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在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是迄今可以确认的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的都邑,洛阳武则天的大周都不算正统王朝,你这来个王莽的新朝,西晋不是在洛阳吗,洛阳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105位帝王在洛阳定鼎江山,有十三个王朝定都于此。
1、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在哪?
中国的城市最早建于约为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一说前1730年~前1520年),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位置在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是迄今可以确认的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的都邑。就现阶段的认识而言,二里头遗址的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制度的先河,
根据众多史料记载,夏都斟鄩的位置大致在伊洛平原地区,洛阳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也基本证实了这一点。经碳14测定,二里头遗址绝对年代,相当于夏代,总面积为3.75平方公里,内有大型宫殿遗址,众多考古学家认为,二里头文化遗址就是夏代都城遗址,即夏斟鄩的所在地。该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范围包括二里头、圪垱头和四角楼等三个自然村,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
2、洛阳二里头遗址包括哪些遗址?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县城西南,1959年开始钻探,至1964年共进行9次发掘,文化遗存丰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1977年夏鼐将其命名为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址钻探出数十座夯土基址,其中一号宫殿基址和二号宫殿基址由殿堂,廊庑,庭院和大门组成的建筑群,二里头遗址的两座宫殿建筑均建于二里头文化第三期,布局十分相似:北部有殿堂,殿前有广阔的庭院,周围是相连的廊庑,南门是大门,组成布局严谨,主次分明的宫殿建筑群,开创我国宫殿建筑的先河。
3、洛阳最早的时候,不叫洛阳,叫做中国!对吗?有什么历史依据吗?
这个问题,我们先讨论一下“洛阳”名称的由来,洛阳古称或者别称:斟鄩、西毫、洛邑、洛师、成周、王城、雒阳、神都、京洛、洛京、中京、伊洛、河洛、河南、洛州、三川,三国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魏国魏文帝曹丕定都雒阳,改名为洛阳,称呼沿用至今。洛阳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105位帝王在洛阳定鼎江山,有十三个王朝定都于此,
下面我们再讨论一下“中国”名称的原意,根据出土文物,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上的铭文,我们得出以下两点:第一,中国为四方“地中之国”或言“地中之都”;第二,中国是一个具体的地方,即大体指以“洛邑”或者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有史料记载:西周《何尊》“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西周《诗·大雅·民劳》中:“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东周《战国策》“今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古中国”在晋南,即山西省运城市。
2016年11月20日,山西省社科与中国先秦史学会、山西师范大学共同主办了“山西与古中国”学术研讨会,经讨论,中华历史的“三皇五帝时代”的都城分别是: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根据临汾陶寺遗址的发掘,尧都平阳已有理论根据,三处都城都在晋南。当时部落众多,尧、舜、禹是部落联盟首领,居“万国”之中,即“中央之国”,故称“中国”,
4、为什么洛阳有那么悠久的历史,成为十三朝古都?
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洛阳素以“九朝古都”闻名中外,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所谓“九朝”,一是指众多的王朝,中国古代,“九”为最大、最多,结果让一些没文化的人真认为洛阳就九个九个王朝呢。历史上先后有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正统王朝代在洛阳建都,所以称13朝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