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零确诊!广东云浮,才不是广东最没存在感的城市》”。河源的铁路线是广东省最长的,可河源的人均GDP反而排名全省地市倒数第三名,罗定位于广东省正西象限,广东广西两省区中心位置,而且作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对接中国西南(甚至东盟十国)的窗口,具有独特优势。
1、广东河源房价还会上涨吗?
我来回答吧,我前两天刚从房地产辞职出来,三四个月没开单了,就靠点底薪过日子,我上班这个公司本来是做二手房的,今年下半年开始根本连问都没人问了,那些炒房客天天打电话来问有没有客,赶紧带过来!价格还可以少!!!但还是没人来,现在改变策略了,开始做一手房,别的不说,主要的说说雅居乐,河源市最大的楼盘。雅居乐精得很,房价掉了不直接说,搞了一个美其名曰:工程房,
2、河源未来会发展起来么?
河源,与江西省交界;四线城市。是京九铁路进入广东省的第一个城市,河源的铁路线是广东省最长的,可河源的人均GDP反而排名全省地市倒数第三名。因工业发展受制约,旅游业被临近的惠州分食,城市存在感弱。河源加大旅游业投资及工业引资,已有初步计划,多做一些像河源客天下这样具有代表性的国际旅游度假区、客家小镇,会带动人口就业和旅游业发展。
3、云浮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会排在广东什么位置?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云浮市2018年户籍人口300.91万,常住人口252.69万,GDP:849.13亿元,人均GDP:33603.62元。高州市2018年户籍人口183.27万,常住人口141.41万,GDP:602.79亿元,人均GDP:43059元,对比粤西县级高州市,地级云浮市GDP竟然没有太大优势,不仅总量低,人均低,和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差距更大。
GDP:地区生产总值,GDP越高生产力越高,生产力可以反映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云浮市1994年4月设立地级市。自从建立地市后云浮的经济开始年年倒退,从1994年的全省排名第14位逐年跌到第21位,即全省倒数第一位,”西方谚语:“一只鸟长得像鸭子,叫声像鸭子,走路也像鸭子,那它就是鸭子。”在今天看来,云浮已经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地级市,
其经济各项数据,都撑不起作为地级市的应有水准。在成立地级市的二十五年时间里,看不到它像别的地方那种日新月异的发展势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在这个城市彻底展现。这个城市在广东的存在感变得很弱,我们可以发现,云浮市区四面环山,平原面积少,开发难度高,发展空间有限。紧挨肇庆,毗邻佛山,太靠近珠三角不一定是好的,要知道虹吸效应,
大城市如同一个大漩涡,把靠近的一切物体都吸进了中心。(人才、资金、项目等等)如果你是一个投资者,要在肇庆、云浮和周围一带上项目投资,(这两个城市有相似的地理环境和位置,自古属于同一块区域),难道说肇庆(还有毗邻的佛山)不是比云浮更具优势?理由如下:1.肇庆交通条件好于云浮,基础设施更加完善2.云浮市区地形狭隘,而肇庆市区和开发区都位于珠三角平原3.云浮不具备人力优势,市区自身人口和能聚集的人口实在太少了!实际上,近年以来落户云浮的大项目多数是对环境会造成影响的项目。
如:钢铁、建材生产、生物医药等,云浮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缓慢、再加上体量本身小,造成了云浮在省内几乎没有存在感可言。直到此次新冠疫情的发生,所以有一些广东新闻媒体发文,标题是:“《疫情零确诊!广东云浮,才不是广东最没存在感的城市》”。我觉得这实在讽刺!!最后的总结:云浮经济差是有原因的,设立云浮地级市,后果是局限于它自身的能力,无法带动辐射下面县市的经济发展,“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属于典型的小马拉大车。
这是我们始终要直面的问题,不可回避,解决方案,2种建议:1、撤销云浮地级市,整体回归肇庆地级市,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目前云浮已被划入粤北生态发展区,粤北定位为大湾区后花园,在政策层面限制大的开发)2、设立罗定地级市,可把行政、经济中心移步罗定理由如下:罗定资源、地形和交通比云浮有更好的优势。罗定位于广东省正西象限,广东广西两省区中心位置,而且作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对接中国西南(甚至东盟十国)的窗口,具有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