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 > 鄂尔多斯 > 是谁之过与,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中 是的解释是什么

是谁之过与,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中 是的解释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20 14:59:12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中 是的解释是什么

应该是代词“这”的意思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中 是的解释是什么

2,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怎么翻译

翻译为: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出自《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原文选段: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译文: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扩展资料春秋末年,诸侯公室日衰,掌朝政的卿大夫之争也日趋激烈。鲁大夫季孙、孟孙、叔孙曾“三分公室。而后季孙氏权势日益增大。鲁哀公时,季康子为扩大势力,急欲吞并颛臾,从而谋求夺取鲁国政权。季康子的家臣冉求和子路,把情况通报孔子,孔子即反对季氏伐颛同时对冉求子路进行批评教育。《季氏将伐颛臾》此文即是记录了这一对话,集中讨论鲁国贵族季氏企图发动战争,攻打小国颛臾的问题,明确表达孔子反对武力征伐,主张“仁者爱人”的思想。全文虽由对话构成,但语言流畅,富于变化,有浓厚的论辩色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季氏将伐颛臾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怎么翻译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译文: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选自《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虎兕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中 孰之过"意思是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原文节选冉有曰:“夫(f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xiàng)矣?且尔言过矣,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dú)中,是谁之过与(yú)?”翻译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赏析文中的比喻句形象表达孔子的观点。“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用盲人搀扶者的失职来比喻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而没有尽到责任。“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比喻有双重喻义:一是将季氏比作虎兕,将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打颛臾,好比虎兕跑出笼子伤人;颛臾如被攻灭,好比龟甲、玉石毁于盒中,二是将冉有、季路比作虎兕、龟玉的看守者,虎兕出柙伤人,龟玉毁于椟中,是看守者的失职。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若不能劝谏季氏放弃武力,致使颛臾被灭,也是他们的失职。

5,是谁之过与 的与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语气助词,无实意。“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
是寡人之过也的之是什么意思解答:是寡人之过也的之是:“的”的意思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是谁之过与”的“与”是通假字,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
应该是语气助词,无实意。
宾语前置 正确语序:是与谁过之“和”的意思但你要是认为 是语气助词也可以 换一种方法翻译就好

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这句话的含义那种情况下可

含义是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在出现问题而替自己开脱的时候可以这么用。孔子反对季氏伐颛臾,弟子冉有急于为自己开脱,于是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了季康子身上,但是孔子没有就此作罢,而以此教育弟子不要推脱责任。此句出自《季氏将伐颛臾》,是选自《论语》中的一篇散文,原文(节录):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译文: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扩展资料:《季氏将伐颛臾》文学鉴赏此文开篇直奔主题,季氏将要对颛臾发起进攻,冉有、季路来见孔子,说:“季氏将要对颛臾展开军事行动。”孔子回答得很直接,很明显,孔子反对季氏侵略颛臾,理由充分,态度也很坚决。听到孔子的质问,冉有不得不为自己进行辩护,他说:“是季康子想要发兵,作为家臣,我们也不希望他这样做。”冉有急于为自己开脱,于是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了季康子身上,但是孔子没有就此作罢,继续说“冉有啊,古时的史官周任有一句话:根据自己的能力去任职,不能胜任的便不要担任。站不稳却不扶着,要跌倒了却不搀着,那么扶着瞎子走路的人还有什么用处呢?况且,你的话不正确。老虎和独角犀从笼子里出来了,龟板和玉器在盒子里被毁坏了,这又是谁的责任呢?”孔子引经据典,以两个问句的句式对弟子发出请问,以比拟的修辞方式责备了弟子。在孔子眼中,他的两位弟子没有辅佐好季氏,就是严重的失职。在孔子的责问之下,冉有开始为季康子侵略颛史寻找合适的理由,这一次,孔子不再留情面,严厉斥责道了冉有,孔子明确知道,季氏想要对颛臾动武,一定会为自己找一个借口,但他不会被这样的借口蒙蔽。揭穿了季氏讨伐颛臾的真相,孔子没有直接地加以痛斥,而是开始论述正确的治国之道,借此来反衬季氏的无道。一席话道尽了孔子的政治理念,彰显了他所主张的礼义制度。孔子最后又将话锋转向两位弟子,此话意在提醒季氏不要贸然行动,否则将会引起鲁哀公的猜疑,进而引发内乱。联系鲁国当时的政治形势,可知孔子的一番驳斥和规诫具有现实意义。当年,季氏权倾朝野,是鲁国政权的实际掌控者,鲁国国君哀公心有不满,意欲收回季氏的封地以削弱他的权力季氏之所以想要攻占颛臾,是为了先下手为强,他担心哀公会联合颛臾一起讨伐自己。这样看来,孔子对鲁国的政治形势有着冷静的体察,对季氏的盘算也心知肚明。孔子反对季氏发兵,是为了不使季氏与哀公的矛盾公开化、激化,进而造成国家的内战。孔子批评两位弟子,也是希望他们要以国家的大局为重这篇文章记述了师生之间的一场辩论,篇幅虽然简短,却形象地写出了孔子的义正词严和冉有等人的理屈词穷。对于如何通过对话塑造人物这一文学技巧,这篇文章具有示范意义,是后学者可以学习、模仿的典范之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季氏将伐颛臾

7,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

【译文】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颇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颇臾,先王曾经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有说:“那个季孙要这么千,我们两人都不想呢。”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说:“冉求!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藉口的态度。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

8,谁之过作文 300字

谁之过周末,我跟妈妈、姥姥一起到跌路公园玩。我玩得可开心啦,一会儿蹦,一会儿跳,一会儿藏这,一会儿藏那,活像一只小白兔。姥姥在一边不停地叨唠着:“贝贝,小心点,别摔着了。”我一句也没听进去。“哎哟!痛死我了!”真是应了婆婆的话,我在地上不小心摔了一个大跟头。姥姥紧张地走过来,一边扶起我,一边用手不断地拍打着地面,说:“叫你坏,叫你坏。”看着姥姥的样子,我情不自禁笑起来了。妈妈连忙对婆婆说:“妈妈,别这样宠孩子,是她错了,不是地错了。”婆婆没理妈妈的话,还是在不停地拍打着地:“叫你坏,叫你坏!”谁错了?
旅游文明与我同行[300字] 今天我以三年(1)班小记者的身份带上相机,去往春游地点——星期八小镇。一想到能亲自拍下同学们的笑脸,我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呀! 一路上大家十分兴奋,像小鸟一样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欢歌笑语在车厢里飘荡。下车时,大家谁也不推,谁也不挤,按照先后次序排队下车。这时我特意看了看车厢,发现里面非常干净,没有同学在车上里扔垃圾,这种行为真好! 进到星期八小镇后,我捕捉到了这样的情景:小记者工作体验室的门口,尽管队伍很长,都快排到马路上了,但是大家不喧哗,也不吵闹;小剧院里人很多,大家都被小演员那精彩的表演吸引住了,没有人交头接耳,时不时还传来阵阵的掌声……到了午餐的时间,大家迅速地来到了集合的地点,铺好垫子,摆出各自的美食,你吃一点我的,我吃一点他的,互相分享着,好不热闹!饭后,各个小组把垫子的四个角一合,做成了一个垃圾袋,把吃剩的垃圾全部扔进了垃圾桶里,地面上干干净净,好像没有人来过一样。 今天真是愉快的一天,因为我用我的镜头记录下了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个个文明的行为!

9,季氏将伐颛臾及其翻译

原文: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xiàng)矣?且尔言过矣,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dú)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1] 译文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冉有!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它当作东蒙山的主祭,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城,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贫困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10,关于是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解释

文言“是”字是兼词,可以是代词兼动词,也可是名词兼动词。主要原因是“是”的演化过程造成的,本质原因是“是”字在造字之初就有形而上学的本在、存在、存在者三位一体。 许多搞语言工作的人一直认为文言“是”字要么是代词要么是判断词,其实不然,“是”字本身就兼有代词动词的性质。(不要误解为“是”字有时作名词、有时作代词、有时作动词,而是同一个“是”字本身兼而有之) 一、是字单独作代词、名词、动词、形容词 是字单独作代词,一是处于主语位置,二是定处于名词之前作定语,三是作宾语。 1、“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2“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寡人之于国也》) 3、“崤有二陵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崤之战》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兰亭集序》) 5、“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 (《晋公子重耳出亡》) 6、“我业是有年矣”(《卖柑者言》) 1、2句是代词作主语,3、4句是代词作定语,5、6句是代词作宾语。 是字单独作名词。“是”字产生之初就是名词,“实事求是”的是就是本义。《说文解字》:“是,直也,从日正。段注:“以日为正则曰是。从日、正,会意。天下之物莫正于日也……以日为正,则正于日也。“定国是之诏即下”的“是”也是名词。(《谭嗣同》) 是字单独作动词,处于谓语位置。 7、“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下》 8、“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 谋攻》) 9、“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是非对举(《齐桓公求管仲》) 10、“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唐雎不辱使命》) 1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雨霖铃*寒蝉凄切》) 7句中“是诚不能也”的是在副词“诚”字之前为代词,7、8句中其余的“是”字与“非”对举,只是8句中的是字省略罢了。动词“是”除了表判断外,还可以用作表比较的动词,如,“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的“是”,是由名词是“正、则”意引申而来。(《勾践灭吴》) 是字单独作形容词,也是由本意引申的。 12、“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察传》) 13、“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 二、“是”字的兼词现象 “是”字作为兼词,往往处于前有复杂的短语或句子后无谓语的位置,既作主语又作谓语。不同于“焉、诸”等兼词,它们可以拆分为两个词,而“是”不可拆分。 (一)“是”兼有代词、动词的功能 14、“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的“是”是判断词,同时复指,作主语。(《烛之武退秦师》 15、“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五蠹》) “是”作为兼词,在疑问句中有时倒装 1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17、“求!无乃尔是过与?”句式为“无乃是尔过与?”的倒装。(《季氏将伐颛臾》) 16、17句的“是”出于同一篇文章,同为疑问句,除了加强语气的“无乃”之外,从语意到句子各要素完全相同,因此,两个“是”用法相同。 (二)是字兼有名词、动词的功能 18、“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原谤》) 19、“盘庚……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司马谏议书》) 18句的“是”字,课文、词典注解为“这样看来”,好象解释为插说成分,是不对的。这个“是”字兼有名词“是”的本意“正、则”,可以解为“规律、事实”,同时有动词“是”的本意“以……为是,以……为准”,可以解为“判定、判别、判断”。19句“是”更为典型,连词“而”字连接的后文是谓词性质的成份,那么“是”必为谓词,只是又有名词本意“正、则”之意罢了。 三、区别“是”字兼词和单性词 什么时候是兼词,什么时候是单性词,如何区别?除了前文所述位置的区别外,还可以采取替换法。 代词“是”可以用“此、斯”替换,“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 (《晏子辞千金》)“是谓乱军引胜”。 (《孙子* 谋攻》)——而这个位置的兼词“是”不可用“此、斯”替代,“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 动词“是”可以用“为”替换。例如,“是何楚人之多也?”句式应为“楚人之多也是何?”的倒装,“是何”就是“为何”。(《垓下之围》)“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而兼词不能用“为”替换。例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能换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知也”。 四、“是”为兼词的主要原因 A“是”字在造字之初就有名词和动词两种功能。B在语言演化过程中,“是”字由名词代词演化为今天的判断动词,必然有一个桥梁,这就是“是”字的兼词.那么“是”成为兼词的本质是什么?肖娅曼认为:“它自产生之日起,即集形而上学之本在、存在、存在者三个核心观念于一身。”就是说“是”字自产生之日起,就身兼动词体词的功能。
“天下的人”用两个字翻译 咋翻?
文章TAG:是谁之过与是谁谁之过虎兕

最近更新

  • 楚天枢,远大前程结局是什么

    远大前程结局是什么2,寻仙50级的法宝在哪里打1,远大前程结局是什么洪三元在护送李新力离开的过程中丧生,于梦竹为他感到骄傲。电视剧《远大前程》已经大结局,但是关于大结局什么意思受到 ......

    鄂尔多斯 日期:2023-05-06

  • 一级军士长工资,四年级军士长每月工资万元退休费约95万元

    四、四年级军士长,每个月工资万元,退休费约95万元,下士工资,每月领取5500元,中士工资每月7500元,上士工资每月9000元,四级军士长月,三级军士长月收工资12000元,二级 ......

    鄂尔多斯 日期:2023-05-06

  • 西游记猴王出世,西游记里的猴王出世

    西游记里的猴王出世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

    鄂尔多斯 日期:2023-05-06

  • 蜜蜂英语,蜜蜂用英语怎么说

    蜜蜂用英语怎么说2,蜜蜂用英文怎么说1,蜜蜂用英语怎么说蜜蜂的英语是bee??手工翻译?尊重劳动?欢迎提问?感谢采纳??2,蜜蜂用英文怎么说蜜蜂honeybee蜜蜂honeybee ......

    鄂尔多斯 日期:2023-05-06

  • 议题怎么写,会议主题怎么写

    会议主题怎么写2,议论文题目怎么写3,写议论文的步骤4,引题怎么写1,会议主题怎么写LZ问的也太笼统了,我只能这么回答了,会议主题就是会议的主要内容呗,简洁准确的概括一下会议主要议 ......

    鄂尔多斯 日期:2023-05-06

  • a型血人的性格,A型血的人一般有什么样的性格

    A型血的人一般有什么样的性格A型血的人是什么性格遵循社会常理,是规矩的、认真的优等生。性格较温和,具责任感,做事很谨慎。感情丰富,诚实谦虚,但优柔寡断,多愁善感。一、具有自我防卫、 ......

    鄂尔多斯 日期:2023-05-06

  • 美瞳怎么戴,怎么戴美瞳

    怎么戴美瞳2,美瞳怎么戴才是正确的怎么戴美瞳3,如何佩戴美瞳4,美瞳眼睛怎么戴1,怎么戴美瞳新片拆开,请用护理液冲洗并用护理液浸泡6小时,然后佩戴。镜片使用和佩戴使用前请注意并遵循 ......

    鄂尔多斯 日期:2023-05-06

  • 发展的同义词,同义词是特定语言或语言系统的词汇概念

    同义词是关于特定语言或方言的词汇系统,我们无法跨不同语言或方言讨论一个词有什么同义词,所以不同语言或语种中意义相同的词不能算作同义词historic发展History,它起源于何时 ......

    鄂尔多斯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