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九朝古都之称,郑州又是一个火车拉起来的移民城市,汇集了我国各地的精英也带来了各地的好客文化,郑州人好客不排外,帮人助人成风,从全国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郑州人的让座率排在第一位。图为郑州的人居环境四,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和人口大省,这是郑州外地人多的最大因素。
1、东北人大多数都是山东移民后代,东北人和南方的客家人是一样的吗?
东北人的构成并不是山东后裔为主,东北三省一区,黑龙江山东后裔最多,越往南越少,到辽宁大连又开始居多。所谓闯关东只是美化说法,实际上是一种逃难,而且不止山东逃难到东北,河南河北山西都有到东北的,并且山东人逃难到东北时名声并不好,张作霖曾下文不要歧视山东来的难民,南方客家人本身就很复杂,有说是当地少数民族与汉族结合杂交,有说北方南迁。
2、东北人是山东过来的吗?有何依据?
东北人是山东过来的吗?显然不是,东北主要是女真人的,后来叫满族。数百年来山东河北人一批一批到东北,一批一批被同化,首先在语言上,不论山东河南河北话多有特点,到东北的第二代就开说纯正的东北话,山东河北河南人不论怎么爱吃面,到了东北,他们的后代就不爱吃面。主食变成大米,条件差时吃大碴子,不吃窝窝头,不论山东河南河北人推起独轮车走万里,可到了东北,独轮车不见了,家家户户是双轮小推车,所以说,东北人来自天南地北,终是被当地人同化的东北人。
3、南方人认识了东北人,发生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看到这道题,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道题是为我设计的吗?我是福建福州人,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而我的老公呢?他来自吉林白山,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我们俩是怎么认识的呢?这个问题呢,已经有非常多的人问过我了,当年我在上大学,还未毕业。懵懵懂懂中,去一家门面店实习,结果就认识了一群的东北人,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竟然会在福建省认识一群的东北人,更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我会跟着一个东北人,来东北生活!下面我来谈一下我认识东北人后,发生了哪些翻天覆的变化说话口音上的变化很多人会以为福建人说普通话非常的不标准,我可能是那个普通话比较标准的福建人。
虽说有的音,我也分不太清楚,比如an和ang,en和eng,in和ing,(考试的时候我会选,说话就经常发错,我老公经常纠正我,我自己听不出来哪错了?)但是呢,大多数平翘舌,飞机和灰机,牛奶和牛来,大象和大县,这些的话,我还是分的清楚的。所以说有的福州人和我谈话的时候就问我,你的职业是不是一个老师?(看我字正腔圆的,其实我之前确实当过老师)但是自从我跟一群的东北人混了几个月之后,我回到学校,我的口音就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的同学问我,你的口音为什么这么重?以为我是个东北人。给福州的亲朋好友打电话,电话里惊呼,我的声音为什么变成了这个样子?但是更有趣的是,东北人觉得我说话还是带有福建的口音,所以我的口音变成了四不像,我也不知道我的口音是哪里的口音了,现在有的时候我还会冒出一些东北话,比如说你干啥呢?哎呀妈呀!你瞅啥?等等饮食上的变化从前在福州的时候,因为我们是沿海城市,所以说我们经常会吃一些海鲜,或者一些鱼类,我特别喜欢吃一些小螃蟹、虾、生蚝或者海蜇。
福州人还喜欢吃一些河鲜,因为福州不仅仅是靠海,也靠河,有时候也会买一些牛子、螃琪酱之类的。但是随着我老公来到长白山这个地方,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入乡随俗,我竟然学会了吃蔬菜蘸东北大酱。我老公还学过厨,我时不时的吃一下小鸡炖蘑菇、酸菜炖粉条、锅包肉、凉拌老虎菜等东北菜,我都吃有滋有味的,在吃生蔬菜的这件事上,和南方的饮食完全就不一样。
南方人吃蔬菜都要经过烹饪,煮熟才吃,但是东北人吃生蔬菜,经常蘸个东北大酱就可以吃了,因为天气的原因,南方的蔬菜隔夜易变坏,病虫害也比较多,所以老一辈的人教育我们,蔬菜是不可以生吃的,容易坏肚子。但是到了东北以后,我跟我老公学会了拌辣白菜吃,类似于韩国泡菜一样的东西,鲜甜的生蔬菜的味道其实还是非常爽口清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