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近年人口流出率最高的省份之一,有统计表明,安徽省近10年流出人口达到了近1000万人之多,而安徽本省人口不过6000多万,这超越了同为人口流出大省河南,占到了全国流动人口的11.2%。安徽为什么成为人口流出率较高的省份呢,从安徽本地流出人口的去向来看,大部分人去了江浙沪。
1、安徽,河南,四川,山西等主要人口流出大省!流出人口都在全国各地从事什么工作?
河南,安徽,四川,山西外出打工的都是干什么?,河南,安徽,四川都是民工输出地方,山西不是,山西人一般出来都是做生意的。河南,安徽.四川大部分都是去工地上干活河南人做防水的多,四川做钢筋工,木工的多,安徽的,切墙的,和刷大白的多,河南人安徽人出来做小生意的也很多,全国各地都有他们的身影,前几年去广东进厂的多,现在大部分都去,上海,浙江,江苏,长三角地区打工了。
2、安徽为什么成为人口流出率最高的省份?
这两年各地的人才争抢大战可谓是如火如荼,从哪里去挖人才,大家看安徽。安徽的人口流出是如此的不动声色,以至于大家都以为现在流出率最高的是东北省,作为近年人口流出率最高的省份之一,有统计表明,安徽省近10年流出人口达到了近1000万人之多,而安徽本省人口不过6000多万,这超越了同为人口流出大省河南,占到了全国流动人口的11.2%。
那么,安徽为什么成为人口流出率较高的省份呢?(实际上,安徽可以说是近年人口流出率最高的省份,没有之一!)有人认为,是因为各地的人才大战,安徽自身特别是合肥等几个大城市忽视了这一点,导致人才外流严重,其实,这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之所以合肥等地在这场人才大战中姗姗来迟,是因为当地缺乏足够的中高端人才就业岗位,
从安徽本地流出人口的去向来看,大部分人去了江浙沪。所以可以这么说,江浙沪能够发展得这么好,安徽人的贡献很大,当然,也是因为江浙沪有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实际上,今天的安徽是比较尴尬的,虽然在地理环境上可以和长三角核心区块打个擦边球,毕竟,马鞍山离南京才20公里里程。但是,人家一说起长三角,就是江浙沪,不带你玩,
与经济发达区域离得近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可以享受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再不济总比中西部省份好,坏处就是发达地区的虹吸效应,导致本地人才都被吸引走了。今天走到南京大街上,可以听到很多的安徽口音,南京也被戏称为“徽京”,而走在合肥,可以看到并不弱于南京的高校,可以看到不弱于杭州的卫生资源,也可以看到可以与任何大城市媲美的基础设施资源,但是选择去江浙沪的人更多,是因为安徽本地人才实在太多了!这样说来,安徽人心里听了就好受多了。
毕竟,徽州人有句老话,“前世不修,生于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曾经,徽州的人才们闯荡江湖,带动了沿新安江带的杭州、衢州、金华的发展,尤其是古严州,受徽州文化影响深远。今天安徽人才的外流现象,本质上和过去没有太大的差别,现在能够较好消化本地中高端人才的却只有合肥等少数城市,这个少数城市说实话都不方便报出名字,怕是名不符实!如果多几个和合肥一样肥的城市,那么,不仅安徽人才不容易外流,反而会吸引江西、湖南、湖北、河南人才的到来。
3、安徽人口都流向哪些城市?您在那里还好吗?
答,安徽人口流向最多的城市,就是上海,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上,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安徽人。上海中低端的每一个行业,都沾满了安徽人的心血和汗水,亳州搞中药,阜阳开黑车。六安卖蔬菜,无为家政设,你问,您那里还好吗?我答,我掌握的有限情况不太好。安徽人在上海,分三波,30年前为头波,这波人大多数做实中产阶层,
20年前为二波,二波二货多,有一半靠吃糠成小康,还有一半彻底伤。10年前为三波,三波大都混得低三下四,回皖的料多,留沪的料少,我有一个安徽二波亲戚,在老闵行菜场卖熟食,20年的吃苦耐劳,换来了名下两套房子,也算是扎下根了,对于这个亲戚,我见过拿命换钱的,但没见过如此换法的。俩口子从年初一早上八点,一直干到当年年三十晚上八点,平时,从早上五点出工,到晚上九点收摊是常态,碰到有人要菜早上起的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