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人又不是一个人,我是东北人,也没接触过湖北人,即便接触过,也不能从一个人的印象来概括所有湖北人,不管是哪里,好人都是绝大多数,但是坏人也肯定会有,东北人也不例外,很多人仅从接触过的个别东北人来概括所有东北人一样有失偏颇,所以我必须亲自去湖北,亲身体验湖北的风土民情,才能留下比较真实的印象,道听途说的“印象”都不能当真。
1、东北人如何看待湖北人?
这个问题没有意义!湖北人又不是一个人,我是东北人,也没接触过湖北人,即便接触过,也不能从一个人的印象来概括所有湖北人,不管是哪里,好人都是绝大多数,但是坏人也肯定会有,东北人也不例外,很多人仅从接触过的个别东北人来概括所有东北人一样有失偏颇,所以我必须亲自去湖北,亲身体验湖北的风土民情,才能留下比较真实的印象,道听途说的“印象”都不能当真。
2、两湖填四川,我是四川人,祖籍湖北作为四川人的你,祖籍是哪里的呢?
四川邻水先祖李珍,宋时居湖广省黄州府(湖北黄岗县)儒学正堂衙内安身,后移城内南街娶妻生三子:金德、银德、铜德,金德公迁居麻城县孝感乡,娶朱氏生子活修,活修、妣陈氏生子早富,早富、妣陈氏生子伦纲,伦纲、妣周氏生子万性,万性、妣邱氏生子李仲,李仲、妣陈氏生子李锦,李锦、妣林氏生二子李锡、李钊,李钊、妣杨氏三生二子:李锡、李乐。
钊公、妣杨氏三,随兄锡公在河南开封府桂阁县任所,同享荣华,年幼轻浮,命他管粮仓,私卖仓谷,锡公不知,被众绅告之,上司批捉,钊公逃回原籍后,上司捉拿甚急,乃夫室商议,各自逃生,钊公遍游天下,不知所终。入川祖杨氏三,率子李芝、李乐弟兄,于明已卯(1399年)由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移入四川省邻水县太安乡(今太和乡)太安里二甲李家沟落业定居,
李芝公返归原籍。乐公后裔有移居垫江县等地,老字辈时大学正良万业永兴阳及第登金榜月中定朝纲开基本仁厚传代懿祯祥施泽喜长远发达自隆昌八大房合族字辈四十字敬宗逢泰运睦族致祥光仁孝培基厚诗书沛泽长为仪翔上苑用慧协当阳南楚先根在芬名振古香入川九世祖鸣春公,于嘉庆癸亥岁(1803年)邀集邻水八大房合族,将“兴”字品为“敬”字辈。
3、你觉得四川人怎么样?
四川人比较聪明,但不像湖北人、浙江人的那种精明,而是豁达的聪明,性格比较豪爽,但区域有差异性,川西的比较温婉,川南川东得整体比较火爆,但凡有江有酒的地方,性格就偏豪爽,而平原沃土的川西平原,则性格相对内敛,非常有意思,可谓是完美映证了那句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能吃苦,愿意拼,老一辈的个子普遍不高,但整体而言精明强悍川菜好吃,名扬五湖四海的川菜不如实地来尝尝,区域差异很大,川菜也有很多分类,比如上河帮、下河帮、小河帮,刚好也代表了不同区域人的性格特点,
4、外省人都如何看待四川人?
几十年来,我去过大半个中国,也去过国外,除了东北,西北比较寒冷的省没去,有些省去过一、二十次的都有,综合各方面来看:我认为四川人:好!他们勤劳、善良,热情、大方,说话耿直,为人仗义,曾经的中国人口第一的大省,养成了顽强,坚韧,不屈的精神:广褒丰泽的土地:又培养他们乐观.豁达的性格:工、农业比较齐全、钟灵毓秀的自然环境,渗透进他们热情大方的社会活动中,君不见,每次祖国的大灾难中,都可以看到很多四川人捐款捐款的靓影;抗战时:是出兵最多、牺牲最多、同时,也是捐款捐物最多的省…忆往事、看今朝,四川人一次次用朴实的行动,证明了川人无私的品德与高尚的情操:一次次用汗水,泪水甚至鲜血奉献了对祖国博大的爱…不论在哪个省、哪个城市,我乐意交四川朋友:他们诚实守信,性格温和,乐与助人,与他们交友:我放心!值得交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