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信阳就有原始农业繁衍,在信阳淮河两岸出土了大量那个时期的石铲、石斧等工具,在夏商周时期已有东夷部落定居于此,商朝时商王武丁曾派息族在罗山(今信阳罗山县)建立重镇,春秋战国时期,信阳主要为楚国领地,楚文化对信阳影响深远,著名的成语亡羊补牢、闻鸡起舞的故事就出自于信阳。
1、姓黄的在历史上出了哪些名人?
黄姓也是一个大姓,名人还是比较多的,今天就介绍几位现代的黄姓名人,他们是:△黄菊(1938年9月28日-2007年6月2日),男,原籍浙江省嘉善县魏塘镇,出生于上海市,大学学历,1963年参加工作,1966年入党,历任上海市委书记、市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职。他是十五届、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黄坤明,福建上杭人,1956年11月生,1974年12月参加工作,1976年10月入党,研究生学历。曾任浙江省委宣传部部长、杭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主持常务工作的副部长(正部长级)等职,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黄华华,广东兴宁人,1946年10月生,1971年6月入党,1969年9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曾任广东省委副书记、秘书长、广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省长、省长、十二届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黄小晶,福建福州人,1946年3月生,1973年12月入党,1969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
2、信阳出过哪些名人?
古代公祖句兹——固始人,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唐开元二十七年(739)被赐封为“期思伯”,明嘉靖九年(1530)又敕封为“先贤公祖子”。息夫人——春秋时期,息国(今息县)夫人,贤良淑德,深受后世景仰,春申君——潢川人,为战国时期楚国令尹(丞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为江南一带的人文始祖,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的庆祝演出中,开场就演唱了一曲《告慰春申君》来纪念他。
卢丘子——潢川人,战国时期楚国令尹(丞相),为官刚正清廉,为楚庄王称霸立下举贤(举荐孙叔敖)之功,孙叔敖——楚国期思(原属固始县,今属淮滨县期思镇)人,为楚相时,于楚庄王十七年,率“申息之师”大败晋军,使楚庄王得以称霸中原,他善于治水,且为官清廉,被司马迁誉为“古今第一清官”。左司马眅——信阳市人,楚国左司马,掌管楚国军政,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申息之师”统帅,
魏延——信阳三里店人,三国时期蜀国名将。费祎——罗山人,三国时期蜀相,历任蜀国大将军、军师之职,和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朱序——信阳市人,东晋名将,民族英雄,曾于淝水之战中大胜前秦军队。陈元光——固始人,曾率8000府兵开发闽南,把中原文明传播到福建、台湾等地,被历代皇帝追封为“灵著顺应昭烈广济王”、“昭烈候”,后被乾隆皇帝封为“开漳圣王”,
王审知——固始人,五代时期闽国创建者。司马光——光山人,为宋朝著名宰相,著有《资治通鉴》,对中国的史学界有极大之贡献,马祖常——潢川人,元朝礼部尚书、枢密副使。擅长于诗文,有《缫丝行》、《踏水车行》、《河湟书事二首》、《上京输苑书怀》、《室妇叹》、《石田山居八首》传世,宋世杰——信阳市人,明成化年间有名的侠义之士,好打抱不平,常为穷人写状子,不收分文,周星驰电影《审死官》中的主人公形象就源自于他。
何景明——信阳市人,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著名的“前七子”的领袖。刘绘——潢川人,明万历年大臣,因弹劾夏言而被排挤出京,后挂冠辞职回乡,设坛讲学,人称“嵩阳先生”,有《通论》40篇和诗、赋、序、记等20卷流传于世,蔡毅中——光山人,明万历年大臣,礼部右侍郎,因助杨涟弹劾魏忠贤而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