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志愿和2次征集志愿均为专业类别内平行志愿模式,首次志愿和第1次征集志愿可填报12个高校志愿,第2次征集志愿可填报10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报4个专业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设置首次志愿、2次征集志愿和高校服从调剂志愿,高校服从调剂志愿在第二次征集志愿时填报。
首先要了解志愿填报的规则和误区,科学填报志愿以山东省2020年的新高考为例:一、政策认知1.普通类提前批、特殊类型批和常规批三个录取批次招生类别如下:2.划线办法3.志愿设置及填报4.普通类平行录取办法变化1个专业 1所院校=1个志愿单位!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96个专业平行志愿!不设专业服从调剂,学生不会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二、核心规则1.知高考分数、知批次线、知一分一段位次、知简章(考后四知)!2.了解2020年高考志愿批次设置!三、准备策略及建议1.高考志愿填报的五个维度2.96个志愿要不要填满?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比较中意的专业可能是6-10个,按照每个专业分别安排若干个志愿冲、争、稳、守、保、垫,满打满算也就能找出来60多个志愿,剩下的志愿怎么办?那要不要再找找其它的专业,凑足96个呢?就好像考生答题一样,试卷没填满总是心里不踏实。
2、填征集志愿有什么技巧?要注意什么问题?
目前,不少省市开始提交志愿,进入高招录取重要环节,考生和家长要密切关注考生档案状态(如何查询我有专门回答请查阅),若显示预退档或者自由可投(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高校接受档案),这是很不幸的事,考生和家长要尽快做好“征集志愿”的准备,不少考生和家长对于征集志愿还很陌生,不知道是什么不知道如何填报?以下是我的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什么是征集志愿?征集志愿简单讲就是本批次上线的考生由于各种原因退档(专业不服从调剂、总分数、单科成绩、身体原因、性别等),高校由于各种原因(生源不足、追加计划、超额退档等)没有达到招生目标,由省考试院提供平台供两者再次选择;就是再次填报志愿,是考生留在本批次的最后机会,征集志愿投档原理目前大多是省市采用平行志愿模式投档,征集志愿也是采用平行志愿投档,以《山西省2017年高招征集志愿》为例:省考试公布了征集志愿的时间、条件、网站及院校收费标准等。
文史类、理工类可以填写5个平行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档原理图如下:填报征集志愿需要注意事项一是注意查询是否录取,已录取不允许填报。二是不要仅参照高校正常录取阶段的分数,还要参照近三年录取分数线,三是不要盲目挤“热门专业”,要做到“冷热搭配”,以“稳和保”为主要目标。
3、山东春季高考可以填报几个学校几个志愿?
设置首次志愿、2次征集志愿和高校服从调剂志愿,高校服从调剂志愿在第二次征集志愿时填报,首次志愿和2次征集志愿均为专业类别内平行志愿模式,首次志愿和第1次征集志愿可填报12个高校志愿,第2次征集志愿可填报10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报4个专业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也就是说本科填报志愿分三次,首次志愿和第一次征集志愿可填报12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4个专业,可选择服从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