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某权威机构评比,珠海位列可持续发展榜首,不管真假与否,至少说明珠海城市发展模式是中国未来城市发展一个趋势。珠海跟深圳,同样是经济特区,为什么珠海发展没深圳快,从城市规化看,珠海与深圳,广州一个档次,虽然珠海繁华不如深广,但人口密度小,整个城市保持着显山露水的天然格局,相比深广更宜居,中山的经济主要靠卫星镇支持,比较分散,整体面貌明显差于珠海。
1、珠海斗门区的经济概况如何?
斗门区毗邻港澳,靠近高栏港和珠海机场,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江珠高速公路贯通全境,正在建设的广珠铁路、机场高速公路、高栏港高速公路斗门区将使港口、机场的资源和功能辐射到斗门区广阔腹地。区内国家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园区的新青工业园产业集聚效应凸现,市委、市政府委托斗门区管理的富山工业园发展迈入快车道,全区初步形成了以世界500强企业伟创力以及汉胜科技、方正科技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格力电器为龙头的家用电器产业集群,以玉柴机器为龙头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斗门区作为地处南海之滨的“水果之乡”、“海鲜之乡”,是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和中国农学会国内首个授牌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斗门沙虾”、“五山青蟹”、“白蕉海鲈”、“鹤洲莲藕”、“白藤湖西芹”、“乡意浓有机米”等绿色农产品畅销海内外,2010年全区农业总产值37.81亿元,区内山、田、河、海相拥的大沙田水乡风光旖旎,御温泉、黄杨山、金台寺、斗门镇明清古街、接霞庄、黄氏大宗祠等成为深受欢迎的文化民俗和生态旅游好去处。
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中山大学等签订合作发展框架协议,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广阔,[16]2010年全区实现本地生产总值157.74亿元,增长7.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30.64亿元,增长16.7%;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增长1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87亿元,增长29.6%,发展效益持续提升。
2011年,斗门区着力壮大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临港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全区经济实现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8.49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82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99.28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63.39亿元,增长4.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3万元,增长8.7%,
单位GDP能耗控制在0.635吨标煤,下降4.36%。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控制在4319吨、9501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12.55亿元,同比增长5.7%。农业总产值44.83亿元,同比增长3.6%,三大产业比例为13.7∶52.7∶33.6,第二产业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77.2%。
2、珠海跟深圳,同样是经济特区,为什么珠海发展没深圳快?
珠海跟深圳,同样是经济特区,为什么珠海发展没深圳快?一种观点认为,深圳能成功,香港出了很大力气,虽然不是主动的,可以这么说,香港是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深圳是香港认识内地的窗口,深圳成功了自然其他特区就完了对此观点不敢苟同,香港认识内地的窗口一直是广州,还真不是深圳,香港人意识到内地富起来是在千禧年左右,发现内地尤其是广州的亲戚,已经不像以前逢年过节那样,觉得他们带回来的东西多么新潮多么罕见了,也发现内地亲戚越来越有钱了。
而寻常香港人到深圳,不过是这几年才有的事情,以往都是无视深圳,直接去广州或者回自己的籍贯地的,应当看到,香港资本投资深圳,是看重地理位置近以及给深圳的各种政策优惠倾斜,还有香港本身的产业更新。但是谁也不知道深圳会发展成怎样,能不能起来,一如深圳这几年的高歌猛进,可是在早期谁敢保证深圳会有今天?至于说深圳成功了所以其他特区都完了,更没什么逻辑性,也并不能证明深圳就一定会成功,如果这个成立,大湾区和设立的一堆新区,就是废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