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深圳市领导曾感慨道“潮汕人若罢工一天,深圳将会瘫痪”此话虽然有点夸張,但也说出了潮汕人在深圳的重要性。有的结伴而来,有的先打前站,再有后续,看起来似乎挺多,但相对于1300多万人的深圳,却又少得可怜,(三)潮汕人在深圳市场闯出一片新天地有些人可能对潮汕人有一些错觉,认为潮汕人只会做一些小经营,小买卖,掀不起大风浪。
1、在深圳,月薪三万算多吗?有多少人可以达到呢?
深圳并非遍地都是钱。月薪3万年入36万,已超过当今中国90%以上的人口了,去年全体居民的平均年收入仅为3万左右,五等份高收入组别也仅有7.2万。可见36万的年收入在全国层面来看,已是处于高收入阶层了,那么在深圳,月入三万能达到什么水平呢?据深圳市统计年鉴显示,2018年全市从业人员1050万,其中各行各业有单位的在岗职工约467万,其余583万分布在私营个体企业。
而有单位的在岗职工这一年发放的工资总计为5237亿元,相当于这一年所有城镇单位(包括政府部门、外资、事业单位、股份公司等)职工年入11.2万元,可见36万元即使在高收入群体中也属于拔尖的那一批。再来看看人才市场给出的工资调查报告,平均工资水平在5199元,其中超过4成的人集中在3000-6000元区间。
而这个群体又以关外流水线产业工人为主,人数高达400多万,15000-20000的更是仅占3.2%,那么30000以上的可想而知,人数将更少。以2%为例,1050万(就业人口)*2%(月薪三万的占比)=21万人,看起来似乎挺多,但相对于1300多万人的深圳,却又少得可怜。另外可以映证的是腾讯金融去年发布的《2019国人工资报告》其中显示,工作十年月薪上万的都不足三成,
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五座城市就业人员月薪主要集中在5000至8000元区间,该区间人数占该城受访者总数比例分别为28.59%、24.32%、29.57%、29%以及33.68%;以深圳为例,月薪过万的仅有26.9%,那么月薪三万的呢?只能是更少。除了从事经营的私营业主,个体户,公司高管等,月薪三万在深圳已是普通人难以接触到的水平,
2、深圳为什么有这么多潮州人?
首先,想纠正一下题目的提法,“潮州人”改为“潮汕人”更l恰当些。因潮汕是对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三个地级市的统称,潮汕人,是历史上从中原南下,经福建后进入粤东地区的汉人后裔。潮汕人以善于经商而名扬海内外,被泰国国王称为“东方犹太人”,那么,深圳为什么成了潮汕人聚集之地呢?我归结为下面三个原因:(一)勇于闯荡的海洋性格。
潮汕地区地少人多,人均耕地不到三分田,因此,在老家很难过上好日子,只能被迫往外闯,以求闯出一条生路,“凡有潮水处,必有潮人,”东南亚各国,港澳,澳大利亚,欧美成了红头船的目的地。八十年代初,邓公南下广东,唱响了春天的故事,开放改革的头炮打响了,深圳要办经济特区!虽然那时的深圳还只是个小县城,但头脑灵活的潮汕人,却从那一片草莽之中,预見到不久的将来,将出现一片高楼大厦!那时的市委书记吴南生也是个潮汕人,他给老家的县市领导打招呼:每县派出IO万人的建筑队,
于是,潮汕人成群结队,蜂拥而至。潮汕人成了深圳的开荒牛,截至2014年,深圳的潮汕人,已有三百万之多,占全深圳总人口的八分之一。(二)精明强干,无处不在的潮汕人潮汕人特别团结,一句“胶已人”,就可以在20米之外找到老乡,“深圳要办特区啦”,这个令人振奋人心的消息,立刻传遍潮汕三乡六里。有的结伴而来,有的先打前站,再有后续,
一时间,深圳成了潮汕人大展身手的舞台。潮汕人头脑精明,善于经商,他们的足迹,散布在全市各行各业,在各大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工业区,物业小区,大型卖场总之,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潮商,有一个深圳市领导曾感慨道“潮汕人若罢工一天,深圳将会瘫痪”此话虽然有点夸張,但也说出了潮汕人在深圳的重要性。(三)潮汕人在深圳市场闯出一片新天地有些人可能对潮汕人有一些错觉,认为潮汕人只会做一些小经营,小买卖,掀不起大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