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四川文物工作者、地震、地质等部门,就曾在西昌展开过地震考古工作。一次强烈的地震之后,建昌县城慢慢下沉了,成了今天的邛海,泸山光福寺一带,地震(坍)塌,段氏所施之田皆化为沧海这些资料、史料,汇总起来,应该能证明西昌,有发生八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
1、四川凉山西昌5.1级地震,发生地震时如何正确科学逃生?
俗话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本人作为当时地震的亲历者,希望接下来的回答能够为您带来一点帮助,谢谢!当时地震发生时,正是大部分人正在上班,孩子准备放学,天气炎热昏昏欲睡的时候,事后发朋友圈,许多朋友其实是没有感受到地震的,他们当时有的在外面走路,有的在外面开车,当时由于我在高层,地震感应比较强烈,最开始是感受到左右晃动,后来感觉到上下晃,当时说不慌不怕是假的,但是从小到大还是经历过几场地震。
同事们都吓到了,有的惊叫,有的呆呆的坐着,我和其他几位反应较快的同事,第一时间是躲在桌子底下,有人在大喊“不要怕,快躲在桌子下面”,我旁边的同事甚至顺道拿了一瓶水,这种在灾难来临面前的机智我是相当佩服的,所以说,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是要有清醒的头脑,第一件事是要冷静,只有冷静才能头脑清醒,才有可能逃生。
如果你在高层的楼里,千万不要跳楼,更不要乘坐电梯,应立即暂避到洗手间等空间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等坚固物品下面,第一波地震来临后,基本上接着还会有余震,这时候不要留恋家里财物以及贵重物品等,保命要紧,要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如果你正在外看电影、教室等人员集中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要乱挤乱拥,疯一样的跑出去,甚至作出跳楼等举动,一些大地震时有血淋淋例子,发生的踩踏、跳楼等事故让人痛心啊,
应立即就地蹲在课桌下或躲在椅子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双手抱头,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或老师指挥,有组织地撤离到安全区域。如果在室外,应用手或包等护住头部,迅速远离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物,到空旷的地方,每个地方的广场都属于地震安全区域,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高架路下等处停留。
2、10月31日四川西昌发生了5.1级地震,为什么有媒体称四川为“天府之国”?
四川省是一个行政区概念,而“天府之国”是一个人文地理的概念,二者是具有差异的,四川从地理上来看其实由两大地形组成: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而四川盆地主要由成都平原组成,也叫川西坝子。恰恰四川的多发地震区域就在川西,简单谈谈原因,当青藏高原增高到一定的高度,压力挤向东部,与四川盆地地壳发生挤压,形成了拔地而起的龙门山。
所以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交接就形成了龙门山断裂带,使之地震多发,这整体上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造成的。但这发生的区域并不在“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美誉最开始指的是“关中平原”,但随着秦朝李冰父子修建的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解决了水患,成都平原就彻底成为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土”,以绝对优势奠定了千年基业,逐步就让“天府之国”的美誉赋予了成都平原,甚至在唐朝时成都平原的富饶已经人尽皆知——“唐时谓天下之盛,扬州第一而益州次之”。
而这也让整个四川盆地焕发新生,经济的发展必然产生诸多积极影响,不只是物产丰饶,农业发达,还使得苏轼、李白、巴金、张大千等文化名杰辈出,青城山、峨眉山也可以看出四川盆地的佛道影响力,前有道家先驱彭祖,后有蜀八仙之赞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道教创始人)、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也有武则天、诸葛亮、朱德、邓小平、陈毅、张澜等伟人频现,更有首屈一指的饮食文化,从川A到川Z不重样吃遍,
3、西昌可能发生8级地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