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宁夏 > 石嘴山市 > 色彩理论,美术色彩理论概念

色彩理论,美术色彩理论概念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2-22 08:19:45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美术色彩理论概念

美术色彩理论(基础) 色彩理论包含多种定义,概念以及设计应用,如果罗列所有的资料那可能将会是一本百科全书,做为引言,这里只讲几个基本概念。 一、色轮 色轮 彩圈,基于红、黄、蓝,是在传统的艺术领域。1666年科学家牛顿首次研制圆形色圈,自此科学家和艺术家的研究和设计在此概念上不断发展,各种观点层出不穷,事实上,任何色圈或色轮的形成逻辑都是按照颜色的阴暗进行顺序排列。 二、原色 原色 红色,黄色和蓝色 在传统色彩理论,这3中颜色不能形成任何组合,或混合成其他颜色。然后其他所有的颜色正都是由这3种颜色派生的。 三、第二级色彩 第二级色彩 绿色、紫色、橙色 四、第三级色彩 专色(改为:第三级色彩) 黄橙、红橙色、红紫色、蓝紫色、蓝绿色、黄绿色。 这些颜色形成了原始的和初级的颜色,这也是为什么这些色调是两个颜色字组成的颜色。如蓝绿色、红紫色、黄橙色。

美术色彩理论概念

2,色彩理论包括什么 概念方面

1、 RGB模式 RGB是色光的色彩模式。R代表红色,G代表绿色,B代表蓝色,三种色彩叠加形成了其它的色彩。因为三种颜色都有256个亮度水平级,所以三种色彩叠加就形成1670万种颜色了。也就是真彩色,通过它们足以在现绚丽的世界。 在RGB模式中,由红、绿、蓝相叠加可以产生其它颜色,因此该模式也叫加色模式。所有显示器、投影设备以及电视机等等许多设备都依赖于这种加色模式来实现的。 就编辑图象而言,RGB色彩模式也是最佳的色彩模式,因为它可以提供全屏幕的24bit的色彩范围,即真彩色显示。但是,如果将RGB模式用于打印就不是最佳的了,因为RGB模式所提供的有些色彩已经超出了打印的范围之外,因此在打印一幅真彩色的图象时,就必然会损失一部分亮度,并且比较鲜艳的色彩肯定会失真的。。这主要因为打印所用的是CMYK模式,而CMYK模式所定义的色彩要比RGB模式定义的色彩少很多,因此打印时,系统自动将RGB模式转换为CMYK模式,这样就难免损失一部分颜色,出现打印后失真的现象。 2、 CMYK模式 当阳光照射到一个物体上时,这个物体将吸收一部分光线,并将剩下的光线进行反射,反射的光线就是我们所看见的物体颜色。这是一种减色色彩模式,同时也是与RGB模式的根本不同之处。不但我们看物体的颜色时用到了这种减色模式,而且在纸上印刷时应用的也是这种减色模式。 按照这种减色模式,就衍变出了适合印刷的CMYK色彩模式。 CMYK代表印刷上用的四种颜色,C代表青色,M代表洋红色,Y代表黄色,K代表黑色。因为在实际引用中,青色、洋红色和黄色很难叠加形成真正的黑色,最多不过是褐色而已。因此才引入了K——黑色。黑色的作用是强化暗调,加深暗部色彩。 CMYK模式是最佳的打印模式,RGB模式尽管色彩多,但不能完全打印出来。那么是不是在编辑的时候就采用CMYK模式呢?不是,原因如下: 用CMYK模式编辑虽然能够避免色彩的损失,但运算速度很慢。主要因为:1、即使在CMYK模式下工作,Photoshop也必须将CMYK模式转变为显示器所使用的RGB模式。2、对于同样的图象,RGB模式只需要处理三个通道即可,而CMYK模式则需要处理四个 馈?/p> 由于用户所使用的扫描仪和显示器都是RGB设备,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使用CMYK模式工作都有把RGB模式转换为CMYK模式这样一个过程。 因此,是否应用CMYK模式进行编辑都成在RGB模式和CMYK模式转换的问题。 这里给个建议,也算是我的一点经验吧。先用RGB模式进行编辑工作,再用CMYK模式进行打印工作,在打印前才进行转换,然后加入必要的色彩校正,锐化和休整。这样虽然使Photoshop在CMYK模式下速度慢一些,但可节省大部分编辑时间。 为了快速预览CMYK模式下图象的显示效果,而不转换模式可以使用View菜单下的CMYK Preview(CMYK 预览)命令。 这种打印前的模式转换,并不是避免图象损失最佳的途径,最佳方法是将Lab模式和CMYK模式相结合使用,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图象失真。下面介绍Lab模式。 3、 Lab模式 Lab模式是有国际照明委员会(CIE)于1976年(哇,好遥远呀。)公布的一种色彩模式。 你已经明白了:RGB模式是一种发光屏幕的加色模式,CMYK模式是一种颜色反光的印刷减色模式。那么,Lab有是什么处理模式呢? Lab模式既不依赖光线,也不依赖于颜料,它是CIE组织确定的一个理论上包括了人眼可以看见的所有色彩的色彩模式。Lab模式弥补了RGB和CMYK两种色彩模式的不足。 Lab模式由三个通道组成,但不是R、G、B通道。它的一个通道是亮度,即L。另外两个是色彩通道,用A和B来表示。A通道包括的颜色是从深绿色(底亮度值)到灰色(中亮度值)再到亮粉红色(高亮度值);B通道则是从亮蓝色(底亮度值)到灰色(中亮度值)再到黄色(高亮度值)。因此,这种色彩混合后将产生明亮的色彩。 Lab模式所定义的色彩最多,且与光线及设备无关并且处理速度与RGB模式同样快,比CMYK模式快很多。因此,可以放心大胆的在图象编辑中使用Lab模式。而且,Lab模式在转换成CMYK模式时色彩没有丢失或被替换。因此,最佳避免色彩损失的方法是:应用Lab模式编辑图象,再转换为CMYK模式打印输出。 当你将RGB模式转换成CMYK模式时,Photoshop将自动将RGB模式转换为Lab模式,再转换为CMYK模式。 在表达色彩范围上,处于第一位的是Lab模式,第二位的是RGB模式,第三位是CMYK模式。 4、HSB模式 在介绍完三种主要的色彩模式后,现在介绍另一种色彩模式——HSB色彩模式,它在色彩汲取窗口中才会出现。 在HSB模式中,H表示色相,S表示饱和度,B表示亮度。 色相:是纯色,即组成可见光谱的单色。红色在0度,绿色在120度,蓝色在240度。它基本上是RGB模式全色度的饼状图。 饱和度:表示色彩的纯度,为0时为会色。白、黑和其他灰色色彩都没有饱和度的。在最大饱和度时,每一色相具有最纯的色光。 亮度:是色彩的明亮读。为0时即为黑色。最大亮度是色彩最鲜明的状态。

色彩理论包括什么 概念方面

3,颜色的基本理论是什么

http://www.pstxg.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61&Page=1色彩构成基础理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华美术网 点击数:1719 更新时间:2005-2-10 色彩原理一、色彩形成 物体表面色彩的形成取决与三个方面: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反射一定的色光、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为光源色。物体色:物体色本身不发光,它是光源色经过物体的吸收反射,反映到视觉中的光色感觉,我们把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的色彩统称为物体色。 光源色 复色光 白色光(全色光) 投射在物体上 不透明物体 反射 有色光 半透明物体 单色光 透明物体 透射 色彩组成基本色 一个色环通常包括12种明显不同的颜色。而对于艺术设计师充分理 解的色环和色论的重要方面,也许不会被我们中的网页设计者们能够充 分欣赏。缺少多这方面的了解,你将会把事情搞乱。 三原色 从定义上讲,三原色是能够按照一些数量规定合成其他任何一种颜 色的基色。为了确定三原色,你必须首先确切明确哪一种颜色是你正在 使用的中间色。在上小学时,你可能就知道了三原色:红、黄、蓝,并 且你现在用于展示的,仍然是红、黄、蓝三原色。但是如果你有喷墨打 印机的话,花点时间把它的盖子打开,看看它的墨盒。你能看到红、黄、 蓝吗?不能!你可能看到的是四种墨色:蓝绿(青)色、红紫(洋红) 色、黄色和黑色。颜色的不同是由于你的电脑用的是正色,而你的打印 机用的是负色。显示器发出的是彩色光,而纸上的墨则吸收灯光发出的 颜色。更进一步的解释就超出了本文要探讨的范围。 除了发射与吸收光的不同之外,本文涉及的概念同样适用于正色和 负色模式,出于本文的写作目的,我们仅探讨着正色模式的三原色:红、 绿、蓝。近似色 近似色可以是我们给出的颜色之外的任何一种颜色。如果从橙色开 始,并且你想要它的两种近似色,你应该选择红和黄。用近似色的颜色 主题可以实现色彩的融洽与融合,与自然界中能看到的色彩接近起来。 补充色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相对色一样,补充色是色环中的直接位置相对的 颜色。当你想使色彩强烈突出的话,选择对比色比较好。假如你正在组 合一幅柠檬图片,用蓝色背景将使柠檬更加突出。 分离补色 分离补色由两到三种颜色组成。你选择一种颜色,就会发现它的补 色在色环的另一面。你可以使用补色那一边的一种或多种颜色。组色 组色是色环上距离相等的任意三种颜色。当组色被用作一个色彩?题时,会对浏览者造成紧张的情绪。因为三种颜色形成对比。上面所讲 的基色和次色组可以被称作两组组色。 暖色 暖色由红色调组成。比如红色、橙色和黄色。它们给选择的颜色赋 予温暖、舒适和活力,它们也产生了一种色彩向浏览者显示或移动,并 从页面中突出出来的可视化效果。 冷色 冷色来自于蓝色色调。譬如蓝色、青色和绿色。这些颜色将对色彩 主题起到冷静的作用,它们看起来有一种从浏览者身上收回来的效果, 于是它们用作页面的背景比较好。 需要注明的是,你将发现在不同的书中,这些颜色组合有不同的名 称。但是如果你能够理解这些基本原则,它们将对你的网页设计是十分 有益的。 色彩对比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显的差别,并产生比较作用,被称为色彩对比。该想象分为两大类: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色相对比 因色相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当主色相确定后,必须考虑其他色彩与主色相是什么关系,要表现什么内容及效果等,这样才能增强其表现力。将相同的橙色,放在红色或黄色上,我们将会发现,在红色上的橙色会有偏黄的感觉,因为橙色是由红色和黄色调成的,当他和红色并列时,相同的成份被调和而相异部份被增强,所以看起来比单独时偏黄,以其他色彩比较也会有这种现象,我们称为色名对比。 除了色感偏移之外, 对比的两色, 有时会发生互相色渗的现象, 而影响相隔界线的视觉效果, 当对比的两色, 具有相同的彩度和明度时, 对比的效果越明显, 两色越接近补色, 对比效果越强烈。明度对比 因明度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柠檬黄明度高,蓝紫色的明度低,橙色和绿色属中明度,红色与蓝色属中低明度)。明度对比 将相同的色彩,放在黑色和白色上,比较色彩的感觉,会发现黑色上的色彩感觉比较亮,放在白色上的色彩感觉比较暗,明暗的对比效果非常强烈明显,对配色结果产生的影响,明度差异很大的对比, 会让人有不安的感觉。纯度对比 一种颜色与另一种更鲜艳的颜色相比时,会感觉不太鲜明,但与不鲜艳的颜色相比时,则显得鲜明,这种色彩的对比便称为纯度对比。 补色对比 将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等具有补色关系的色彩彼此并置,使色彩感觉更为鲜明,纯度增加,称为补色对比。(视觉的残像现象明显)。[1] [2] 下一页 冷暖对比 由于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红、橙、黄使人感觉温暖;蓝、蓝绿、蓝紫使人感觉寒冷;绿与紫介与其间),另外,色彩的冷暖对比还受明度与纯度的影响,白光反射高而感觉冷,黑色吸收率高而感觉暖。上一页 [1] [2]

颜色的基本理论是什么

4,色彩理论 原理

色彩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每种色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原理。设计师要在网页设计中灵活、巧妙运用,使网页达到各种精彩效果。先详细了解色彩的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在这里,按照我的理解。把色彩模式做下解释: RGB色彩模式: RGB模型通常用于光照原理的视频和屏幕图像。只要是在显示器上显示的图像,最终还是以RGB方式来呈现的。还多用于荧光屏的视觉效果呈现,比如电子幻灯片、FLASH动画和各种多媒体用途。大家都知道,RGB代表红色(Red)、绿色(Green)、蓝色(Blue)。该模式下,每个像素在每种颜色上可以负载2的8次即256种亮度级别,这样、三种颜色通道合在一起,就可以产生256的3次方,即16777216种颜色。纯红色的R值为255,G值为0,B值为0。灰色的R、G、B三个值相等(0、25除外),白色的R、G、B值都为255。黑色的三个值都是0。它在理论上可以还原自然界中存在的任何颜色。 一般情况下,我们出去拍完照片回家,需要处理的时候。就应该把色彩模式设为RGB模式。 RGB色彩是一种发光的色彩,比如,你在一间黑暗的房间内仍然可以看见屏幕上播放的画面。而后面的CMYK则是一种依附反光的色彩模式。需要外界光源做帮助。看书看报,则是由于阳光或者台灯的照射。而反射进我们的眼球中的。在RGB色彩模式上的图像中,某种颜色的含量越多,那么这种颜色的亮度也越高。换句话说,如果RGB三色的亮度级别都是0,那么他们混合的色彩就是黑色。因为没有了亮度。 CMYK: CMYK是指青色(Cyan)、洋红色(Magenta)、黄色(Yellow)、黑色(Black)四个色彩构成的。K取的是Black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之所以不取首字母。这里要注意一下。是为了避免与蓝色相冲突。前面的RGB色彩不运用于印刷行业,因为它不能像CMYK色彩模式那样,更好的还原真实客观的自然色彩。而只是理论上可以还原。 CMYK模式一般运用于印刷类。比如画报、杂志、报纸、宣传画册等。以打印油墨在纸张上的光线吸收特性为基础,每个像素的每种印刷油墨都会被分配一个百分比值, CMYK模式是以对光线的反射原理来庙宇的,所以它的混合方式则刚好与RGB色彩模式相反,采用了“减法混合”-----当它们的色彩相互叠合时,亮度就会降低。 HSB: HSB色彩模式是以色相(H)、饱和度(S)、亮度(B)来描述颜色的基本特性的。 HSB色彩模式是根据日常生活中人眼的视觉特征而直接制定的一套色彩模式。最接近人们对色彩辩认的思考方式。所以经较直接与直观。 人类的大脑对色彩的直觉感知,首先是色相,即红、橙、黄、绿、青、蓝、紫中的一个。然后是它的一个深浅度。简单说来,色相即色彩的变化,饱和度高,色彩较艳丽,饱和度低,色彩就接近灰色。明度与称为亮度,亮度高,色彩明亮。亮度低,色彩暗淡。 Lab色彩模式: Lab颜色是以一个亮度分量L及两个颜色分量a和b来表示颜色的,L的取值范围是0-100,a分量代表由绿色到红色的光谱变化,而b分量代表由蓝色到黄色的光谱变化。 这种色彩模式通常运用于处理Photo CD(照片光盘)图像、单独编辑图像中的亮度和颜色值、在不同系统中转移图像。 索引色(Indexed color): 这种模式最多使用256种颜色。目的是在Web页面上和其他基于计算机的图像中显示,该模式把图像限制成不超过256种颜色。主要是为了保护文件具有较小尽寸,索引色最多只有256种色彩。 图像转换为索引色彩模式时,通常会构建一个调色板存放并索引图像中的颜色。如果原图像中的一种颜色没有出现在调色版中,程序会选取已有颜色中最接近的颜色或使用已有颜色模拟该种颜色。在索引色彩模式下。通过限制调色版中颜色的数目可以减小文件大小。同时保持视觉上的品质没有太大的变化。在网页设计中常常需要使用索引色彩模式的图像。 Bitmap(位图模式): 位图模式的图像只有黑色和白色两种像素组成。每个像素用“位”来表示。“位”只有两种状态。0表示有点,1表示无点。位图模式主要用于早期不能识别颜色和灰度的设备。如果需要表示灰度,则需要通过点的抖动来模拟。位图模式通常用于文字识别。如果需要使用OCR(光学文字识别)技术识别图像文件,需要将图像转化为位图模式。 灰度(Grayscale): 灰度模式最多使用256级灰度来表现图像,图像中的每个像素有一个0-255之间的亮度值。灰度值与可以用黑色油墨覆盖的百分比来表示。 在将色彩模式的图像转换为灰度模式时,会丢掉原图像中的所有的色彩信息。与位图模式相比,灰度模式能够更好的表现高品质的图像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一些图像处理软件可以把一个灰度模式的图像重新转换成彩色模式的图像,但转换粕不可能将原先丢失的颜色恢复。所以,在将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模式的图像时,请记得保存好原件。 Duotone(双色调) 双色调模式采用2-4种彩色油墨来创建由双色调、三色调和四色调混合其色阶来组成图像。在将灰度模式的图像转换为双色调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对色调进行编辑。产生特殊的效果。而使用双色调模式最主要的用途是,使用尽量少的颜色表现尽量多的颜色层次,这对于减少印刷成本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印刷时,每增加一种色调都需要投入更大的成本。 RGB的计算方法你可以去这里看下:里面还有推荐的 http://wenku.baidu.com/view/6b9731e9551810a6f5248699.html

5,请问色彩的理论知识是什么

关于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等不同方面的知识!例如: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冷暖……都属于色彩知识!
介绍你一个网站http://club.globaltexnet.com/postRead.php?topicid=8572色彩知识色彩的产生 色彩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便已存在,在至今无法计数的岁月里,人们对色彩的领域所知和它所存在时空相比,实在微小的可怜。伟大的德国诗人、自然科学家和思想家歌德(1794-1832年)在其《关于色彩的学说》中写道:“……我懂得,最终应该从本质方面来对待颜色,就如同对待物理现象一样,如果你是想为了有益于艺术而去研究它们的话。”这段话表明,学习和研究色彩规律,对于艺术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学习和研究色彩必须建 立在坚实的素描造型基础上。色彩是依附于形的,不依附于形的一堆色彩是不是能正确反映生活的。 色彩的产生和演变是有规律的,也是有科学根据的,-、人们生活在彩色的世界中,生活中的一切无不与色彩有关,对色彩的客观存在都有直接的感受,人们对色彩的喜爱,已成为普遍的现象;二、前人(科学家、艺术家)的创造为人们提供了系统研究色彩的理论和经验; 三、现代科学、艺术、技术、材料的发展,新一代科学家、艺术家在色彩理论和艺术实践上的不断创新,为学习研究色彩提供了丰富的借鉴。 光与色彩的关系 在黑暗中,我们看不到周围的形状和色彩,这是因为没有光线。如果在光线很好的情况下,有人却看不清色彩,这或是因为视觉器官不正常(例如色盲),或是眼睛过度疲劳的缘故。在同一种光线条件下,我们会看到同一种景物具有各种不同的颜色,这是因为物体的表 面具有不同的吸收光线与反射光的能力,反射光不同,眼睛就会看到不同的色彩,因此,色彩的发生,是光对人的视觉和大脑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视知觉。由此看来,需要经过光——眼——神经的过程才能见到色彩。色彩是光的产物,没有光便没有色彩感觉,色彩的形成和光有最密切的关系――光是色之母,色是光之子,无光也就是无色。光进入视觉通过以下三种形式:光源光: 光源发出的色光直接进入视觉,像霓虹灯、饰灯、烛灯等的光线都可以直接进入视觉。透射光:光源光穿过透明或半透明物体后再进入视觉的光线,称为透射光,透射光的亮度和颜色取决于入射光穿过被透射物体之后所达到的光透射率及波长特征。反射光: 反射光是光进入眼睛的最普遍的形式,在有光线照射的情况下,眼睛能看到的任何物体都是该物体的反射光进入视觉所致。色彩的三原色:色彩的三原色又称为三基色,它们具体是:红(品红)、黄(柠檬黄)、蓝(湖蓝)间色:是指两个不同的原色相混合所产生的另一个色,故称第二次色,也称间色。间色是指橙、绿、紫。固有色:(灰)从视觉感觉的概念出发,人们习惯于把白色阳光下物体呈现的色彩效果称为“固有色”。例如:绿色的草原、金黄色的麦浪,红色的旗帜等。从色彩的光学原理知道,物体并不存在固定不变的颜色,而只有吸收某些色光和反射某种色光的特性,因这种特性而 显现出的色彩称为物体色,即固有色。有的物质最大量的反射光,便呈现“白”色,有的物质最大量地吸收光,便呈现“黑色”,有的物质吸收一部分反射一部分光,便呈现“灰色”。草原的绿色,是草原在白光下,吸收了红、橙、黄、青、蓝、紫等色光,而反射出绿光的 结果。 光源色:(明)光源色是指照射物体的光源的光色。色光中,光谱成分的变化,光色就要变化。太阳光一般是呈白色,但清晨的太阳光呈偏冷的红色,黄昏时则呈偏暖的金黄色。月光呈青绿色,日光灯呈冷白色,白炽灯(钨丝灯)呈橙黄色等,都体现了不同的光源色。环境色:(暗)指一个物体的周围物体所反射的光色,它体现在距离较近的物与物之间或某种大范围内所形成的某种色彩环境。色彩三要素视觉所感知的一切色彩形象,都具有明度、色相和纯度三种性质,这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明度(价值,简称V)光线强时,感觉比较亮,光线若时感觉比较暗,色彩的明暗强度就是所谓的明度,明度高是指色彩较明亮,而相对的明度低,就是色彩较灰暗。 在无彩色中,明度最高的色为白色,明度最低的色为黑色,中间存在一个从亮到暗的灰色系列。在有彩色中,任何一种纯度色都有着自己的明度特征。例如,黄色为明度最高的色,处于光谱的中心位置,紫色是明度最低的色,处于光谱的边缘,一个彩色物体表面的光反射率 越大,对视觉刺激的程度越大,看上去就越亮,这一颜色的明度就越高。 明度在三要素中具较强的独立性,它可以不带任何色相的特征而通过黑白灰的关系单独呈现出来。色相与纯度则必须依赖一定的明暗才能显现,色彩一旦发生,明暗关系就会同时出现,在我们进行一幅素描的过程中,需要把对象的有彩色关系抽象为明暗色调,这就需要有对 明暗的敏锐判断力。我们可以把这种抽象出来的明度关系看做色彩的骨骼,它是色彩结构的关键。色相即色名(色彩,简称为H)是区分色彩的名称,也就是色彩的名子,就如同人的姓名一般,用来辨别不同的人。 在可见光谱上,人的视觉能感受到红、橙、黄、绿、蓝、紫这些不同特征的色彩,人们给这些可以相互区别的色定出名称,当我们称呼到其中某一色的名称时,就会有一个特定的色彩印象,这就是色相的概念。正是由于色彩具有这种具体相貌的特征,我们才能感受到一个五 彩缤纷的世界。 如果说明度是色彩隐秘的骨骼,色相就很像色彩外表的华美肌肤。色相体现着色彩外向的性格,是色彩的灵魂。纯度即彩度(浓度,简称C)指的是色彩的鲜艳程度,它取决于一处颜色的波长单一程度。我们的视觉能辨认出的有色相感的色,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鲜艳度,比如绿色,当它混入了白色时,虽然仍旧具有绿色相的特征,但它的鲜艳度降低了,明度提高了,成为淡绿色;当它 混入黑色时,鲜艳度了降低了,明度变暗了,成为暗绿色;当混入与绿色明度相似的中性灰时,它的明度没有改变,纯度降低了,成为灰绿色。不同的色相不但明度不等,纯度也不相等,例如纯度最高的色是红色,黄色纯度也较高,但绿色就不同了,它的纯度几乎才达到红色的一半左右。在人的视觉中所能感受的色彩范围内,绝大部分是非高纯度的色,也就是说,大量都是含灰的色,有了纯度的变化,才使色彩显得极其丰富。纯度体现了色彩内向的品格。同一个色相,即使纯度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也会立即带来色彩性格的变化。色彩及心理当我们看到不同的颜色时,心理会受到不同颜色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色彩本身是没有灵魂的,它只是一种物理现象。我们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里,积累了许多视觉经验,一旦知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发生一定的呼应,就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这种变化虽然因 人而异,但大多会有下列心理反应。一、红色的色感温暖,性格刚烈而外向,是一种对人刺激性很强的色。红色容易引起人的注意,也容易使人兴奋、激动、紧张、冲动、还是一种容易造成人视觉疲劳的色。 1、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黄,会使其热力强盛,趋于躁动、不安。 2、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蓝,会使其热性减弱,趋于文雅、柔和。 3、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黑,会使其性格变的沉稳,趋于厚重、朴实。 4、在红中加入少量的白,会使其性格变的温柔,趋于含蓄、羞涩、娇嫩。 二、黄色的性格冷漠、高傲、敏感、具有扩张和不安宁的视觉印象。黄色是各种色彩中,最为娇气的一种色。只要在纯黄色中混入少量的其它色,其色相感和色性格均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 1、 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蓝,会使其转化为一种鲜嫩的绿色。其高傲的性格也随之消失,趋于一种平和、潮润的感觉。 2、 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红,则具有明显的橙色感觉,其性格也会从冷漠、高傲转化为一种有分寸感的热情、温暖。 3、 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黑,其色感和色性变化最大,成为一种具有明显橄榄绿的复色印象。其色性也变的成熟、随和。 4、 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白,其色感变的柔和,其性格中的冷漠、高傲被淡化,趋于含蓄,易于接近。 三、蓝色的色感冷嘲热讽,性格朴实而内向,是一种有助于人头脑冷嘲热讽静的色。蓝色的朴实、内向性格,常为那些性格活跃、具有较强扩张力的色彩,提供一个深远、广埔、平静的空间,成为衬托活跃色彩的友善而谦虚的朋友。蓝色还是一种在淡化后仍然似能保持较强 个性的色。如果在蓝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红、黄、黑、橙、白等色,均不会对蓝色的性格构成较明显的影响力。 1、 如果在橙色中黄的成份较多,其性格趋于甜美、亮丽、芳香。 2、 在橙色中混入小量的白,可使橙色的知觉趋于焦躁、无力。 四、绿色是具有黄色和蓝色两种成份的色。在绿色中,将黄色的扩张感和蓝色的收缩感相中庸,将黄色的温暖感与蓝色的寒冷感相抵消。这样使得绿色的性格最为平和、安稳。是一种柔顺、恬静、潢足、优美的色。 1、 在绿色中黄的成份较多时,其性格就趋于活泼、友善,具有幼稚性。 2、 在绿色中加入少量的黑,其性格就趋于庄重、老练、成熟。 3、 在绿色中加入少量的白,其性格就趋于洁净、清爽、鲜嫩。 五、紫色的明度在有彩色的色料中是最低的。紫色的低明度给人一种沉闷、神秘的感觉。 1、 在紫色中红的成份较多时,其知觉具有压抑感、威胁感。 2、 在紫色中加入少量的黑,其感觉就趋于沉闷、伤感、恐怖。 3、 在紫色中加入白,可使紫色沉闷的性格消失,变得优雅、娇气,并充满女性的魅力。 六、白色的色感光明,性格朴实、纯洁、快乐。白色具有圣洁的不容侵犯性。如果在白色中加入其它任何色,都会影响其纯洁性,使其性格变的含蓄。 1、 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红,就成为淡淡的粉色,鲜嫩而充满诱惑。 2、 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黄,则成为一种乳黄色,给人一种香腻的印象。 3、 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蓝,给人感觉清冷、洁净。 4、 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橙,有一种干燥的气氛。 5、 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绿,给人一种稚嫩、柔和的感觉。 6、 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紫,可诱导人联想到淡淡的芳香。 颜色模式 我们使用的计算机是通过数字化方式定义颜色特性的,通过不同的色彩模式显示图像,比较常用的色彩模式有RGB模式(R:红色、G:绿色、B:蓝色),CMYK模式(C:青色、M:品红色、Y:黄色、K:黑色)、Lab模式、Crayscale灰度模式、B itmap(位图)模式。RGB模式:RGB模式是基于自然界中3种基色光的混合原理,将红(R)、绿(G)、蓝(B)3种基色按照从0(黑色)到255(白色)的亮度值在每个色阶中分配,从而指定其色彩。当不同亮度的基色混合后,便会产生出256X256X256种颜色,约为1 670万种。例如:一种明亮的红色其各项数值可能是R=246、G=20、B=50。当3种基色的亮度值相等时,产生灰色;当3种亮度值都为255时,产生纯白色;当3种基色亮度值都为0时,产生纯黑色。三种色光混合生成的颜色一般比原来的颜色亮度值高, 所以RGB模式又被称为色光加色法。CMYK模式:是一种印刷模式,其中四个字母分别指青(CYAN)、品红(Megenta)、黄(Yellow)、黑(Black),在印刷中代表四种颜色的油墨。CMYK模式和RGB模式是使用不同的色彩原理进行定义的。在RGB模式中由光源发出的色光 混合生成颜色,而在CMYK模式中由光线照到不同比例青、品红、黄、黑油墨的纸上,部分光谱被吸收后,反射到人眼中的光产生的颜色。由于青、品红、黄、黑在混合成色时,随着青、品红、黄、黑四种成分的增多,反射到人眼中的光会越来越少,光线的亮度会越来越 低,所以CMYK模式产生颜色的方法又被称为色光减色法。LAB模式:LAB模式的原型是由CIE协会在1931所制定的一个衡量颜色的标准,1976被重新定义并命名为CIE Lab。此模式解决了由于使用不同的显示器或打印设备所造成的颜色复制的差异。也就是说,它不依赖于设备。Lab模式是以一个亮度分量L及两个颜色分量a与b来表示颜色的。其中L表示亮度,取值范围0-100,a分量表示由绿色到红色的光谱变化,b分量表示由蓝色到黄色的光谱变化,a和b的取值范围是-120~120.Lab模式所包含的颜色范围最广,而且包含所有RGB和CMYK中的颜色。CMYK模式所包括的色彩最少,有些在屏幕上看到的颜色在印刷品上却无法实现。

6,请问色彩的理论知识是什么

关于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等不同方面的知识!例如: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冷暖……都属于色彩知识!
介绍你一个网站http://club.globaltexnet.com/postread.php?topicid=8572色彩知识色彩的产生 色彩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便已存在,在至今无法计数的岁月里,人们对色彩的领域所知和它所存在时空相比,实在微小的可怜。伟大的德国诗人、自然科学家和思想家歌德(1794-1832年)在其《关于色彩的学说》中写道:“……我懂得,最终应该从本质方面来对待颜色,就如同对待物理现象一样,如果你是想为了有益于艺术而去研究它们的话。”这段话表明,学习和研究色彩规律,对于艺术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学习和研究色彩必须建 立在坚实的素描造型基础上。色彩是依附于形的,不依附于形的一堆色彩是不是能正确反映生活的。 色彩的产生和演变是有规律的,也是有科学根据的,-、人们生活在彩色的世界中,生活中的一切无不与色彩有关,对色彩的客观存在都有直接的感受,人们对色彩的喜爱,已成为普遍的现象;二、前人(科学家、艺术家)的创造为人们提供了系统研究色彩的理论和经验; 三、现代科学、艺术、技术、材料的发展,新一代科学家、艺术家在色彩理论和艺术实践上的不断创新,为学习研究色彩提供了丰富的借鉴。 光与色彩的关系 在黑暗中,我们看不到周围的形状和色彩,这是因为没有光线。如果在光线很好的情况下,有人却看不清色彩,这或是因为视觉器官不正常(例如色盲),或是眼睛过度疲劳的缘故。在同一种光线条件下,我们会看到同一种景物具有各种不同的颜色,这是因为物体的表 面具有不同的吸收光线与反射光的能力,反射光不同,眼睛就会看到不同的色彩,因此,色彩的发生,是光对人的视觉和大脑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视知觉。由此看来,需要经过光——眼——神经的过程才能见到色彩。色彩是光的产物,没有光便没有色彩感觉,色彩的形成和光有最密切的关系――光是色之母,色是光之子,无光也就是无色。光进入视觉通过以下三种形式:光源光: 光源发出的色光直接进入视觉,像霓虹灯、饰灯、烛灯等的光线都可以直接进入视觉。透射光:光源光穿过透明或半透明物体后再进入视觉的光线,称为透射光,透射光的亮度和颜色取决于入射光穿过被透射物体之后所达到的光透射率及波长特征。反射光: 反射光是光进入眼睛的最普遍的形式,在有光线照射的情况下,眼睛能看到的任何物体都是该物体的反射光进入视觉所致。色彩的三原色:色彩的三原色又称为三基色,它们具体是:红(品红)、黄(柠檬黄)、蓝(湖蓝)间色:是指两个不同的原色相混合所产生的另一个色,故称第二次色,也称间色。间色是指橙、绿、紫。固有色:(灰)从视觉感觉的概念出发,人们习惯于把白色阳光下物体呈现的色彩效果称为“固有色”。例如:绿色的草原、金黄色的麦浪,红色的旗帜等。从色彩的光学原理知道,物体并不存在固定不变的颜色,而只有吸收某些色光和反射某种色光的特性,因这种特性而 显现出的色彩称为物体色,即固有色。有的物质最大量的反射光,便呈现“白”色,有的物质最大量地吸收光,便呈现“黑色”,有的物质吸收一部分反射一部分光,便呈现“灰色”。草原的绿色,是草原在白光下,吸收了红、橙、黄、青、蓝、紫等色光,而反射出绿光的 结果。 光源色:(明)光源色是指照射物体的光源的光色。色光中,光谱成分的变化,光色就要变化。太阳光一般是呈白色,但清晨的太阳光呈偏冷的红色,黄昏时则呈偏暖的金黄色。月光呈青绿色,日光灯呈冷白色,白炽灯(钨丝灯)呈橙黄色等,都体现了不同的光源色。环境色:(暗)指一个物体的周围物体所反射的光色,它体现在距离较近的物与物之间或某种大范围内所形成的某种色彩环境。色彩三要素视觉所感知的一切色彩形象,都具有明度、色相和纯度三种性质,这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明度(价值,简称v)光线强时,感觉比较亮,光线若时感觉比较暗,色彩的明暗强度就是所谓的明度,明度高是指色彩较明亮,而相对的明度低,就是色彩较灰暗。 在无彩色中,明度最高的色为白色,明度最低的色为黑色,中间存在一个从亮到暗的灰色系列。在有彩色中,任何一种纯度色都有着自己的明度特征。例如,黄色为明度最高的色,处于光谱的中心位置,紫色是明度最低的色,处于光谱的边缘,一个彩色物体表面的光反射率 越大,对视觉刺激的程度越大,看上去就越亮,这一颜色的明度就越高。 明度在三要素中具较强的独立性,它可以不带任何色相的特征而通过黑白灰的关系单独呈现出来。色相与纯度则必须依赖一定的明暗才能显现,色彩一旦发生,明暗关系就会同时出现,在我们进行一幅素描的过程中,需要把对象的有彩色关系抽象为明暗色调,这就需要有对 明暗的敏锐判断力。我们可以把这种抽象出来的明度关系看做色彩的骨骼,它是色彩结构的关键。色相即色名(色彩,简称为h)是区分色彩的名称,也就是色彩的名子,就如同人的姓名一般,用来辨别不同的人。 在可见光谱上,人的视觉能感受到红、橙、黄、绿、蓝、紫这些不同特征的色彩,人们给这些可以相互区别的色定出名称,当我们称呼到其中某一色的名称时,就会有一个特定的色彩印象,这就是色相的概念。正是由于色彩具有这种具体相貌的特征,我们才能感受到一个五 彩缤纷的世界。 如果说明度是色彩隐秘的骨骼,色相就很像色彩外表的华美肌肤。色相体现着色彩外向的性格,是色彩的灵魂。纯度即彩度(浓度,简称c)指的是色彩的鲜艳程度,它取决于一处颜色的波长单一程度。我们的视觉能辨认出的有色相感的色,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鲜艳度,比如绿色,当它混入了白色时,虽然仍旧具有绿色相的特征,但它的鲜艳度降低了,明度提高了,成为淡绿色;当它 混入黑色时,鲜艳度了降低了,明度变暗了,成为暗绿色;当混入与绿色明度相似的中性灰时,它的明度没有改变,纯度降低了,成为灰绿色。不同的色相不但明度不等,纯度也不相等,例如纯度最高的色是红色,黄色纯度也较高,但绿色就不同了,它的纯度几乎才达到红色的一半左右。在人的视觉中所能感受的色彩范围内,绝大部分是非高纯度的色,也就是说,大量都是含灰的色,有了纯度的变化,才使色彩显得极其丰富。纯度体现了色彩内向的品格。同一个色相,即使纯度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也会立即带来色彩性格的变化。色彩及心理当我们看到不同的颜色时,心理会受到不同颜色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色彩本身是没有灵魂的,它只是一种物理现象。我们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里,积累了许多视觉经验,一旦知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发生一定的呼应,就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这种变化虽然因 人而异,但大多会有下列心理反应。一、红色的色感温暖,性格刚烈而外向,是一种对人刺激性很强的色。红色容易引起人的注意,也容易使人兴奋、激动、紧张、冲动、还是一种容易造成人视觉疲劳的色。 1、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黄,会使其热力强盛,趋于躁动、不安。 2、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蓝,会使其热性减弱,趋于文雅、柔和。 3、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黑,会使其性格变的沉稳,趋于厚重、朴实。 4、在红中加入少量的白,会使其性格变的温柔,趋于含蓄、羞涩、娇嫩。 二、黄色的性格冷漠、高傲、敏感、具有扩张和不安宁的视觉印象。黄色是各种色彩中,最为娇气的一种色。只要在纯黄色中混入少量的其它色,其色相感和色性格均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 1、 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蓝,会使其转化为一种鲜嫩的绿色。其高傲的性格也随之消失,趋于一种平和、潮润的感觉。 2、 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红,则具有明显的橙色感觉,其性格也会从冷漠、高傲转化为一种有分寸感的热情、温暖。 3、 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黑,其色感和色性变化最大,成为一种具有明显橄榄绿的复色印象。其色性也变的成熟、随和。 4、 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白,其色感变的柔和,其性格中的冷漠、高傲被淡化,趋于含蓄,易于接近。 三、蓝色的色感冷嘲热讽,性格朴实而内向,是一种有助于人头脑冷嘲热讽静的色。蓝色的朴实、内向性格,常为那些性格活跃、具有较强扩张力的色彩,提供一个深远、广埔、平静的空间,成为衬托活跃色彩的友善而谦虚的朋友。蓝色还是一种在淡化后仍然似能保持较强 个性的色。如果在蓝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红、黄、黑、橙、白等色,均不会对蓝色的性格构成较明显的影响力。 1、 如果在橙色中黄的成份较多,其性格趋于甜美、亮丽、芳香。 2、 在橙色中混入小量的白,可使橙色的知觉趋于焦躁、无力。 四、绿色是具有黄色和蓝色两种成份的色。在绿色中,将黄色的扩张感和蓝色的收缩感相中庸,将黄色的温暖感与蓝色的寒冷感相抵消。这样使得绿色的性格最为平和、安稳。是一种柔顺、恬静、潢足、优美的色。 1、 在绿色中黄的成份较多时,其性格就趋于活泼、友善,具有幼稚性。 2、 在绿色中加入少量的黑,其性格就趋于庄重、老练、成熟。 3、 在绿色中加入少量的白,其性格就趋于洁净、清爽、鲜嫩。 五、紫色的明度在有彩色的色料中是最低的。紫色的低明度给人一种沉闷、神秘的感觉。 1、 在紫色中红的成份较多时,其知觉具有压抑感、威胁感。 2、 在紫色中加入少量的黑,其感觉就趋于沉闷、伤感、恐怖。 3、 在紫色中加入白,可使紫色沉闷的性格消失,变得优雅、娇气,并充满女性的魅力。 六、白色的色感光明,性格朴实、纯洁、快乐。白色具有圣洁的不容侵犯性。如果在白色中加入其它任何色,都会影响其纯洁性,使其性格变的含蓄。 1、 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红,就成为淡淡的粉色,鲜嫩而充满诱惑。 2、 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黄,则成为一种乳黄色,给人一种香腻的印象。 3、 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蓝,给人感觉清冷、洁净。 4、 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橙,有一种干燥的气氛。 5、 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绿,给人一种稚嫩、柔和的感觉。 6、 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紫,可诱导人联想到淡淡的芳香。 颜色模式 我们使用的计算机是通过数字化方式定义颜色特性的,通过不同的色彩模式显示图像,比较常用的色彩模式有rgb模式(r:红色、g:绿色、b:蓝色),cmyk模式(c:青色、m:品红色、y:黄色、k:黑色)、lab模式、crayscale灰度模式、b itmap(位图)模式。rgb模式:rgb模式是基于自然界中3种基色光的混合原理,将红(r)、绿(g)、蓝(b)3种基色按照从0(黑色)到255(白色)的亮度值在每个色阶中分配,从而指定其色彩。当不同亮度的基色混合后,便会产生出256x256x256种颜色,约为1 670万种。例如:一种明亮的红色其各项数值可能是r=246、g=20、b=50。当3种基色的亮度值相等时,产生灰色;当3种亮度值都为255时,产生纯白色;当3种基色亮度值都为0时,产生纯黑色。三种色光混合生成的颜色一般比原来的颜色亮度值高, 所以rgb模式又被称为色光加色法。cmyk模式:是一种印刷模式,其中四个字母分别指青(cyan)、品红(megenta)、黄(yellow)、黑(black),在印刷中代表四种颜色的油墨。cmyk模式和rgb模式是使用不同的色彩原理进行定义的。在rgb模式中由光源发出的色光 混合生成颜色,而在cmyk模式中由光线照到不同比例青、品红、黄、黑油墨的纸上,部分光谱被吸收后,反射到人眼中的光产生的颜色。由于青、品红、黄、黑在混合成色时,随着青、品红、黄、黑四种成分的增多,反射到人眼中的光会越来越少,光线的亮度会越来越 低,所以cmyk模式产生颜色的方法又被称为色光减色法。lab模式:lab模式的原型是由cie协会在1931所制定的一个衡量颜色的标准,1976被重新定义并命名为cie lab。此模式解决了由于使用不同的显示器或打印设备所造成的颜色复制的差异。也就是说,它不依赖于设备。lab模式是以一个亮度分量l及两个颜色分量a与b来表示颜色的。其中l表示亮度,取值范围0-100,a分量表示由绿色到红色的光谱变化,b分量表示由蓝色到黄色的光谱变化,a和b的取值范围是-120~120.lab模式所包含的颜色范围最广,而且包含所有rgb和cmyk中的颜色。cmyk模式所包括的色彩最少,有些在屏幕上看到的颜色在印刷品上却无法实现。
文章TAG:色彩理论美术色彩理论概念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