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举几个例子,在1942年9月,在斯洛文尼亚,意呆利摧毁100多个村庄,杀了7000多人。在希腊纵兵抢粮,希腊闹了饥荒,死了几十万人,有人喜欢在雨季拿出青岛积水图说青岛排水言过其实,这些经典建筑撑起了老青岛的雏形,同时也撑起了新青岛旅游的半边天。
1、日本在二战期间杀了多少人?德国在二战期间杀了多少人?
没有具体统计,我国自七七事变起算,日寇造成的直接死亡人数是一千八百万,还有间接因战争原因死亡的一起算要三千五百万。然后我简单查了下国外的数字,只有相关与日本交战的盟军死亡数字,据统计是三十万,这个数字比较扯蛋,包括美英苏和澳大利亚军人,印度军人甚至有几百荷兰法国人,但是没有东南亚各殖民地原本的军人,而且就我所知,美国方面,太平洋战争单方面直接阵亡超过十万,而美国没死在战场上,拖回来抢救却没救活的,是不算阵亡的,但他们自己统计在太平洋战区,因战争而死,不是直接死战场上的,超过十五万,那么光美国一家,就死了近三十万军人了!再按照日本人的德性,被占领地区平民会安然无恙不成?!那么保守估计,也要超四千万了,
然而战后战胜国对日本的处理,实在是太轻松了,我固然同意狗咬了人一口,人不应该同样咬一口回去这种说法,但是请问人类的棍棒在哪里?!狗死了人居然还当宠物养起来?!而在欧洲,各国相对发达,社会组织度更完善一些,所以数据记录详细可靠一些,德国在二战时期一共击毙各国军队1543万人,杀死各国平民1935万人,合计3478万人!比日本是少点,但是这个数字在今天,依然超过很多欧洲国家的总人口数。
其中德国人以自己特有的高效率,严谨科学的手段,用工业化的手段,对犹太民族进行的灭绝性屠杀,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一共有六百万犹太人死于纳粹屠杀,光是奥斯维辛集中营一处,就利用毒气室灭杀了一百一十万犹太人的性命,后来犹太人新成立的国家以色列,有个著名的情报组织,摩萨德,就负有专门追查刺杀当年脱逃的德国纳粹分子的职责,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还经常有摩萨德又在南美某地,把某原党卫军绑回以色列受审的新闻,
2、德国占领青岛17年,除了贡献了青岛啤酒和排水系统,还对青岛人干了什么?
德国占领青岛之前,青岛就是一个大号渔村,人烟稀少。其人口主要在当时的即墨等区域,现如今市南区、市北区这些核心城区加一起大概也就几千人的规模。德国人在这里几乎是零起点打造了一座新城,而且全部欧式建筑、欧式街道,至今,红瓦绿树还是德国人留下的整体风格。要说德国占领青岛期间干了什么,其实还真不是网传所说的“青啤”和“排水”,
青岛的排水系统和德国人留下的管网布局有关系,但却更应该说青岛排水系统是学到了德式管网的精髓。青岛现今地下排水系统总长度当中有不到3%是德国人所建,其他都是后来自己建的,而德国占领区也只有老市南以及市北东部临近市南的部分区域。有人喜欢在雨季拿出青岛积水图说青岛排水言过其实,这里我想说明一下,排水系统强弱是指一定水量全部排完所需的时间,而不是瞬间有没有积水。
去年和今年,青岛两度遭遇超强台风,12级以上台风伴随超强降雨,当时的确出现了大面积积水,但能够在强降雨结束后2小时内排空,道路恢复畅通,这等排水能力全国找不出五个,至于青啤,这到也算是一大贡献。毕竟青岛啤酒的影响力也为青岛的城市知名度有着潜移默化的提升,而且喝啤酒也成为了青岛人离不开的生活方式,青岛国际啤酒节更是成为了仅次于慕尼黑啤酒节的世界第二大啤酒节。
同时也为青啤这家500强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体来说影响还是很深远的,我认为德国对青岛影响最大的是城建与工业。青岛在民国时期,基本就是如今深圳的成长雏形,从一个渔村摇身一变成为一线城市,青岛设市之前几乎除了渔业什么都没有,被德国占领之后,城市雏形迅速形成,工业商业同步展开,各种工厂和商号的出现,直接引发大规模移民潮,几千人的海滨大渔村成长为一座繁荣的城市。