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西安府】与【汉中府】、【凤翔府】、【延安府】、【巩昌府】、【平凉府】、【庆阳府】、【临洮府】等7个【府级政区】以及【榆林镇】、【宁夏三卫】、【靖虏卫】、【洮州卫】、【岷州卫】等【边疆军区】共同归属于【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与【陕西都指挥使司】管理。
必须要讲明,明朝的广东与现在的广东管理范围是有所不同的。在明朝的广东管辖范围有土司管理的存在,但在今天的广东省所辖的相对应的范围,在历史上没有土司管理的存在,明朝以前,海南、钦州、防城港及雷州半岛均属于广西管辖。明朝以后以上地域才划归广东管理,广西与云南、四川、贵州在历史上都实行过土司管理制度。土司制度是过去历代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一种管理制度,
“土司”又称“土官”,是中央王朝任命的世袭的少数民族为主的土官,土地为土司所有,对治下的农奴有很大的管治权。不同于上面任命下派有任期的“流官”而言,明确有记载的,广西今天的防城港的下辖县上思县,从唐朝就开始施行土司制,一直到明朝弘治十八年即公元1505年,这里才改土归流。期间,一共实行了800多年的土司管理,
在宋朝,黄氏土司管治在这一带延袭了200多年。当然,有人会问,今天的上思县有土司存在的地方,在当时明朝是否完全属于广东管辖?这个严格来说,还得要更细致的考证,但是,上思有些地方属于当时的广东,是从反映历史资料的地图上看得到的。而在琼州,即今天的海南,是实行过黎族土司管理的,明朝沈德符写的《野获编补造》记载:“土官之设,惟云、贵、川、湖及广西,而广东琼州府亦间有抚黎之土县佐成化间,广东琼州府感恩县有土官知县姜鉴。
【西安府】是一个存在于明清两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它的层级仅次于【省】,是明朝【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与清朝【陕西省】下辖的【府级政区】,而且也是【陕省】的省府所在,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省会所在地级市,明朝【西安府】是明军克复关中后,于1369年将元朝【奉元路】改制改名以后的地方行政区,取【西部安定】之义。在明朝,【西安府】与【汉中府】、【凤翔府】、【延安府】、【巩昌府】、【平凉府】、【庆阳府】、【临洮府】等7个【府级政区】以及【榆林镇】、【宁夏三卫】、【靖虏卫】、【洮州卫】、【岷州卫】等【边疆军区】共同归属于【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与【陕西都指挥使司】管理,
【西安府】的辖境及其所属州县在明朝多有变动,但大体上仅仅是所属州县之间的归属变更,并不涉及【西安府】与其他【府级政区】之间的区划调整。【西安府】大体上管辖当时的:长安、咸宁、临潼、高陵、蓝田、鄠、盩厔、咸阳、兴平、泾阳、三原、富平、渭南、同官、耀州、宁陕、镇安、山阳、商州、商南、洛南、邠州、乾州、同州、朝邑、澄城、韩城、三水、淳化、永寿、醴泉、华州、华阴、颌阳、白水、蒲城等州、县,
那么【西安府】在明朝管辖的地域对应到今天的区县地名,有哪些呢?寒鲲为您梳理一下,它们包括陕西省西安市下辖全境:西安市区、长安区、高陵区、蓝田县、鄠邑区、周至县;陕西省渭南市下辖全境:渭南市区、华阴市、白水县、蒲城县、澄城县、合阳县、韩城市、富平县、大荔县、潼关县、华县;陕西省铜川市下辖的:印台区、耀州区、王益区;陕西省咸阳市下辖全境:咸阳市区、兴平市、礼泉县、乾县、三原县、泾阳县、旬邑县、长武县、彬县、永寿县、武功县陕西省商洛市下辖的全境:商洛市区、柞水县、洛南县、商南县、山阳县、丹凤县、镇安县;陕西省安康市下辖的:宁陕县北部可见,明朝时的【西安府】管辖的地域包括了今天的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市、商洛市全部辖境,甚至还包括了铜川市南部与宁陕县北部,是一个已经囊括了关中平原中部、东部与商洛山区的【大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