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在东汉初期还管辖37个县,现在的武当、现在襄阳的谷城、老河口、枣阳、樊城、襄州、随州等地都属于南阳郡管,南阳郡治所在宛城(现在的南阳市区)。最后是目前襄阳经济完胜南阳,襄阳人自我存在感很强,自然看不起南阳,更不会屈尊受南阳管辖,东汉襄阳肯定不是现在的襄阳,东汉的南阳也不是现在的南阳,东汉的中国也不是现在的中国。
1、你认为把襄阳与南阳合并为一个市怎么样?
襄阳是湖北的,南阳是河南的,为了争哪里是诸葛亮的故乡?两地各不相让呢。你说把襄阳与南阳合并,主意新奇,我是河南的,我同意合并,合并后,新市可归河南省管辖,只是,不知湖北的朋友们,他们是否会同意?估计,湖北人是不会同意,襄阳划归河南的,同理,河南人也不会同意,南阳划入湖北的,诸葛亮是历史大名人,遗产文化有价值,武侯祠在四川,四川也有份的,诸葛亮文化属于中国,各地就别再争议了吧!。
2、请问南阳与襄阳之间的差距?
南阳永远领先襄阳!襄樊除了GDP值得炫耀,其他与南阳没有可比性!①南阳特殊气候为国家培养大批飞行员,中国每100个飞行员12个是河南人,其中8个系南阳籍,所以被空军授予飞行员摇篮,②南阳既能种稻米又可种小麦、而且产量很高。中国每一百斤小麦有一斤产于南阳,中国一百斤棉花四斤来自南阳,一百斤油两斤产于南阳,
是国家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担负全国粮食安全重托。③南阳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和主要汇水区,、及调水源头,这与襄阳无任何关系,是京津冀水缸所在地。水质非常好,口感也好,一类标准,可直接饮用,④南阳人胸怀最宽广。南水北调梯坝架高后,为让京津冀及沿途吃上甘甜水,使南阳几十万百姓背井离乡,亲戚分离,分散搬迁到外地,每走一批无不抱头痛哭,
南阳为了让沿途喝上干净水。为移民和修渠整整耽误了近十年发展,先后忍痛关闭转产1000多家涉污企业,相反1000多万南阳人,每人还给国家交纳调水建设基金。为保证水质,高门槛环保标准让许多企业不能落地;为保障粮食安全、国人吃饭和土地红线,非农建大项目用地更不易,三百多万南阳人被迫流浪在沿江沿海务工,成为外出劳工大市!这里面积是25个香港,5个上海,人口是两个香港,目前高铁通车刚刚突破零公里,
⑤从古至今为国家培养和孕育大批人才,全国独有。南阳古时有五圣,即:范蠡,张仲景,张衡,诸葛亮,姜子牙,现有院士群、作家群,南阳籍两院院士占全省三分之一,获茅盾文字奖作家人数占全省一半,确实令人骄傲。襄樊这些年没有耽误发展,南阳为国修渠调水十年,襄樊忙着发家致富,经济上去了,为补文化短板,看上邻居诸葛亮躬耕地,罗副市长带队五上北京做工作改教材(详见2003-5-17《襄樊晚报》隆中对复出的背后),
3、诸葛亮南阳襄阳之争到底有没有必要?
这个问题不是问题,因为,为平息两地纠纷,中科院历史研究所于1992年1996年两次组织包括两地历史学家在内的170余名历史专家,进行辩论,一致认定,襄阳隆中为躬耕地,南阳卧龙岗为纪念地。次日,中央电视台也向全国播出,此后数年,襄阳南阳再无纠纷,近几年,由于手机网络兴起,南阳作家群风云再起,希望依靠无知百姓同情,能够翻案。
4、襄阳会划归河南,和南阳合并吗?
目前这种可能性不大,相反的如果按中国重新的去掉地级行政区按五十多个新的行政区划的话,甚至南阳可能还会归襄阳管,南阳襄阳及周边的十堰商洛都属中原片区语系,在生活习性上有所相近。但因分属三省管辖,目前的向心力不齐,而且除了襄阳目前经济在湖北排名第二外,其它地市都较落后,在各省的话语权很小,处于边缘地带,单就襄阳南阳而言,尽管俩地有部分相近,但襄阳身为湖北老二,一直以南方人自居,从心理上己把自己归为了南方体系,当然也不愿意归为北方的南阳管辖。
同时做为湖北的重点发展城市,湖北也是举全省力量对襄阳进行了倾斜,湖北也不会放手把辛苦发展的城市划给河南,最后是目前襄阳经济完胜南阳,襄阳人自我存在感很强,自然看不起南阳,更不会屈尊受南阳管辖。南阳近几年发展势头也不错,人口红利远远超过襄阳,这是南阳的优势,发展順利的话,超过襄阳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当然,如果国家强令划分,那襄阳归南阳管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