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陵与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河南洛阳关林并称中国三大关庙,已有1700余年历史。这就是关羽“身卧当阳,头枕洛阳”传说的由来,曹操识破东吴计谋,也以诸侯之礼将关羽头颅葬于洛阳南门外,关林是洛阳的老三景,龙门关林白马寺,关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之地。
1、洛阳关林怎么样?
关林是洛阳的老三景,龙门关林白马寺,关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之地。海内外千百座关庙,唯有此处独称为“林”,它是中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历代的皇帝,文人墨客都极力赞美关羽,到了清朝,关羽被称为“武圣人”,在以前,皇帝的墓为“陵”,士大夫的称之为“墓”,老百姓的称之为“坟”,只有圣人的墓才能称之为“林”,由此可见关羽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2、为什么关羽坟有洛阳当阳之争?
位于湖北当阳城区西北3公里处的关陵,原称“大王冢”,坐西朝东,面临沮水,和景山遥遥相望,关陵与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河南洛阳关林并称中国三大关庙,已有1700余年历史。关陵是为纪念三国蜀将关羽而建,乃关羽之陵寝,2006年5月,关陵作为三国时期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记载,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巧袭荆州,占据江陵,遣将击关羽,追至当阳,于临诅杀关公。但恐刘备兴师问罪,于是将关羽首级献给曹操,又按诸侯之礼葬其尸骸于当阳境内,曹操识破东吴计谋,也以诸侯之礼将关羽头颅葬于洛阳南门外。这就是关羽“身卧当阳,头枕洛阳”传说的由来,全国现有三处关羽陵墓,一是关羽故里山西解州衣冠冢,称为关庙;二是河南洛阳厚葬关羽首级处,称为关林;三是当阳关陵。
关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之地,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关林在千百座关庙中独称“林”,是中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关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时加以扩建,现存建筑主要为明代,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2008年由洛阳市申报的关公信俗,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林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公信俗”的遗产地,已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