有意无意只说一半),北京人口有2200万,上海的人口是2400多万,深圳呢?只有1200万。
虽然北京上海的医院数量是深圳的两倍,但人口也是深圳两倍,人均可享受的医疗资源根本就是彼此彼此,谁也没比谁高,再说面积,北京16000平方公里,上海6340平方公里,深圳只有1997平方公里,北京面积是深圳8倍,上海是深圳3倍多,北京上海的三甲医院分布密集程度还没有深圳高。深圳在过去之所以不着急医院建设是因为离广州香港太近,高铁到广州半个小时,现在到香港只需十四分钟,一是深圳的人均医疗资源本来就基本满足需求,实在不够可随时到广州或者香港,而且深圳的很多有钱人更是喜欢到香港看病,
3、同样是经济特区,厦门和深圳比,主要差距在哪里?
主要差距:某华事件后,厦门从中国第一彩电、手机产业基地,电子、石化进口第一港,工业机械第一厂、客车第二厂,国内影视第一城,变成了打酱油的安静美少女,天天乖乖梳妆打扮,取悦芸芸众生。当时国内第二、三手机厂联想、夏新均出走,全国第一民企华信和闽南全体房企被断粮迁往上海,石化工业按下暂停键,厦华重组,厦工、金龙资金全停,
而深圳在那个时期正相反,蛇口“进出口”走向人生巅峰(一台水货手机加价2000 的年代,单手机一项,蛇口地区一天产生几十上百亿的灰色净收入),华强北迸发电子创新活力,基本耕地红线撤销,一步步发展成了国际化大都市。不过厦门现在也没那么差,现在最强的是金控,有心的去看看市、区财政、国资下属有多少控(参)股企业和大几千亿的产业基金,
这还不包括附属在这些资本周边的闽台系资本(如七匹狼金控等),这些公司大多转型成功了。深圳和厦门从设计初期本来是一条路,奈何当时“对外开放”的漩涡只能有一个真正的中心,顶层博弈的弃子还是有可能走出一条不平凡的路,下步思路应该是做大做强供应链和金控,做实全城域的城建、民生,落地文创、IC、流媒体产业,最好上海给点汤喝争取到石油黄金现货、海丝货币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