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宁夏 > 石嘴山市 > 教学论文,教学论文怎么写

教学论文,教学论文怎么写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6-07 21:14:35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教学论文怎么

教学论文属于科学研究论文的范畴。但是教学论文与一般的科研论文、学术论文又有所不同。学术论文可以是纯理论、纯学术的研究;而教学论文除了具有一定的学术性、理论性之外,还应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因为“教学”本身是一个实践活动。比如,就汉语语音问题来说,用音位学理论来分析现代汉语语音成分,分析单元音a及韵母ia,ai,ian中的a有什么不同,zhi和zi中的元音的发音特点如何,这样的语文论文属学术论文;而分析汉语拼音怎样教,有介音(韵头)的音节是三拼法好还是两拼法好,两拼法中是“声韵”相拼(如j+ian)好还是“声介合母/后随成分”相拼 (如ji+an)好等等,这样的语文论文属语文教学论文。又如,研究句式是语法学方面的语文论文,研究句子在中小学怎样教则是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论文不能只是理论分析,而应该有具有充分说服力的实践性材料来加以证明,必须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它应该对人们的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这就是说,教学论文与一般学术论文的不同,是它具有突出的实践性,是针对教学实践来写的论文。教学论文虽然来自教学实践,是对教学实践的总结和提炼,但教学论文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总结。 教学论文与教学总结属于两个不同的文体范围。前者属科学研究论文范畴,后者属工作报告范畴。因此,二者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学总结是对某个教学阶段、某个教学范围中教学工作情况的总结,它的内容主要是对教学实践的一种说明。教学论文则是一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文体,它除了具有实践的说明之外,还应该有理论的分析和一些学术性的探讨.当然,教学论文是在总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因此,它与教学总结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好的教学总结经过加工和提炼就可以成为一篇教学论文。但从文体上说,二者毕竟有区别。教学总结中当然也可以有一些理性的分析和理论的探讨,但这不是必需的;教学论文则必须具有理论的探讨,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升华为理论,必须以规律的总结和提炼为目的,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教学实践作法的表述上。 通过以上说明,我们认为写教学论文首先要把握住这种文体的基本特点:既注重实践性,又注重理论性和学术性。既要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总结实践经验(包括自己的,或别人的;正面的,或反面的),又要在此基础上运用有关的理论(如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语言学理论等等)加以分析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归纳出带规律性的东西;而这些规律又要能对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具有可操作性。 不注意这一点,就难以写好教学论文,要么只阐述某种观点,不提出有现实针对性的实践依据,泛泛而论,不解决实际问题;要么只说自己怎么做怎么教,不分析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教,其中有什么值得认真研究的地方,这就和一般的教学工作总结没有什么不同。
教学论文涉及到教学的各个领域,比如教学管理,学科论文,班级管理,学科知识,教学课题,教学心得,教学反思,教学评价,教学现状分析对策等。
教学论文属于教育类论文,写作思维为:先写个摘要,大体上概括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过程和最后的研究效果如何,再写引言,介绍下研究背景、对比下前人成果,正文部分根据你的研究不同,写作不一样。最后写下研究结果,最好是有图有表有数据有分析,实在不知道怎么写可以百度下:普刊学术中心,有很多论文写作方面的学习资料和视频教程,不错的

教学论文怎么写

2,谁能给我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啊

由于幼儿受其年龄特征、思维特点知识基础因素的制约,其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稳定,随意性较大。因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只由老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很难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在所学内容上,而多媒体技术就是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处理、存储和传播的技术。运用多媒体课进行教学,能融视、听、说于一体,动态和静态交替运用、组合流通,将教学内容以声情并茂、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出去,使幼儿能主动地选择刺激进行信息加工。从而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欲。1、营造动态画面 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兴趣才是他们参与学习的直接动因。在组织幼儿进行教学活动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同时呈现文字、动画、声音等,做到视听结合,以全方位的立体方式传输信息。这样不仅能调节活动气氛,创设学习情境,还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如在综合活动《捉迷藏》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象、公鸡、长颈鹿、小白兔等动物身体的主要特征,而其余部分则巧妙地用大树、花草、房子等遮掩起来,让幼儿找一找小动物们在哪里。整个画面色彩鲜艳,一下就把幼儿吸引住了。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很快发现了秘密,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在幼儿找出一个动物时,这个动物就会出来跟大家打招呼,孩子欢呼雀跃,为自己的成功而欢呼,气氛非常热烈。由此可见,“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多媒体课件所营造的生动形象、自然逼真、声音优美的动态画面,能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符合幼儿的思维习惯,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提高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能力。 2、改善认知结构,充分感知真谛。 幼教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幼儿初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具体的事物形象,具有形象性特点。但由于受时间、空间的影响,幼儿对很多事物的观察也只是随机的,他们所建立的知识也只是初步的、零碎的,往往不具完整性。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得心应手,更有利于教育活动中重、难点的突破,提高教学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最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静态的物体和抽象的知识变的具体直观、生动形象,让幼儿在身临其境中感受,亲身体验,从而理解和掌握,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如在综合活动《有趣的萝卜》中,教师通过演示多媒体课件让幼儿看到:一粒种子落入泥土――发芽—-慢慢长叶――长成萝卜――萝卜开花结子。萝卜生长过程的每个细节,都形象地展现了出来。幼儿对萝卜的生长过程有了系统、形象的了解,而且印象深刻、完整,就这样帮助他们建立了完整、正确的认知结构。其教学效果,绝非几张图片可以比拟。 3、拓宽幼儿视野,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幼儿构建更广阔的想像空间。多媒体课件能将静止的画面动态化、抽象的内容趣味化、形象化,使幼儿充分集中注意力,激发主动参与活动的内在动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通过讲解、提问、设疑,启迪和激发幼儿思维,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例如,在“我找到了春天”主题活动中,教师根据活动的需要,向幼儿展示了“春天的秘密”“春天的色彩”等课件,生动美丽的画面触发了幼儿丰富的想像力,教师引导幼儿想像:桃花、柳树会什么变化?春天来了,你还发现了什么秘密?幼儿说“小草发芽了”,也有的说“花儿都开了”,还有的说“春姑娘来了,春天就到了”。 在动听的音乐伴随下,在形象的动画引领下,幼儿不断联想,探索的欲望得到了满足,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总之,多媒体课件视听结合的特点,可以愉悦环境、活跃气氛,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利于增强幼儿的学习动机,对于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的突破也有很大帮助。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应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手段,不断优化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以上是幼儿的 其他的参考论文。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6581260.html?si=9&wtp=wk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9421786.html?si=2&wtp=wk http://www.lunwen126.com/ http://www.paper315.com/

谁能给我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啊

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500800字

今天,妈妈要去买灯泡。到了超市,发现超市里有两种灯泡:一种是节能灯泡,一种是普通灯泡。节能灯泡虽然开200小时只需要用一度电,比普通灯泡一度电多用170个小时,但是它一个要5元,;普通灯泡一个只要1元,比节能灯泡便宜4元,但是它30个小时就要用一度电。 妈妈问我:“考考你,如果我要买一个灯泡回家,买哪种的灯泡最划算?” 我思索了一会儿,不慌不忙地说:“可以这样算: 5/1=5 30*5=150(小时)200小时>150小时 还可以这样算: 5/1=5 200/5=40(小时)30小时<40小时 由这几步可得出结论,节能灯泡省钱。” 妈妈又问我:“很好。再想想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来算?” 我又想了一会儿,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可以用我这学期才学的〝百分数〞来 算。也可以这样算: 5/200*100=0.025*100=2.5 1/30*100≈0.033*100=3.3 3.3>2.5 或者这样算: 200/5*100=40*100=4000 30/1*100=30*100=3000 4000>3000 因此,也是节能灯泡便宜。。” 我和妈妈买了比较划算的节能灯泡回去了。 经过这件事,我明白了:“生活处处有数学”这个道理。
数学论文 www.wsdxs.cn/html/shuxue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创良好教学平台 促学生自主发展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本文通过“创设质疑平台,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创设交流平台,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 创设想象平台,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自主个性。 「关键词」:教学平台 自主发展。 21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教师应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平台,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 一、创设质疑平台,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平台,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1、批判性质疑。 心理学家认为:“疑,最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就应运而生。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产生一种新颖、独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来认识事物,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 善于批判地接受,才会善于质疑。如:在学习“圆柱与球体的认识”时,通过认识,学生已经感知“圆柱上下两个圆面一样大”。我有意板书:“上下两个圆面一样大的就是圆柱体。”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疑问:“腰鼓上下两个面一样大,它是圆柱体吗?”从而更加深了以圆柱体的认识。 质疑的过程,其实质是对原有的思考和结论采取批判的态度,并不断予以完善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反复思考,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时,很多学生提出:“5米比4米多1米,也可以说4米比5米少1米。那么为什么能说5米比4米多25%,就不能说4米比5米少25%呢?”经过讨论,弄清了虽然相差都是1米,但与之比较的单位“1”的量不同了,所以结果也不同了。 质疑是认知的起点,也是创新的起点。在初学平均分应用题时,有学生提出:“老师和书上说的都正好分完,可是五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能不能分?”我为学生批判地思考问题感到惊喜。我鼓励全体学生讨论。结果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每个同学得分两个半苹果”,另一种认为“两人分得两只,剩下的一只谁都不吃”。我告诉学生两种方法都对,都是即将要学到的数学知识,还特别表扬了提问的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都得以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500800字

文章TAG:教学教学论文论文怎么教学论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