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歇后语歇后语是流传在民间的一种诙谐而形象的固定语句。具有比喻寓意的客家歇后语(1)巴掌生毛——老手(2)灯笼点火——肚里明(3)伯公吹火——神气(了不起的意思)(4)坳上伯公——两头都食得(5)三只手指拣田螺——十拿九稳2、具有谐音意义的客家歇后语(1)十二月芥菜——上哩心(伤了心)(2)天井种菜——么园(无缘)(3)石板盖米缸——唔怕鼠(不怕丑)(4)白纸糊窗——么个字(没这回事)(5)苦瓜虫——内贡(内讧)以上是我对问题“你还记得哪些客家歇后语。
1、你知道哪些广东话歇后语?
哈哈好巧,我平时也爱收集一些广东话歇后语,很形象,总是有一种“哦~原来如此”的感觉,真的是乐趣横生。分享给题主几个有趣的,保证看完回味无穷,聊天时用到也很实用,冷水冲茶——冇起色(冲茶要用开水的,方法不对当然“冇起色”了)翻渣茶——冇厘味道(茶渣已经是无味无香的茶叶了,当然“冇厘味道”咯。常用于形容食物不大可口、没什么吸引力,)道士占卜——八卦(哈哈算是吐槽必备了)湿水棉花——冇得弹(棉花着水自然弹不了咯,
“冇得弹”在粤语里是极好的、无可挑剔的意思。比如夸赞一道美食:“呢碟蒸排骨爽滑可口,真系湿水棉花,冇得弹!”)雷公打豆腐——拣软嘅来虾(捏软柿子,欺负人咯)荷花塘里影相——藕(偶)像(土味夸人啦~)铁树开花——冇结果(确实没有结果的啦)笔管吹火——小气(哈哈很形象)姜太公封神——漏咗自己(谁都想到竟忘了自己,忘我的精神值得夸赞啦)盲佬上楼梯——摸(摩)登(谐音梗)甲乙丁——缺丙(欠揍呢~)食得大头菜多——发梦(这是民间的一种说法:多食大头菜易做梦,
2、你还记得哪些客家歇后语?
广东梅州梅县石扇镇中蜂养殖户和金柚种植户为您解答:你还记得哪些客家歇后语?一、什么是歇后语歇后语是流传在民间的一种诙谐而形象的固定语句。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一般是一个比喻句,后一部分是解释前半部分的意思,也就是全句的意义所在,平时说话中讲歇后语,只说前一部分,不说后一部分,留给大家去体会,去猜测,不懂才会把后半部分说出来,所以这些语句就叫做歇后语。
但是现在流传的歇后语都是前后两部分都说出来,一是好理解;二是怕你说被人的坏话;三是怕产生误会,二、客家歇后语客家地区文化流传久远,丰富的文化传统除了表现在客家山哥、民谣等一些语言文字形式外,还突出表现在客家歇后语方面,它是客家人喜欢的口头语言,是客家人民群众生活经验的的结晶,具有鲜明的语言艺术特色。1、第一特色:表现在他同群众的劳动、生活和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
如:(1)无盐擦菜——翻生(2)钝刀破竹——想唔开(3)水浸石灰——想化哩。以上这些都是来源于客家生活,为群众所创作,深受人们喜爱,在如今也还能听到类似这样的歇后语,2、第二特色:高度的语言概括力。如:棺材头上画老虎——吓死人;火烧竹筒——心里热等,简简单单几个字就生动地概括出深刻的含义3、第三特色:形象幽默,
(1)当一个人做事老是失败就可以用:孔子搬家——尽是书(输)来表示(2)形容一个人很外行,可以用:沙坝里摆摊子——外行(3)讽刺一个人不自量力,做事喜欢讨价还价,可以:用烂灯笼——吊腔。三、以下节选一些客家歇后语供大家学习参考,生活中也可以使用,增加你的语言魅力,但要切记,不可以滥用,尤其是庄重的场合不要使用,而且,歇后语也有不少是内容庸俗,落后,不健康,对人有攻击性的,容易产生误会,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对象和场合,不然就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1、具有比喻寓意的客家歇后语(1)巴掌生毛——老手(2)灯笼点火——肚里明(3)伯公吹火——神气(了不起的意思)(4)坳上伯公——两头都食得(5)三只手指拣田螺——十拿九稳2、具有谐音意义的客家歇后语(1)十二月芥菜——上哩心(伤了心)(2)天井种菜——么园(无缘)(3)石板盖米缸——唔怕鼠(不怕丑)(4)白纸糊窗——么个字(没这回事)(5)苦瓜虫——内贡(内讧)以上是我对问题“你还记得哪些客家歇后语?”所做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喜欢的朋友,还请给个关注,您的关注是我分享自己经验的动力,非常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